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果冻小说网 > 入梦来 > 第109章 第一百零九章 家国不可越

第109章 第一百零九章 家国不可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们三人跟着大太监进入内殿的时候,皇帝正面容痛苦的躺在殿内的榻上,眉目紧皱着,看样子正在受着噩梦的困扰。

现在正是入梦的好时机,皇帝自主入梦,比他们通过施法引导皇帝入梦的效果要好的多,可以探清引起皇帝噩梦的缘由。

但是毕竟是进入别人的梦境当中,三人不好一同进入,需得留一个人在外面护持。

三人商量之下,决定由冥夕和君长安进入梦中,南知意则是留在外面护持,她心中好生苦恼,但又不能那么任性,心中只感觉会错过好大的一个故事。

安排好之后,冥夕和君长安施法进入皇帝的梦中,梦中一片白雾茫茫,什么都看不清楚,没有任何建筑,没有任何花草树木,也没有一个人,只是纯白一片,令人不由得好奇究竟是什么邪祟会使陈国皇帝一年多来都陷入噩梦当中。

在梦中停留了片刻,周围除了白雾没有任何变化,看样子在梦中做乱的那个东西是隐藏在深处,得想个办法引它出来。

冥夕拿出袖中的笛子,转念一想,笛子的声音太过空灵尖锐,不比古琴的声音柔和,可能会吓到藏匿的那个东西,遂看向君长安让他用他的古琴引那东西出来

君长安凭空拿出一柄琴,琴声轻柔如叮咛的流水一般,舒缓地流进了心房,似乎在一个空旷的天地之下,花木繁茂,碧草如茵,山坡上奔跑着野兔、野鹿,蹦蹦跳跳撞散山坡上的蹙蹙花香。

小动物们的步伐踏过流过草地间的溪流,溅起的水滴落在周围的花草间,在阳光下散发出五彩斑斓的光彩,远处朦胧间有人顺着那草地间奔跑的小动物的脚步慢慢走了出来。

其实这周围还是一片白雾迷蒙,刚刚山林中的景象乃是幻化出来的,为的就是使在这梦中的东西放松警惕,只是没想到出来的却是一个年轻的身着白衣的女子,除了那一头黑发,简直要与雾气融合为一体了。

那女子面容和善,眸光清澈,一点也没有邪祟的样子,不知这样一个温柔娴静的女子,又是如何引起陈国皇帝连年不安的。

女子见到白雾中的人是一个年轻的男子和一个年轻的女子,似乎有些讶异,而后明显感到有些受惊,抱着头想要迅速的藏匿于雾中。

冥夕袖中金蝶飞出,将她团团困住,道:“我们对你没有恶意,你不要害怕”

那白衣黑发女子睁着迷蒙的双眼疑惑地看着她,似乎在判断她说的话是否可信。

冥夕道:“我们若真有恶意的话,伤害你如同让这白雾飘散一般容易,所以你无需怀疑我们”

白衣女子有些愣愣的点点头,冥夕则继续问道:“你可知道这里是哪里?”

女子摇摇头。

“那陈国皇帝为何会梦到你?”

女子咬了咬唇,似乎不知如何作答。

冥夕想了想又问道:“那么可否告诉我们你是谁?”

此时在勤政殿外的南知意,正浑身长草一般坐立不安道:“我不管,刚刚你说皇帝之所以会忌惮李家,乃是有很大的渊源,反正我又入不了梦中,现在正好有的是时间,你且慢慢说来与我听”

寿山有些局促,似乎有些不好开口。

南知意却道:“你别看我长这样,我的耐心可不好,若是惹毛了我......”,南知意做出一个很厉害的表情,“小心姑娘让你知道知道,什么是后果很严重”

寿山讪讪的笑道:“实在不是我不想与使者说,乃是怕这里隔墙有耳,刚刚三位使者来的时候,有一个透明的壳子,那个......”

南知意挑唇道:“好啊,刚刚你果然是在装糊涂”

寿山尴尬的笑笑,“那时实在是过于害怕,现在不会了,还请使者再弄一个透明的壳子出来”

南知意哼了一声,仍是顺手起了一个透明的结界,隔断声音与视线,这下寿山才放心的说起。

“要说到皇上为何忌惮李家,那得从三十年前皇上刚登基的时候说起,其实皇上能得到那个位置实在是谁都无法预想到的,因为皇上并不是先皇之子,而是先皇的侄子,只因先皇无子,而先皇又驾崩的突然,所以众大臣商议之后,决定选择先皇已故皇弟庄王之子,也就是当今圣上继承皇位。

对于原先一直安于当个闲散王爷的皇上来说可以说既是意外之喜也是飞来横祸,因为先皇的侄子众多,皇弟也众多,皇上可以坐上这个位置,别的皇弟、皇侄也可以坐,唯独只因庄王已故,是以众大臣才会选中王爷,可是坐上那个位置不是皇上自己决定的,能否坐的安稳一开始也不是皇上可以决定的。

但咱们这位皇上可不是甘心受制于人的人,但奈何根基不稳,所以一开始只得韬光养晦,看着那些大臣们的脸色。

无独有偶,同一时期程国皇帝上位的过程也充满着戏剧性,他与皇上差不多是同一年登上的大宝,两国面临权利交割,虽然都无暇顾忌敌国的内政,但在暗战上却始终没有放弃,便是在这个时候互相派遣了许多细作去到敌国内部。

不过那时的细作还都在潜伏期,并没有机会能够做出什么危害陈国的事,所以皇上也就没太关注她们,而是在慢慢培养自己的势力。

皇后是那些世家大臣安排给皇上的妻子,皇上自然对她没有感情,可是却依旧对皇后极好,也与皇后有了第一个嫡长子,就是如今的太子。

在有了太子之后,皇上又娶了武将世家李家的一支旁系的女儿为贵妃,说是旁系,其实连五服内的亲戚都算不上,所以那些文官也没有太过阻拦,但因贵妃的母亲在李威将军小时候照顾过他,所以李威对她老人家还是很敬重的,所以那些文官低估了这位李家的旁系之女对于李家的重要性,因此贵妃上位后便与皇后便形成了两股势力,这两股势力相互交融对抗,皇上自身便形成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

然而这个李家五服之外的贵妃可不是什么单纯的主,因为她乃是家族旁系,所以一直心有不甘,在入宫一年之后便有了身孕,更是顺利生下了二皇子,因此便打算靠着这个机会得以翻身。

可惜的是,她做了一件自掘坟墓的事,太子自出生之后便身体虚弱,虽然没有什么大病,但小毛病却不断,连日的风寒脑热,使太子小小年纪便遭了许多的罪,这多少会使身体产生一些亏空。

皇上对此也是心有怒气,可却没有立即发作,而是先查明了李家对这事到底知不知情,查明之后皇上才让李姝入宫为太子之师,明面上是教他强身健体之法,暗地里他也是知道李姝为人正直,有李姝在太子身边,贵妃能收敛许多。

但是皇后一直认为太子身体虚弱乃是由于贵妃之故,所以即便李姝与贵妃乃是出了五服的亲戚,皇后依然对李姝存满戒心。

但李姝对太子的教导,老奴和皇上都是看在心里的,她是真心教太子武艺,教太子为人的道理,甚至比皇上请来的一些内阁大臣都敢于教导太子,只可惜后来碍于皇后一族对皇上的施压,皇上不得不将李姝外派,由此结束了李姝与太子短暂的师生情谊。

只是谁能想到短短几个月的师生情谊,竟然在小小年纪的太子心中留下了不可取代的感情,只不过当时皇上还没有察觉出什么,也是直到太子逐渐长大成人后皇上才察觉出太子对李姝并不仅仅只是师生、君臣之情,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并不主要是皇上忌惮李家的原因。

事情是直到这个时候那些四五年前刚入宫的嫔妃里,有人开始渐露头角,深得皇上的喜欢才开始的。

皇上非常喜欢其中的婉嫔娘娘,不仅姿容无出其右,就是其聪明才气在这后宫当中比起那些各怀鬼胎,只知争风吃醋的娘娘们不知要高出多少。

但是皇上刚登记那年,由于各方势力的角力,后宫当中进了不少的娘娘,为求稳妥,皇上便暗中探访她的底细,没想到天公不作美,注定要与人开个玩笑,婉嫔娘娘经查乃是程国暗中遣送进来的细作,皇上得知此事后,又再叫人去查,结果仍旧是一样的,确认这个结果之后,皇上虽然有短暂的犹豫,但是心中很快便有了决断,便开始将计就计的执行他的计划”

说罢,寿山叹了一口气,似乎对他们两人的这段孽缘有很多的惋惜,若婉嫔不是程国派来的奸细便好了,皇上初登大位之时,也是连年的睡不好觉,只因身边有太多的不安宁因素,若婉嫔是个普通人家的女子,也可于这高压之中对皇上聊以慰藉,可惜啊可惜......”

寿山再次感叹,“那时婉嫔已有了身孕,所以皇上依旧如以前一般与她相处,甚至对她多有照拂,后来婉嫔怀胎三月的时候,太医诊断说这一胎可能是女孩,皇上大喜,赏赐了婉嫔很多的宝物,惹得后宫的许多娘娘们都十分嫉妒。

不少妃嫔的眼睛盯在婉嫔身上,想要收集她的错处,直到后来皇后察觉到婉嫔身份的不妥,暗中收集证据,待证据详实之后,她向皇上揭发了婉嫔,殊不知这一切都在皇上的计划之内。

皇后揭发婉嫔的时间刚刚好,正是婉嫔生产之后,太医诊断的果然没错,婉嫔生下的是个女孩,皇上为此还松了一口气。

皇后是直接向皇上揭发的此事,因此知道此事的人极少,皇上也嘱咐皇后不要将此事说出去,当夜便将婉嫔带入了慎刑司,让慎刑司拷问婉嫔她背后的这张细作网里究竟还有谁?势必要将他们一网打尽。

然而婉嫔一反平日里柔弱的表现,即便是生产之后身子虚弱,但在慎刑司里什么也没说,只说要见皇上,老奴告诉她,皇上不会见她的。

她仍不死心,追问道皇上到底是什么时候知道她是程国的细作的,否则的话,她是什么都不会说的,老奴无法做决断,便将这件事情转告给了皇上,皇上沉思了片刻,给出了一个十分心狠的答案。

皇上让我转告婉嫔,说他乃是自从婉嫔入宫之后便知道了她细作的身份,只是一直在与她假戏真做,她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细作,如陈国就不会有这样不称职的细作。

我一字不差的将皇上的回答转告给了婉嫔,婉嫔只是自嘲的笑笑,可恨她自己身为一个细作,最不应该的就是动了真感情,的确她不是一个合格的细作,更是不该爱上皇上。

婉嫔伤心欲绝,想要自尽,幸好皇上嘱咐我,千万别让婉嫔自尽了,只因在她们这条线上,一定是有传输消息的办法的,婉嫔在慎刑司的时间越久,越会让他们的人察觉到,若他们的人不想看到他们辛苦培养出的细作就这么轻易的被处死,一定会想办法来营救她,到时只要稍稍露出些破绽,就能将这些细作一网打尽。

不过皇上也知道那些细作是不会为了一个人而付出那么大的代价的,婉嫔被抓后的几日,潜伏在京城的程国细作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动静,唯独是潜入到宫里的这些细作,因为平日里受婉嫔照拂心存感激,因婉嫔暴露而有所动作,因此被慎刑司里的人找到,再通过审问他们,得到潜入京城其他细作们的消息。

这次顺藤摸瓜找到了不少潜在皇宫内外的程国细作,虽然不能一网打尽,但也算是扫除了皇宫内外的一片障碍,此番胜利全部是由于抓住了婉嫔这个细作。

后来在慎刑司里的婉嫔也知道了因她之故导致一些细作暴露而被杀,心中大恨,虽然我一直看着她,不曾让她采取什么过激的行为,但人总是要吃饭喝水的,每当我要强制喂他些水和饭时,她便采取激烈的反抗或自残行为,连日来那饭也不好好吃,水也不好好喝,人很快的变消瘦了下去。

老奴将这件事报告给了皇上,也知道皇上心里对婉嫔是十分矛盾的,他既利用了婉嫔,将婉嫔置于自责、愧疚、悔恨多种情绪交织的痛苦境地,但又不想让婉嫔这般死去,但不肯放手无疑是不能长久的结果,但皇上似乎没有下出最终的决定,只是嘱咐说若婉嫔不吃东西便给她灌入参汤。

老奴只好按照皇上的命令去执行,但给婉嫔灌入参汤的时候,她挣扎的异常激烈,老奴知道皇上对她的心思,也不敢太难为了她,也怕她一挣扎会呛到她。

因此这参汤一碗药,要分五六次才能喝的下去,说是五六次,其实是要费五六个碗,因为每次都会被她弄得一地狼藉。

也是直到后来我才知道她之所以要挣扎的这般厉害,是为了有机会藏起药碗掉落在地上摔成的碎片。

灌入参汤后的第二日老奴再去慎刑司里看她的时候,才发现大事不好,她昨日暗藏了一块瓷片在袖子里,在自己的手腕上划了一条口子,血流了一夜,她便一直不声不响的躺在那里,牢房内的人也没发现什么不妥,直到第二日再发现也已经晚了。

因为那件事儿,老奴差点脑袋不保,但想来是皇上念及老奴从小陪伴皇上长大的情谊,留了老奴一条命,不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