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果冻小说网 > 避开剧情后开启烘焙事业(穿书) > 第14章 014

第14章 01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炮灰戏份少,原著里面武安侯府这一段儿,大多数时候都是男女主爹娘在那儿拉扯纠缠,女配和女配的公主亲娘在旁边制造各种压力,推动剧情。

至于顾清晨兄弟,则是老老实实吃着侯府发的豪华“盒饭”,等到女主亲娘打算不告而别的时候,再老老实实地跟着她一起离开京城遭罪受难就是了。

自打昨晚母子三人分开之后,这都快到中午了,顾清晨兄弟是再也没见着女主亲娘的面。

这会儿也不知道剧情走到了哪一步,男主亲爹应该提出要让女主亲娘做平妻这事了吧?

嗨,管它呢。

武安侯府的“盒饭”可真好吃啊,早上光是粥水就有四种花样,虾饺、豆包、葱油卷更是精致美味。

顾清晨兄弟吃了早饭,没有农活要干,闲着没事便穿着厚厚的裘衣棉袄,带了羊绒手套,跑到院子里的白雪地上各种折腾。

蜀地下雪就跟下头皮屑似的,南方的娃子哪见过这种白茫茫的阵仗,简直是稀罕得不行!打雪仗啰,堆雪人啰,太开心了!

青芜过来传话的时候,顾清晨已经带着弟弟用厚厚的积雪堆了一圈城墙,城墙里面围着不少的雪人,圆锥形的身子上面,顶着一个球形脑袋,豆子做五官,枯枝当手脚,模样那叫一个千奇百怪。

温麽麽听说是侯夫人要见两个孩子,连忙将顾清晨兄弟从雪地里提溜了出来,仔细清理干净衣裳和手脚之后,便跟青芜一起,又带着两个孩子去了寿山居。

顾清晨如今算是回档重来,没事就爱拿这辈子跟上辈子作比较。

同样是第二日就被侯夫人叫过去陪玩、陪吃饭,这辈子可不能再像上辈子那样,战战兢兢的跟两个鹌鹑一样。

面对侯夫人的亲近与示好,顾清晨兄弟上辈子可谓是敌意十足,充满了警惕与惶恐,生害怕会应了母亲和外祖母的那句话——“侯府里的人对你们好那都是假的,不过是为了分开你们母子三人而已。”

现在想想,好就是好,谁管它是真是假啊,总比跟着亲娘丢了性命强吧。

顾清晏不知道兄长的想法,他只知道什么都跟兄长学,兄长不害怕,他也不害怕,兄长大大方方的,他也挺起胸脯大大方方的。

薛兆姝再见到两个孩子时,依旧像是看见了两个原本生活在缥缈仙宫里的仙童一样,对着人间的富贵与繁华,都只是充满了好奇与新鲜,眼里并无半点的贪婪与自卑。

温麽麽示意顾清晏兄弟给侯夫人和世子夫人行礼,顾清晨带着弟弟像模像样地躬身作揖道:“见过侯夫人,见过世子夫人。”

薛兆姝赶忙将两个孩子扶起身来,很是稀罕地笑道:“我是你们祖母,这位是你们大伯母,叫什么夫人,多见外啊,叫我祖母,叫她大伯母就行。”

顾清晏紧紧挨着兄长的胳膊,只好奇地看着不说话。

顾清晨终于等到了发挥演技的时候,清澈的眼睛眨了眨,面上带着几分无辜与可怜,犹豫又彷徨道:“爹爹在刘家村的时候是个黑户,我和弟弟到现在都还没被录入官籍呢,这样不清不楚的身份,也、也可以认您当祖母吗?”

薛兆姝再一次见识到了自家儿子的不靠谱,却只忙着心疼孩子道:“咱们身上流着一部分相同的血液,即便不在一个户籍册上,我也是你们的亲祖母啊,至于户籍的事情,你们还小,也不用担心,祖母会让人办好的。”

顾清晨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像个真正的孩子一般,很是惊喜道:“真的吗?有了户籍,我阿弟是不是就可以读书科举了?村长爷爷说,以我阿弟的聪慧,将来肯定能考中状元!”

顾清晏仰着头瞧了兄长一眼,琢磨着阿兄这是在卖力地夸奖自己呢,他可不能给阿兄拖后腿,便也抬着小下巴道:“恩,我将来肯定能考中状元!”

那骄傲又自信的小模样,将薛兆姝和李青荫给逗得乐得不行,话题自然也就拐到了顾清晨兄弟的学业上来。

薛兆姝和李青荫年轻时候都是出了名的才女,还不是卖弄名声的那种,是实打实有些功底的。

这要是女子也能参加科举的话,她俩不一定能百分之一百地考中进士,但考个秀才、举人什么的,多半也是不成问题。

如今考教起顾清晨兄弟来,自然也是不在话下,问问答答,只三两个回合,就将兄弟俩的读书天赋给仔仔细细地测量了一遍。

顾清晨仗着有个成年人的芯子,倒也表现得可圈可点,可即便是如此,却也聪慧得有限,不过是比一般孩子要更加地踏实稳重一些罢了。

倒是顾清晏,那才是真正的天资卓绝啊,小小的一个娃娃,过目不忘那都不是虚词,而是事实!只听李青荫讲了一遍《论语》的前两篇,他就全都记住了,更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李青荫兴致勃勃低再要讲《论语》第三篇时,却被薛兆姝笑着打断道:“哎哟,行了,你这是逮着了一个好学生,就忍不住过起当夫子的瘾了?你瞧瞧外面高高挂起的日头,这都什么时候了,还不快快摆上午饭来,可别饿着两个孩子。”

话音刚落,早就提着食盒等在花厅外面的丫鬟们鱼贯而入,温麽麽带着青芜和秦萱草几个大丫鬟,帮着将杯盘碗盏、美味佳肴一一摆上桌。

薛兆姝招呼顾清晨兄弟和大儿媳一起上桌吃饭,态度十分随意,可见平时就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和讲究。

李青荫则是一副习以为常的模样,带着顾清晨一起坐下时,还语气亲近,姿态轻松地玩笑道:“娘之前还总是抱怨,说咱们武安侯府里尽出莽夫,这回好了,一下子给您送来两个读书种子。”

薛兆姝同样笑得合不拢嘴,却愈发地埋怨起顾万钟来,很是惋惜道:“好苗子也需要认真培养,不然就是再好的天赋,也是禁不起耽搁的。”

薛兆姝说完这话,特意看了顾清晨一眼,带着几分明显的宽慰道:“不过好在还来得及,下午我就带晨哥儿和晏哥儿去琢玉斋一趟,到时候跟着岑夫子将启蒙的知识都抓紧时间补起来,之后再规划科举之事。”

顾清晨心里咯噔一声,听祖母这意思,就连自己也要参加科举吗?他不是很有信心啊!

李青荫同样升起来几分忧虑,自家二儿子顾清朗与赵如惠的长子顾清瑞都在琢玉斋里跟着岑夫子读书呢,贸然将顾清晨与顾清晏安插过去,也不知道会不会闹出什么矛盾来。

李青荫心里琢磨了片刻,笑着提醒道:“我昨日听朗哥儿说,岑夫子好像告了假,说是家里有事,只给他们布置了早上的课业,下午换成了梁师傅过来教他们武艺骑射。”

薛兆姝还真不知道这事,不过她也听出来了李青荫的言外之意,只思索了片刻,便不动声色道:“吴统领不是也从蜀地回来了嘛,下午请他去帮着指点指点朗哥儿和瑞哥儿吧,若是只论武艺高低的话,咱们府上除了侯爷跟世子之外,还没人能比得过他呢,顺便再让吴统领跟朗哥儿和瑞哥儿讲一讲蜀地见闻,这有道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多听一听别人是怎么说的,才不至于钻了牛角尖。”

李青荫闻言,心里顿时就跟明镜似的,当即便吩咐秦萱草亲自去外院跑一趟,将侯夫人的话原原本本地传到吴振山耳朵里。

温麽麽和青芜等人也全都露出一副了然模样,眨眼之间又全都遮掩了过去。

顾清晨带着弟弟一边啃着祖母亲手替他们夹的鲍汁扣排骨,一边为侯府里的弯弯绕绕感到压力山大。

活了两辈子都只是小老百姓的顾清晨表示:祖母到底说了啥?这一个个的又都明白了个啥?

哎,算了,想不明就混日子呗,能好吃好喝地过几日,算几日,依照他上辈子的经历,女主亲娘估计很快就要跟男主亲爹闹崩了,到时候他们兄弟还指不定能不能在武安侯府里留到过年呢。

吃完午饭,薛兆姝让顾清晨兄弟就在寿山居的暖阁里歇了一会儿午觉,之后也开始兴致勃勃地教他们兄弟俩读书认字,那“诲人不倦”的架势,比李青荫还更有兴头呢。

而另一边,琢玉斋的岑夫子下午确实告了假,说是家里有客人上门,不得不回去招待,名下的两个学生,自然而然就被扔给了教授武艺的梁师傅。

吴振山得了侯夫人的传话,没精打采地到了演武场,远远看见两位少爷在那儿练习射箭,心里面那叫一个无奈,他就只是一个笨嘴拙舌的武夫而已,怎么就摊上这么一个差事呢。

就在吴振山纠结着该如何开口时,顾清朗却率先跑了过来,很是惊喜道:“吴统领,你从蜀地回来啦!太好了,你快来瞧一瞧我的箭法可有进步。”

确实太好了,可算是有人主动搭腔了。

吴振山步伐豪迈地走了过去,闭着眼夸赞道:“恩,有进步,五十米外都快射到靶心了,再练个几年,估计都能赶上侯爷了。”

只一听能赶上自家祖父,顾清朗就高兴不已,自信得没边道:“真的?哈哈哈,我迟早有一天会超过祖父的。”

梁师傅跟吴振山是同袍好友,这会儿只淡笑着看他忽悠人。

顾清瑞瞧了瞧堂弟那离着靶心还有至少三寸远的箭矢,再想一想祖父百米外能百发百中的战绩,很是无语地在旁边翻了白眼。

吴振山暗自感叹,二房嫡出的大少爷,比起大房嫡出的二少爷,果然是更不好忽悠啊。

当然,大房嫡出的大少爷顾清朔,早就已经开始在军营里历练了,去年还亲自带兵剿过匪,更是个文武双全、勇猛果断的主。

至于二房刚认回来的那两位庶出少爷,暂时还看不出深浅,也不知道将来会是个什么造化。

不过,既然侯夫人愿意为了他们兄弟俩费心,想来顾清晨兄弟今后的造化,总归是比呆在刘家村要强的。

武安侯府人口简单,以上几个少爷,便是第三代全部男嗣,剩下还有一位嫡出小姐,名叫顾清瑶,同样是二房夫人所生,与顾清瑞同母。

说起来,武安侯府算得上是京城里面难得不纳妾的人家了,除了顾清晨兄弟之外,其他几个全是嫡出。

至于顾清晨兄弟与刘云雪的存在……,哎,也只能说是造化弄人啊。

吴振山又不是特意过来夸奖顾清朗的,搭上话之后,便自然而然地将话题引到蜀地之行上。

顾清朗今年刚满十岁,比顾清晨只大了不到三个月左右,正是好奇心大过一切的年纪,咋咋呼呼不自觉地配合道:“吴统领,蜀道到底难不难啊?你们去锦官城的时候,有没有去肖氏逆王的旧府邸看过?哦哦,对了,还有我二叔失忆时呆的那个村庄,是不是真的藏在大山里面,不然怎么这么多年都没人发现二叔的踪迹呢?”

这一个个问题,真是叫人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吴振山也只能顺着他的话,将侯夫人交代该说的都说了,其它的则是敷衍带过。

至于侯夫人交代他重点要说什么?

那当然是顾清晨兄弟在刘家村的可怜处境啊,不然还能有什么?

顾清朗也不知真傻,还是假傻,听吴振山说完,竟时而煞有其事地维护道:“那刘家人实在可恶,当咱们武安侯府的子嗣是他们家的长工不成,小小年纪就要被指使着干农活,还不给吃饱穿暖!”

时而又幸灾乐祸道:“刘家那老妇,对着一个小娃娃使这样的下作手段,竟然就是为了贪二叔给的那几两束脩银子?啧啧,这么说来,那两个小子没正经读过书,岂不是连字都不认识,学识比我还差呢,哈哈哈。”

吴振山听了这话,恨不得替自家侯爷一巴掌呼他脑门上,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人家说不定很快就能超过你了,到时候你还是垫底的那一个。

跟顾清朗这个缺心眼不一样,旁边站着的顾清瑞,却从始至终都只是神色淡淡地听着,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等到吴振山讲完之后,他才懒洋洋地抬眸,意味深长地看了吴振山一眼,颇有些心机深沉的架势。

吴振山被他瞧得心头发堵,再一次暗自感叹道:二房嫡出的大少爷,是真的不好忽悠啊。

但实际上,顾清瑞也不过是只有十三岁的少年郎而已,心思敏捷是真,心机深沉倒也不至于。

他十分聪明地领悟到,吴统领这一番话,多半是祖母特意让他说给自己听的。

至于目的么?

大概是希望自己看在那两个小孩儿足够可怜的份上,能够跟他们和睦相处,不要掺和进大人的恩怨里。

可问题是,可能吗?

因为那两个小孩儿的生母,父亲都要跟母亲和离了,他们还怎么可能和睦相处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