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包袱还在你家呢。”
沈悠然笑道:“这不打紧,明儿个我们给你带过来就成。”
秦若昭心里有些着急,他还惦记着沈悠然今儿要做的红烧肉呢,根本不想回家。
更何况,刚才阿陶替他出头,他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其实是有些高兴的,自从他哥去了县学,再没有人会什么都不问就把他护在身后了。
他想跟阿陶道谢,也想为之前的事儿认真跟阿陶道个歉,可他一时又拉不下脸面,这会儿要是跟他爹回了家,虽说日后也能见面,可他肯定更不好意思开口了。
“不是…不是说好三天的吗…”
沈悠然本来是怕秦若昭在他们家住不习惯,才说让他提前回家的,现在看他倒有些不想跟秦掌柜回家的意思。
见他扯东扯西的不好意思直接开口,沈悠然便顺着他的话点头道:“那也成,明天再回也一样。”
秦若昭连忙点头。
秦掌柜自然更乐意,沉吟片刻又开口道:“之前我就想着请你们吃顿饭,这次正好,我做东,明日就在前边的金谷坊摆上一席,一来,是感谢你刚刚那番话,二来,也为之前的事儿正式赔个不是。”
他见沈悠然要开口,连忙伸手打断他:“悠然,这回你可不能再推辞了,吃完这顿饭,之前的事儿咱们就彻底翻篇儿了。”
沈悠然没办法:“秦掌柜都这么说了,我再推辞可真是不识好歹了,那就先多谢招待了。”
秦掌柜又叮嘱秦若昭两句,满意的背着手走了。
秦若昭成功留了下来,心里暗暗高兴,又凑到了阿陶旁边,也不说话,默默替他给客人拿油纸包油条,在心里盘算着怎么开口。
结果一直到又跟着回到了同心村,他也没能开的了这个口。
蒋天旭停好板车,跟沈悠然说了声就急匆匆要往池塘那边去,打硪是个苦力活,他早去一会儿也能帮着其他人轮换轮换。
沈悠明扒着车板慢慢滑下来,颠颠的追上去。
“我也去~我也去~”
他从刚才就听到那边一声声传来的喊声了,好奇得很。
沈悠然见阿陶和秦若昭都有些好奇,笑道:“想看就都去看看吧,奶这会儿怕是也在那边呢,晚点儿别忘了回来烧火就成。”
秦若昭见阿陶答应一声就往外跑了,连忙也跟了上去。
他们今天回来的晚些,沈悠然估摸着这会儿得有三点了,晚上要做二十来个人的饭,他不敢耽搁,准备先把蒸饼做好蒸上。
拾掇好板车上的东西,沈悠然进了西屋,炕上李金花和好的面已经发好了,他端了陶盆往厨屋里去。
李金花正好抱了一个空陶罐急匆匆回来了:“我过去送了趟水,正打算回来做蒸饼呢,碰巧天旭他们几个过去,就又说了两句话,面没发过吧?”
“放心吧,发的正正好,做出来的蒸饼一准儿又喧乎又有嚼劲儿。”
沈悠然把陶盆放到台子上,又过去看了一眼水缸,满的,应该是葛春生去井上挑的。
“春生哥也过去帮忙了?”
“可不,”李金花把陶罐也往台子上一放,“一早忙活完家里的活儿就去了,正子给他安排喊号子呢,”说到这里,她又止不住笑了起来,“我都不知道,他嗓门能这么亮呢,你听,在咱家院儿里还能听着动静呢!”
可不,一阵一阵的吆喝声,虽听不真切,也让人觉着很是有干劲儿。
“石硪夯土忙~那个~”“吼~嘿!”
“鱼苗撒满塘~那个~”“吼~嘿!”
“鸭肥麦苗壮~那个~”“吼~嘿!”
“粮食打满仓~那个~”“吼~嘿!”
随着一声声的号子,七八个壮劳力一起用劲儿,绷紧麻绳把那百十斤的石硪高高腾起又狠狠砸落,把塘底的黄土震的漫天飞。
池塘边上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人,蒋天旭甚至看到对面西洼地那边,有几个细柳村的人。
他先跟正在一边歇着的高雷和钱大几个人打声招呼,又问道:“怎么样?还顺利吧?”
刚轮换下来没一会儿,钱大气还没喘匀:“顺利倒是顺利,只是这活儿也忒废人了,刚刚陈叔算了算,说至少还得夯个七八天呢。”
蒋天旭笑道:“盖个屋子还得夯上两天呢,咱们这水塘挖的大,夯不结实日后漏水也是麻烦,不如这时候多花些功夫,你要是累了就多歇一会儿,下一轮我替你上。”
钱大呵呵笑两声:“不用不用,我就是随便发两句牢骚,轮换着倒也没有多累,还是把我爹换下来吧,这里就数他年纪大了。”
蒋天旭点头笑道:“那成。”
号子来回又喊了几遍,才停下歇了一会儿,蒋天旭上前把钱富替了下来。
有细柳村的人看到了他,连忙指给人看:“哎哎,那不是大旭?”
“是他,估摸着刚从镇上回来,听说给沈小哥家里当长工呢。”
“长工?真的假的?之前不是说借住吗?”
“那还能有假?前几天春红两口子不是去看他了吗,亲口听他说的。”
“也是,无亲无故的,虽说沈小哥心好,卖那豆腐脑也挣着了钱,可也不能就让俩人白吃白住吧?”
又一人从旁插嘴道:“那怪不得呢,这挖水塘子该是他们整个村儿的事,这会儿却没见着沈小哥,想来是支使大旭来出力了。”
“你说他们两口子也真是,你看那大旭干活多有劲儿啊,留在家里多出两年力不好吗,也能把地里伺候精细些不是,没准儿还能多打石粮食呢!”
“谁说不是呢?大旭又没成亲,哪儿能他说分家就分家的,你看现在,这不白给人家出力了?”
“大旭提的分家?这孩子真是…出去两年回来,怎么这性子更冷了?怪道前儿个虎子成亲,也没见他来帮忙呢。”
“春红妹子亲口跟我说的,那还能有假?说的时候不少人都听着了呢!”
为了不被村里人背后说道,冯春红逢人就说分家的事儿是蒋天旭先提的,刘村正也是他去喊的,因她素日在外头装出一副对蒋天旭不错的样子,村里不少人倒信了她的话。
几人议论了一会儿蒋天旭,话题又转到了这池塘上。
看着水塘子底那群大冬天穿着单衣打硪的壮劳力,一个人不解的开口道:“也不知道他们村人怎么想的,忙活了一年,不趁着前些时候地里没活儿,好好歇上一歇,非要费这么大劲儿挖这水塘子。”
“可说呢,这眼看地里要开始压青了,他们又要忙着打硪,这下不得忙到腊月里去了,哎呦呦…可真是一年到头没个清闲了。”
“虽说咱们这边前几年旱过一回,可这两年不都是风调雨顺的,谁家不是祖祖辈辈靠天吃饭过来的,这水塘子还不见得能用上呢。”
“就算能用上,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这么大个水塘子,蓄水也不易呢,猴年马月才能用它浇上地哦…”
“不光花力气,还花了不少钱呢,这地还是从咱们村买的呢。”
……
细柳村的人离得远,同心村这边的人并没有听到他们的议论,这边岸上,村里能抽出空儿的人也都来看热闹了。
“阿陶,这就是那镇上粮铺家的小少爷呀?”
阿陶和秦若昭两人都看打硪看呆了,听着号子声感觉热血沸腾的,恨不得自己也上去砸两下,根本没听见周桂英的声音,直到她又喊了两声才回过神来。
“英婶子,呵呵,你刚说啥?”
“我说,这就是住你家的小少爷啊,看着细皮嫩肉的,跟咱们乡下人真是不一样呢。”
秦若昭也听到了这话,他感觉听上去倒像是夸人的话,便没有理人,被沈悠明拽着往更前头看热闹去了。
阿陶等他走了才回道:“是呢,镇上那个最大的万安粮铺就是他家的。”
“我去过他家,前些日子你钱奶奶不吃粗粮蒸饼,我还去那里买过两升白面呢!”
“今儿个我家就做的白面蒸饼呢,一会儿让小山哥给钱奶奶带两个家去。”
周桂英连连摆手,笑道:“那哪儿成,这又吃又拿的,像什么样子。”
阿陶笑道:“这有什么,我哥还说要让大家吃完,都再端碗红烧肉回家呢!”
这下不光周桂英,旁边吴小梅、刘新兰几个人也都嚷嚷起来。
“这哪儿成呐,一斤肉要四五十个钱呢,这些出力的一人过去尝两口也就是了,哪儿还能往家端呢!”
“就是,你家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天天起早贪黑的赚个钱可不容易,让你哥省着些,可不能这么大手大脚的花钱。”
“可不是,悠然转年就二十了,眼儿巴前儿就得凑聘礼说亲了,眼看着你也快,后面还有个明明,这些可都是大宗,可不得从这会儿就慢慢攒起来了!”
听着话题都扯到沈悠明的聘礼上了,阿陶听的冷汗连连,不由后悔自己嘴快。
“天不早了,我…我得回家帮着做晚饭了,大娘婶子们我先回了啊!”阿陶快速说完又扭头喊秦若昭两人,“阿昭,明明,回家了!”
沈悠明正跟其他小孩儿玩的起劲儿,冲着阿陶摆手:“阿陶哥哥先回吧~”
阿陶也不管他了,反正这儿这么多人呢,蒋天旭和葛春生也都在,他扭头就往家走,生怕走的慢了又被人拉住数落。
秦若昭赶紧在后面跟上。
他在心里酝酿了一路,结果一路走到家门了,还是不知该如何开口,眼看阿陶就要进去,秦若昭心一横,直接挡到了阿陶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