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下的女人们正继续走。陈太太结了婚虽然十年,如今又生了孩子,真是一点儿也不像长芳小姐了,原来一个女人结了婚,真正会变成另一个人?她今日瞧着她比从前更陌生。同时也庆幸着,幸而自己的丈夫早早死去了。
阿满来唤她,她早已换了外衣。在房门前碰了面。
“姑妈,您的茶煮好了,太太吩咐了要自己送来。但是,正有客人上门,太太在厅前,只向我交代一句,让我来请您。”
安华姑妈道:“文树呢。”
阿满道:“过会,先生说过会回来用药的。”
“病还没有好?你去告诉门前的人,去请医生来住着。”
阿满道:“先生不愿意。”
“怎么不愿意呢?”
阿满道:“姑妈,我不知道。”
安华姑妈不再问她话。所幸她比鸳儿务实,愚钝,不像鸳儿机灵地让人生厌。随着李爱蓝去天津读书之后,这一次回上海,还让外人以为李公馆有两个小姐回来了。鸳儿还住从前的屋子,佣人少,一人一间屋子,不用挤着,但她每天就蜷缩在那间屋子里了。除去李爱蓝的房间清扫整理,其余的事她一概不做。
想到这里,安华姑妈唤道:“你去请爱蓝小姐回来。”
阿满道:“回来了,正睡着。”
走着已到厅门前,望进去那面巨大的摆钟,时间已到午后两点钟。不下雪,也没有雨,太阳冰冷冷地照着,后洒在厅前踱步的戌富的脸上,洒在她戏艺一般的腮面。
她却正说道:“这是很时髦的一种面膏。”
要送一瓶给马太太。马太太道:“谢谢,我不用。”
她又道:“好东西的呀。”
马太太注道:“我从不用。”
玉生正在前头坐着,她如台前走步,正要对转角色。
安华姑妈迈进门前,道:“是红蜜的面膏吗?太太,这个颜色不错。”
几人转面过来,首先是陈太太。她唤道:“姑妈。”
陈太太的姑妈却唤的名副其实。安华有一个年少过世的表兄弟,又是她父亲隔代的表弟,从前来往的少,在她和李文树同赴英国读书的日子,她更不愿意提起这一层。如今生了孩子,算起来,孩子也要叫她。她给孩子本来起名“桦”,后面怕冒犯了,又改为“烨”。
戌富不认得她。
张了口,戌富回道:“哦,你眼光是不错。”
苏美玲想,她自封“中国通”,却怎么把“你”和“您”混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