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殿。
此时还尚未到朝会开始的时候,不过此刻殿内,已经来了不少的官员。
虽说结党营私什么的,朝中是坚决不允许的。
可毕竟在朝为官,各位官员之间,多多少少都会沾亲带故,来了这勤政殿,更是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闲聊。
而在这一片融洽的景象之中,却有一人格格不入,那就是刑部尚书岳安,他此刻正安安静静地待在勤政殿的东南角。
一是因为他本人的官职,二则是因为他这个人平日里的行事作风。
许多官员都怕惹上岳安这个杀神,因而他才会独自待在勤政殿的东南角。
突然,一个人影匆匆赶到了勤政殿,只见他一阵左顾右盼后,便径直来到了岳安的面前,二话不说,拉着岳安便往外跑。
对此,岳安自然是轻轻甩手,很快便挣脱了他的拉扯。
“于大人,你这么急匆匆的拉我赶着去干什么啊?马上朝会就要开始了,现在离开可是不太好。”
拉扯着岳安的人,正是刚才在宫门口发现谢新滢与谢新宜二人被太子拦在宫门外,同为翰林院编修的于子秋。
虽然于子秋平时的时候,并不显得与谢新宜有多亲近,但他其实挺羡慕谢新宜的。
二人其实同一年入朝为官的,不过谢新宜一入朝朝便成了翰林院编修。
而他呢?在外地任了两年知县,这才升到了翰林院。
今日在宫门处遇到了太子为难谢新宜,他经过一番思索后,便打算来找岳安去解决这件事情。
看着明显一脸焦急的同为翰林院编修的于子秋,岳安不急不慢的整理着自己的衣袖,略带些不满的说道。
“哎呀!”
随着于子秋的一声叹息,只见他心急的说道。
“岳大人,来不及细说了,谢新宜和他姐姐谢新滢被拦在宫门处,还等着你去解决这件事情呢!”
匆匆忙忙撂下这么一句话后,于子秋又拉起了岳安的袖子往宫门处狂奔。
虽然不明白于子秋口中的,谢新滢姐弟二人被拦在宫门处,究竟是什么意思。
但这不妨碍岳安顺便去跟着于子秋去看看,到底是何事,还需要他去出面解决。
好不容易赶到了宫门处,岳安这才发现,居然是太子将谢家姐弟拦在了宫门处。
面对太子如此的强权,岳安当然是选择不畏强权,迎难而上。
只见在他的呵斥之下,宫门处的守卫终究是不情不愿的放了谢新滢与谢新宜二人过去。
知道是刑部尚书岳安帮了自己的忙,来不及好好感谢一番岳安,谢新滢和谢新宜先是简单对着岳安和于子秋道了一声谢。
随后四人便匆匆往勤政殿赶去……
钟声响起,承文帝的銮架终于到了勤政殿,然而此时,谢新滢几人尚未赶到勤政殿。
众人向承文帝行了一番大礼后,太子左顾右盼,发现谢家姐弟还是没能赶到勤政殿后,率先站了出来,随后开口道。
“陛下,我大梁朝第一位女官谢新滢,今日好像并未上朝,哦,对了,还有她的胞弟谢新宜,今日似乎也没来。”
听到太子这么一番话,原本并未注意到的承文帝,顿时仔细观察了一番朝堂之上的人。
哦吼,谢家姐弟果然没有来。
不过与此同时,承文帝还注意到,刑部尚书岳安今日似乎也没来上朝。
至于于子秋,由于他实在是人微言轻,承文帝倒是没有注意到他,甚至可以说,他可能都不记得朝上还有这么个人存在。
只是有了太子这么一问,翰林院的任倒是注意到了,他们院有两个人都没来上朝。
“陛下,谢家姐弟今日不来上朝,儿臣认为,应当重责,以儆效尤。”
太子的话音刚落,勤政殿门外,谢新滢几人刚好赶来。
“臣谢新滢。”
“臣谢新宜。”
“臣岳安。”
“臣于子秋。”
“拜见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四人响亮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勤政殿殿内,承文帝见此,并未急着如太子所言,打算重罚几人,反倒问起了几人来迟的原因。
“平身吧。”
“谢陛下!”
听见承文帝居然喊几人平身,太子当时便急了。
“陛下,这几人连朝会都敢来迟,这是明显的不把您放在眼里,您怎么能让他们起来呢?”
听到太子这话,一旁的岳安忍不住开口讥讽道。
“若不是有太子殿下您的口喻,我们几人又怎会来迟?”
岳安这话,明显就是直接把来迟的原因扣到了太子的头上。
听闻一向老老实实的岳安都开口讥讽起了太子,承文帝忍不住问起了岳安原因。
“岳尚书这是何意?”
“回陛下,今晨太子特意吩咐了,要把谢编修以及谢司户拦在宫门处,若不是臣赶着去了宫门处。”
说到这里,岳安还特地去看了一眼太子,随后接着说到。
“想必此时,陛下还看不到我们几人,出现在这勤政殿内。”
听到岳安这话,太子刚想反驳岳安,谁料承文帝突然开口了。
“太子,可有此事?”
面对承文帝的询问,太子不敢说谎,于是乎,他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回到:“是,不过……”
没等太子把话说完,承文帝便打断了他。
“好了,此事朕就不予追究了,朝会开始了,各位大臣还是好好站在自己该站的位置,朕还有要事要宣布。”
听到承文帝这话,众人明白,这是轻轻把这件事情揭过去的意思。
虽然谢新滢以及谢新宜,都对承文帝如此的做法感到不满。
可是仔细想想,人家毕竟是亲的一家人,也便算了。
但谢新滢想算了,太子却未必这么想。
经过了今天这么一遭,太子是真的把谢新滢几人给记住了。
不过太子想着,今日承文帝就要重新把监国之权还给他,他便先放过今日这几日。
等过几天,呵呵!
勤政殿内,太子在自己的心中,默默的如此想到。
随着此事的落幕,承文帝则是直接让人宣布了他早就拟好的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春闱舞弊一案,昌平侯世子权书言泄露考题,负全责,着令其削爵降职,贬为从七品顺天府司法参军,其余一干人等,按律处罚!”
“本次春闱,择吉日重考,具体时间交由翰林院商议,新的主考仍为翰林院编修谢新宜,副主考则由刑部尚书岳安担任,钦此。”
待到诏书读完,承文帝亲口问道。
“众卿家若是没有异议,那就退朝吧!”
听闻此话,在场之人自然是毫无意义,正当承文帝打算离开之时,太子却是站了出来。
“陛下,您是不是还有事情忘了宣布?”
看着太子如此期待的眼神,承文帝故作疑惑道。
“没有啊,该说的我都已经说过了,至于不该说的,太子,你还是仔细想想吧!”
说完这话,承文帝便笑着拍了拍太子的肩膀,随后飘飘然的走了,徒留太子一人在原地发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