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果冻小说网 > 画笔未完成的夏天 > 第63章 课堂小纸条:画技交流还是悄悄话?

第63章 课堂小纸条:画技交流还是悄悄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虽然是美术生但文化课的重要性也是很重要的。艺术联考和校考固然重要,但最终录取还要看文化课成绩。对于大部分美术生来说,尤其是那些专业课相对突出、文化课基础稍弱的学生,坐在普通教室里,面对着那些抽象的数学公式、拗口的物理定律,或者枯燥乏味的文学史和古文,简直是一种精神上的煎熬。苏念思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大脑似乎天生就更擅长形象思维,对色彩和线条敏感,能在白纸上构建一个世界,但一碰到解析几何的X、Y、Z轴,或者文言文里那些佶屈聱牙的语法结构,就一个头两个大,如同坠入五里雾中。

这天的语文课,老师正在讲台上抑扬顿挫地分析一篇艰涩的古文,声情并茂,仿佛在朗诵一篇史诗。窗外的阳光懒洋洋地照进来,斜斜地洒在书桌上,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尘埃,在阳光下显得清晰可见。讲台上老师的声音仿佛自带催眠效果,配合着冬日午后的暖阳,让人昏昏欲睡,眼皮像是灌了铅一样沉重。

苏念思强撑着眼皮,手里无意识地转着笔,笔尖在草稿纸上画着各种没有意义的线条和形状。她的心思却早就飞到了画室。昨天那张水果静物画了一半,苹果的高光部分总是画得太“跳”,像是突兀地贴在画面上,融不进整体色调和体积感,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心里一直惦记着。

正发呆之际,后背被人轻轻地、带着节奏感地戳了一下。她条件反射地回头,看到路远面无表情地坐在后座,手里捏着一支笔,正用笔尖戳她的后背。他将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小纸条递了过来。

他们俩的座位被老师安排得一前一后,这倒是方便了这种“秘密交流”。苏念思疑惑地接过纸条,感觉到纸张上还带着路远指尖的温度。她小心翼翼地展开,动作轻柔,生怕发出一点声音。讲台上老师还在滔滔不绝,完全没有注意到后排的这点小动作。

纸条上是路远清秀有力的字迹,带着一种硬朗的骨架感,仿佛还能看到他削炭笔时留下的棱角感:

“苹果高光,试试用一点点柠檬黄加白,再混一点点周围环境色(比如布或背景色),薄涂,别太厚,和暗部边缘衔接自然点。”

苏念思眼睛瞬间一亮!对啊!她之前只想着加白提亮,完全忽略了周围环境色对高光的影响,难怪会显得突兀、不真实。路远说得太对了!这家伙,怎么知道她在想这个?难道他会读心术吗?还是看她昨天的画看出来的?心里充满了疑问和佩服。

她赶紧拿起笔,在纸条背面刷刷写起来,字迹带着一丝兴奋和潦草:

“你怎么知道我在想苹果高光的事?!神了!我试试!谢谢!对了,你上次那张风景的灰色调怎么调的?那么高级,我又调不出来那种感觉!”

写完,她趁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身体挡住视线的时候,迅速把纸条往后递。路远不动声色地接过去,打开看了看。在苏念思看不到的角度,他的嘴角似乎有微不可察的弧度轻轻勾起,带着一丝“被需要”的满足感。

很快,纸条又悄无声息地传了回来。

“调灰:普兰+熟褐+一点赭石,再根据画面需要加白或者土黄。高级谈不上,多试试不同比例和少量其他颜色。别发呆了,这篇课文是重点段落,可能会考默写。”

苏念思吐了吐舌头,这家伙,明明是在传递画技,还不忘提醒她听课,真是个合格的“路老师”。她快速记下调灰色的方法,心里想着回去一定要立刻试试。然后又忍不住在纸条上写道:

“知道啦,路老师!话说这课也太无聊了吧,听得我想画画,想睡觉,想出去放风……”

后面还跟了个打哈欠、眼泪都流出来的小人简笔画,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她的痛苦。

纸条再次传回。这次,上面多了一个小小的、线条流畅、带着一丝嘲讽意味的猪头简笔画,旁边写着:

“忍着。不然下次模拟考语文不及格,老班又要找你谈话,让你写检讨。”

苏念思看着那个猪头,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赶紧用手捂住嘴巴,肩膀一抖一抖的。路远画的猪头线条虽然简单,但表情莫名传神,带着一种无奈又戏谑的感觉,仿佛真的在嘲笑她上课不专心、又懒又馋的样子。

她瞪了后座一眼,路远正低着头看书,侧脸线条干净利落,睫毛纤长,神情认真,仿佛刚才那个画猪头嘲笑她的人不是他一样。

苏念思哼了一声,不甘示弱,在纸条上回敬了一个路远趴在画板上睡着的简笔画,旁边写着:“彼此彼此!我看你前天晚上也熬夜了吧!”

就这样,一张小小的纸条,在枯燥乏味的语文课上,成了他们两人之间秘密的沟通渠道。起初,大多是关于绘画技巧的交流和讨论,路远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她的问题,并给出实用、有效的建议。苏念思则像找到了一个随时可以请教的“私人导师”,把平时积攒的各种绘画难题都写在纸条上向他请教,路远也总是有耐心、有条理地解答。

渐渐地,纸条上的内容开始变得不那么“纯粹”了。除了画画,也开始分享一些课堂上的小情绪、生活中的小抱怨。

有时候,会夹杂着对老师讲课内容的吐槽:“天哪,这段历史我听了三遍了,老师是复读机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路远会回一个简单的“。”或者一个无奈的表情符号(那时候还没有emoji,都是自己手绘的简单表情,但足以表达情绪)。

有时候,会是对未来的一点点迷茫和憧憬:“你说我们以后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吗?会不会毕业了找不到工作啊?感觉好难……” 路远会回:“会的,只要努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简单、有力,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像是给她注入了一剂定心丸。

有时候,也会有一些无聊的玩笑和涂鸦。苏念思喜欢画各种小动物,歪歪扭扭的,但很可爱;路远则擅长画同学或者老师的简笔画 caricature,寥寥几笔,就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甚至连老师的口头禅都能用图画表现出来,引得苏念思在课堂上憋笑憋得辛苦,生怕被老师发现。

还有一次,苏念思在纸条上抱怨午饭食堂的菜太难吃,简直是“黑暗料理”,“今天的番茄炒蛋居然是咸的!还放了好多葱花!天理何在?!想死……”

路远回:“下次去校外那家‘好再来’小炒,他家的番茄炒蛋是甜的,不放葱,你喜欢的口味。”

苏念思看到,心里莫名地动了一下。原来他记得她不喜欢吃葱,也记得她喜欢吃甜口的番茄炒蛋。这些细节,让她觉得心里涌起一股暖意。

纸条在两人之间来回传递,像一条无形的线,将他们在课堂这个略显疏离、充满压抑感的环境里也紧密地联系起来。那些写满了字迹和涂鸦的纸条,被苏念思小心地折好,夹在速写本里,舍不得扔掉。她觉得这像是他们之间的小秘密,比一起画画、一起吃饭更加私密和特别,是属于他们两人的、在紧张备考中的一点点乐趣和慰藉。

她并没有深究这种“特别”意味着什么,只是单纯地享受着这种在枯燥课堂上“开小差”的乐趣,享受着和路远之间这种无需言语、只需几行字和一个眼神就能交流的默契。

而路远,则在每一次接到苏念思传来的纸条时,都能感受到她字里行间的活力、跳脱和细腻的情绪。无论是关于画画的困惑,还是日常的吐槽,都显得那么真实而生动,让他觉得这个世界仿佛因为她而变得鲜活起来。他喜欢回答她的问题,喜欢看她画的那些奇奇怪怪的简笔画,甚至喜欢她偶尔抱怨课堂无聊的语气,那种真实不做作的样子。

这些小纸条,对他来说,不仅仅是打发时间的工具,更像是一扇小小的窗户,让他可以窥见苏念思内心更多彩、更细腻、更真实的一面。那些写在纸上的文字和图画,比平时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言语更能触动他心底的某个角落。

下课铃声响起,像是解除了魔咒,老师宣布下课。苏念思赶紧把最后一张传回来的纸条收好,上面是路远提醒她下午色彩课要带调色油的字迹,简单又体贴。她回头,正好对上路远看过来的目光。两人相视一笑,没有说话,但彼此都明白刚才那节课上的“秘密交流”带来的小小乐趣和温暖。

窗外的阳光依旧明媚,冬日的课堂虽然有些寒冷和枯燥,但因为有了这些小小的纸条,似乎也变得不那么难熬了。它们像悄悄话,也像画技探讨,更像是在紧张备考的间隙里,两人共同守护的一份心照不宣的默契和乐趣,一点点地填充着他们之间那些不为人知的小空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