“受极地涡旋异常南下和北极冷空气大规模爆发影响,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将迎来11月历史罕见的极端寒潮。此次寒潮具有降温剧烈、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三大特点,多地气温将较常年同期偏低20℃以上,部分地区可能打破11月最低气温纪录。 ”
预警发布的当天下午,余省应急管理部门就启动了应急机制。
"所有应急物资仓库立即清点库存,取暖设备、防寒衣物优先保障山区和农村地区!"余省应急管理厅的指挥大厅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下属城市3000多个社区取暖点准备就绪,24小时开放。
老陈推了推老花镜,眯着眼看完了手机上的预警信息。窗外,深秋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江面上,街边的小面馆冒着热气。
"要降温?能有好冷嘛。"老陈嘟囔着,把手机塞回兜里。
正在晨练的刘婆婆停下太极拳,掏出老花镜仔细看社区微信群。
"老姐妹们,要降温了,上午一起去买点东西备着不?"她在"夕阳红舞蹈队"群里发了条语音。
社区活动中心里座无虚席。社区书记小王拿着扩音器:"这次寒潮来势汹汹,但大家莫慌!区里给我们调拨了充足的保暖物资和取暖设备……"
坐在第一排的张师傅举手:"书记,我们'邻里帮'志愿者队随时待命!已经统计好了社区里28户独居老人的情况。"
"要得!"小王笑着点头,"超市王老板捐了100箱自热火锅,到时候优先发给行动不便的老人。"
市区的一家超市里,市民们正在有序采购。
"听说要降温,但货架都是满的,价格也没涨。"正在挑选蔬菜的王女士说,“只要物资充足,没什么坎过不去。”
刘婆婆家里,女儿正帮着给窗户贴保温膜。"妈,电暖器我试过了,好用得很。这些腊肉香肠够吃个把月了。"
"晓得晓得,"刘婆婆整理着买回来的青菜,"社区说了,菜市场会正常营业,政府还安排了平价蔬菜摊位。"
楼下传来喇叭声。社区工作人员正在挨家挨户检查水管保温情况。"刘嬢嬢,你家水管包好了,记得水龙头开细线流水哈!"
中午11:30,气温骤降至零下三度。
社区活动中心里,工作人员正在测试备用发电机。"这次我们准备了双重保障,就算停电也不怕。"
社区食堂里热气腾腾,二十多位老人正在吃免费午餐。
"这个姜汤熬得安逸!"李大爷咂着嘴。
志愿者小陈又给他添了一碗:"李爷爷,下午我们去您家帮您把电热毯铺上。"
窗外,市政工人正在给道路撒盐除冰。
次日,寒潮如期而至。
余省主城区气温一夜之间降至零下10℃,创下历史新低。但千家万户灯火通明,火锅店里依然人声鼎沸。
"来嘛,天气冷更要吃火锅暖和一下!"老板小李热情地招呼着客人,"食材储备充足,大家放心吃!"
社区值班室里,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目前为止没有接到一起求助电话,说明准备工作到位了。"值班人员开心地说。
寒潮第二天,温度降至-15℃。
"张阿姨,这是给您准备的防寒物资。"街道工作人员小陈,正挨家挨户为独居老人送温暖包。
每个温暖包里,电热毯、暖手宝、应急药品一应俱全。
"哎呀,这么周到,我们老人家心里踏实多了。"70岁的张素芬接过温暖包,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
"刘嬢嬢,我们来送菜了!"社区工作人员小张提着蔬菜包站在门口。刘婆婆连忙让进屋:"快进来暖和暖和!"
"不了不了,还有十几户要送。"小张在手中的表格上写写画画,"对了,下午社区有包饺子活动,您要来不?"
刘婆婆笑着点头,转身从屋里拿出一个保温杯:"这是我熬的红糖姜茶,你们拿去喝。"
余省政府大楼会议室,一行人正汇报本次应对极端寒潮基本工作情况。
“这次寒潮是1951年以来11月最强,预计48小时内降温幅度达20℃以上。对于预防山区、农村、老旧社区电力设施覆冰、水管冻裂、交通中断已经采取对应措施。”
“截止目前,取暖设备、防寒衣物、蔬菜肉类供应充足,水电燃气正常运行。接到求助电话9起,已妥善处置。没有伤亡报告。”
赵川放下手里厚厚一沓工作总结,会议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该汇报的已经汇报完毕,他也没有拖沓,示意几人留下,其他人散会。
待会议室门再度关上,几人移步边上小办公室落座。
“钱局,你和墨省那边联系得怎么样?”赵川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问。
钱可开会开得头昏脑胀,正靠着沙发缓神:“还能咋样,那何成滑不溜手的,什么也没漏出来。”
“没想到,何成还能做到这一步。年初可是谁也不看好他,就等着他撑不住退位让贤。”边上一人端起杯子喝口茶,轻深叹息。
“可不,他现在是练出来了,这机会还是得自己把握啊。”
“话说,欧洲那边的温度降的比我们低了十几二十度吧?”
“是哦,我们是在寒潮过境的几个关键节点拦截了几次,这才把温度拉高了点。”
“是布置了变异植物吗?哪几种?”
“好像是狗尾草、太阳花还有含羞草?具体的我哪能知道。”
赵川没管几人的闲聊:“交流会的人定下了吗?”
“定下了定下了,下午就递给你。”钱可重振精神:“就这么个交流会,往我这塞人的都一大把,你说那老何怎么挡住的?”
“怎么挡住?还能怎么挡,硬挡呗。他也是头脑清醒的,其他人得罪了又能怎么样?抓住重点就行。”
“现在林家人与他相熟,信任他,他就立于不败之地。现在我们还不是得指着他。”
“我们这边的变异植物培育的怎么样了。”
“农研所那边不是在培育新品种的花卉嘛?差不多了,等把小精灵吸引过来,有了增益,进度就快了。现在的变异植物主要还是靠申请划拨。”
“现在都极寒了,小精灵还出来?”
“要不怎么全国争破头呢?人家不惧极寒极热,唯一受影响的就是暴雨。墨省的农作物都爆仓了。”
“我们这边的二代手环申请的怎么样了。这墨省都已经换代一两个月了吧?”
“估计还得个把两个月,还有其他变异植物,都需要时间。所以我们对这次交流会才这么重视。”
“这次是什么植物?”
“听说是地衣?”
“地衣?地衣是植物吗?不是真菌类生物?”
“按照科学定义是这样的,但是前面的变异植物哪种科学?人家说变异的是地衣就是地衣呗。”
“又或者,”赵川和钱可对视一眼:“是林家人的能力增强了,不再局限植物。”
“怎么就落在墨省了?要是落在我们这多好啊!”
“嘿,你可别说,那也不一定。那孩子性格有点别扭,要搁我,不一定有何成他们做的好。”
“嗐,不说这个了,老钱,你这次人可得挑好了,不行,把林家人争取过来旅游也是好的啊。”
钱可挥挥手:“还要你说,我都和那些孩子们交代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