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果冻小说网 > 画笔未完成的夏天 > 第33章 悄然生长的情绪

第33章 悄然生长的情绪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艺术生的午餐时间,往往伴随着上午课程高强度用脑的疲惫和下午课程即将开始的压力。食堂,便成了他们短暂放松、补充能量以及——对于某些人来说——制造混乱、活跃气氛的场所。这里是校园生活最接地气、最热闹的舞台之一。

十二点刚过,下课铃声像冲锋号一样响起,原本还相对安静的画室里,学生们就作鸟兽散,目标直指食堂。

“冲啊!今天食堂有糖醋里脊!我的最爱!”聂少华一声高呼,仿佛要去抢滩登陆,率先背起他的画袋,像一阵风一样冲出了画室大门。他对食堂的美味似乎有着一种超乎常人的执念和敏锐度。

丁寒和吴宇紧随其后,脸上都带着一丝兴奋,显然对“糖醋里脊”也抱有极大的热情,不愿错过这场美食的争夺战。聂小小笑着摇摇头,不紧不慢地收拾好东西,她总是带着一种从容不迫的气质。

苏念思上午画鸽子耗费了她大量的脑细胞(虽然成果依旧是“鬼画符”),此刻饿得前胸贴后背,感觉自己能吞下一头牛。听到聂少华的“糖醋里脊”宣言,眼睛都亮了,立刻化身“美食战士”,也加入了“冲锋”的队伍,步伐丝毫不比男生慢。

只有路远,依旧慢条斯理地收拾着他的画具,将每一支铅笔、每一块橡皮、每一个画笔帽都放回原位,动作一丝不苟,仿佛外界那股为了一道菜而狂奔的喧嚣与他无关,他自有一套不受外界打扰的节奏。

等路远不疾不徐地来到食堂时,里面早已人声鼎沸,各种饭菜的香气、学生的说笑声、餐具碰撞的声音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片嘈杂而充满活力的背景音。各个窗口前都挤满了学生,排起了长龙。聂少华他们果然不负众望,已经端着餐盘,在人群中穿梭,寻找着合适的座位了。

“路远!这边!”聂少华眼尖,在一个靠窗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张还算宽敞的桌子,虽然周围已经坐了不少人,但他们这个小团体挤一挤还是可以的。他连忙高声招呼,手里还晃了晃餐盘里的糖醋里脊,一副胜利者的姿态。

路远端着他的标准午餐——通常是一荤一素一汤,外加一碗米饭,颜色和种类几乎不会有什么变化,透着一股严谨和自律。他迈着不急不缓的步子,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走了过去。

桌子旁已经坐了聂少华、丁寒、吴宇和聂小小。聂少华正眉飞色舞地讲述着他刚才如何在人群中杀出一条“血路”,如何运用灵活的走位和坚定的眼神,抢到了窗口前最后一份冒着热气的糖醋里脊,语气中充满了成就感。丁寒和吴宇一边吃一边被他的描述逗得笑个不停,聂小小则安静地听着,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

路远刚放下餐盘,准备坐下,一个身影就风风火火地挤了过来,伴随着一句带着喘息的抱怨。

“呼……累死我了!差点没抢到!”苏念思端着一个堆得冒尖、分量十足的餐盘,上面不仅有金黄诱人的糖醋里脊(看来她的战斗力也不容小觑),还有红烧肉、麻婆豆腐,外加两个大馒头,一副饥肠辘辘的样子,气喘吁吁地出现在桌边。

桌子原本坐五个人刚刚好,现在要再加一个体型不算小的苏念思,就显得有些拥挤了。

苏念思看了看,发现只有路远旁边的空位是最大的,但也意味着她要和他紧挨着坐。她犹豫了一下,主要是怕路远那能冻死人的低气压,担心自己的“元气”会被瞬间冰封。

“坐啊,念思,愣着干嘛?等菜凉了?还是等路大神给你让座啊?”聂少华看热闹不嫌事大,故意朝路远那边努了努嘴,语气带着调侃。

苏念思心一横,反正“强行加入”这个小团体都干了,还怕挤一张桌子吗?而且她实在太饿了!她小心翼翼地把餐盘放下,尽量不碰到别人的餐盘,然后侧着身子,努力把自己塞进了路远和聂小小之间的空隙里。那个空隙本来就不大,她坐下去后,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快贴到路远身上了。

她的胳膊不可避免地碰到了路远的胳膊,那种触感虽然短暂,却让她感觉像触电一样。

路远身体几不可察地僵硬了一下,动作细微到几乎无法察觉,但苏念思离得太近,还是敏锐地感受到了。他默默地往旁边挪了挪,尽量给自己和苏念思之间留出了一道微小的、象征性的“楚河汉界”,仿佛在无声地抗议这种过于亲近的距离。

苏念思感觉到了他的抗拒,讪讪地笑了笑,低头开始扒饭。她饿坏了,也顾不上太多,夹起一块红烧肉就往嘴里塞,吃得两颊鼓鼓的,像只找到食物拼命囤积的仓鼠。

“我说念思,你这食量可以啊,比丁寒还能吃,简直是画画界的‘干饭王’。”聂少华看着她餐盘里的“盛况”,以及她狼吞虎咽的样子,啧啧称奇。

丁寒无辜躺枪,抗议道:“我那是为了补充体力,艺术创作是很耗能量的好吗?尤其是素描,得用大力气!”

“我也是啊!”苏念思含糊不清地反驳,嘴里还嚼着红烧肉,“上午画鸽子,我的脑细胞都牺牲了一大半!感觉脑子都空了!必须多吃点补回来!”

“补脑细胞你得吃核桃,红烧肉补的是脂肪,是体重,不是脑子。”聂少华一本正经地“科普”,试图用科学理论来“打压”她。

苏念思瞪了他一眼,咽下嘴里的食物:“要你管!好吃就行!补充能量的方式有很多种!”

吴宇看着他们斗嘴,忍不住低头笑了起来,嘴角沾上了一粒米饭,他自己却没发觉。

聂小小细心地递给他一张纸巾,声音温柔:“吴宇,擦擦。”

吴宇脸一红,连忙道谢,接过纸巾,慌忙地擦了擦嘴角。

路远安静地吃着饭,仿佛周遭的一切喧嚣都与他无关。但他坐在苏念思旁边,过于靠近的距离,让他能清晰地闻到她身上淡淡的松节油和……某种带着果香的洗发水的清香混合在一起的味道,还有她吃饭时偶尔发出的细微咀嚼声和吞咽声。这种近距离的“侵入感”让他有些不适,感觉自己的个人空间被压缩了。但又不像最初那样纯粹是排斥,那种不适里似乎夹杂了一点点……习以为常?这个念头让他自己都觉得奇怪。

“哎,说个段子给你们听,给枯燥的午餐加点料。”聂少华吃了几口饭,感觉能量补充得差不多了,又开始了他的“表演欲望”,“昨天色彩课老师不是说让我们观察生活中的色彩搭配,提高色彩敏感度吗?我回去仔细观察了一下咱们食堂的饭菜,发现里面隐藏着深刻的艺术哲学。”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脸上带着一种神秘的笑容。

“怎么样怎么样?快说!”苏念思最好奇,立刻停下筷子,连忙追问。黄

“我发现,”聂少华压低声音,一副发现惊天秘密的样子,“咱们食堂的西红柿炒蛋,红色永远比红色多,这绝对不是巧合!这说明大师傅在色彩运用上,更偏爱暖色调,追求视觉上的饱腹感和温馨感!这是一种心理暗示!还有那个青椒肉丝,绿色总是盖过肉色,这是一种强烈的象征意义,象征着青春的苦涩往往多于生活的甜美,是一种对现实的隐喻!”

“噗——”丁寒一口汤差点喷出来,捂着嘴咳嗽,“你这都能扯上艺术哲学?还青春的苦涩?大师傅听了要哭的!”

苏念思也笑得前仰后合,肩膀一抖一抖的:“哈哈哈哈!那那你看看我的红烧肉,这酱红色代表啥?是不是代表我人生一片光明,红红火火?”

聂少华煞有介事地看了看她餐盘里油光发亮的红烧肉,然后扶了扶根本不存在的眼镜,语气更加认真:“嗯……让我来解读一下这深邃的酱红色……它代表着你对高热量食物不加节制的沉溺和放纵!代表着你对体重秤的蔑视和挑战!以及……你银行卡余额迅速减少的速度!”

“聂少华!你找打!”苏念思作势要拿起筷子敲他,引得大家又是一阵哄笑。

一片笑闹中,路远依旧沉默地吃着饭,他的动作优雅而从容,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但如果有人仔细观察,或许能看到他嘴角极其微小的、几乎难以察觉的上扬弧度,那是他克制不住的、被聂少华无厘头段子逗乐的反应。聂少华的段子虽然无厘头,但确实有点好笑,连他这样的人,也无法完全免疫。

就在这时,食堂的另一边传来一阵不小的喧哗声,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苏念思下意识地抬头望去,正好看到潘磊和他那几个平日里总是围着他转的“兄弟”也走了进来。潘磊一眼就看到了和路远他们挤在一张桌子上的苏念思,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变得有些难看,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悦和占有欲。他朝这边走了几步,似乎想过来,但看到路远那张冷峻的脸,以及路远身边那圈明显“不好惹”的气场,又有些犹豫,最终只是远远地投来一个带着警告和不爽的眼神,然后带着他的人去了另一边相对空旷的桌子。

苏念思注意到了潘磊的目光,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心里掠过一丝不自在和厌烦。自从上次在画室门口的事情之后,她就尽量避免和潘磊接触。她默默地低下头,加快了吃饭的速度,仿佛想用食物来填补内心的那点不适。

这个小插曲虽然短暂,但桌上的气氛还是微妙地停滞了一下。聂少华的笑声也小了一些。

聂小小似乎察觉到了苏念思的情绪变化,主动开口打破了沉默,语气柔和:“念思,你下午选修课选的什么?我选的是陶艺,挺有意思的。”

“版画。”苏念思回答道,情绪稍微恢复了一些,“听说挺有意思的,可以刻木头,感觉很酷。”

“版画啊,那个挺费力气的,不过效果很特别,层次感很强。”丁寒也加入了讨论,将话题重新引回了艺术。

话题重新回到了艺术和课程上,刚才那点小小的阴霾很快就散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对新课程的好奇和讨论。

路远吃完了饭,放下筷子,用餐巾纸擦了擦嘴角,动作一丝不苟。他看了一眼还在和红烧肉奋斗的苏念思,又看了一眼她餐盘里剩下的食物,眉头微不可见地皱了一下——不是因为她吃得多,而是因为她刚才被潘磊看了一眼后,脸上流露出的那种、与她平时咋咋呼呼、大大咧咧形象不符的低落和不安。那种短暂的脆弱,让他捕捉到了。

他站起身,动作利落:“我先回画室了。”

“哎,路远,等等我们啊!一起走啊!”聂少华连忙喊道,试图挽留这个“高冷”的队友。

路远没理他,径自走了,背影带着一如既往的清冷和疏离。

苏念思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有点奇怪。这家伙,好像也不是完全不关心周围嘛……至少,他没有在她被潘磊看到时露出任何鄙夷、嘲笑或看好戏的表情,这让她稍微松了口气。她也注意到他吃饭时虽然沉默,但偶尔嘴角也会有细微的弧度,说明他并非真的对一切都无动于衷。

食堂里的喧嚣还在继续,饭菜的香气和少年少女的笑闹声混合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充满活力、略显嘈杂的青春交响乐。而在这嘈杂的乐章中,一些细微的变化,一些不被察觉的目光,一些悄然生长的情绪,正在如同种子一样,在不经意间埋下,等待着发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