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听澜脱掉外衣,盘腿坐在榻上,将母亲留给他的小盒子翻了出来。
只是胳膊稍微一活动,左肩就开始隐隐作痛。贺听澜一阵心烦意乱,于是从抽屉里拿了块膏药,“啪唧”一下贴在伤处。
说起来,他这伤来得也真够倒霉。
从苍梧城离开的时候,贺听澜故意留了个心眼,以防安平县那几个官兵跟上来。
不过他们似乎是被晏臻留下了,贺听澜并没有发现有人跟踪自己的迹象。
于是他也渐渐放下心来。
然而贺听澜才走到一半,突然,树林中飞出来一根绳索!
速度之快,可见对方是使了多大的劲儿。
只见这索套直冲着贺听澜的面门而来,他快速躲过,侧身的一瞬间抽出腰间软剑,一剑斩断了绳子。
一眨眼的功夫,八九个身手灵活的官兵就围住了他。
贺听澜定睛一看,这不正是在酒楼里要抓自己的那几个官兵?
于是他警惕地环顾四周,脑中飞速思考着对策。
对方显然是觉得贺听澜已经无路可逃,脸上露出势在必得的笑容,嚣张道:“小贼,快把逃犯燕晖交出来,我们就放了你。否则私藏罪犯,与之同罪!”
贺听澜冷哼一声,“都说了我不认识什么燕晖,你们找错人了。”
“还敢嘴硬?!”官兵头子怒喝道,“兄弟们,给我上!”
包围圈骤然缩小,贺听澜立刻一跃而起,踩在其中一个官兵的脑袋上,腿部用力一蹬,借力蹿到了高处的树枝上。
趁着底下的官兵还没反应过来的功夫,贺听澜从腰间挂着的小口袋里掏出一颗弹丸,朝官兵们的方向扔去。
其中一名官兵眼疾手快地挥刀劈向弹丸。
“嘭”地一声巨响,弹丸就这么在空中炸开。
一团浓浓的烟雾瞬间散开,呛得官兵们连连咳嗽,眼泪鼻涕一大把。
“咳咳……这什么、咳咳、东西啊!”
贺听澜趁机连忙逃走,可谁知那官兵头子早有准备,竟然在贺听澜逃走的路上设置了一个机关,一张网从天上骤然掉落。
然而好巧不巧,这机关贺听澜最熟悉不过了。
打猎必备!
于是贺听澜手持软剑,腾空而起的一瞬间转了个圈。
剑刃将网子划开一圈,弄出一个洞来。
贺听澜从洞中轻松脱身,转身就跑。
然而他还是低估了官兵头子的反应速度。
就在贺听澜扔弹丸的时候,官兵头子就已经有先见之明地掏出一块手帕,捂在了眼鼻处。
手帕隔绝了大部分的烟雾,于是官兵头子并没有被影响到。
此人听声判位的能力极其高超,隔着浓浓的烟雾将一块石头扔向贺听澜。
贺听澜只觉得身后一股凛冽的冷风直奔着自己而来,于是迅速侧身躲过。
然而还是没能完全躲过去。
那块石头本来是冲着贺听澜的后脑勺而来的,这下正好砸中了他的左肩。
贺听澜顿时感到一阵钝痛,随即一个踉跄,差点被地上的石头绊倒。
可是他管不了那么多了,捂着左肩慌忙逃走。
现在不能按照正确的路逃走,否则把官兵引到无名寨就麻烦了。
既然这些官兵在苍梧城里抓他,那就说明他们并不知道贺听澜,或者是说燕十三,真正的住处。
只要在路上把他们甩开,无名寨就还是安全的。
贺听澜琢磨了一下,要想不留下脚印,彻底甩开官兵,还是得走水路。
于是他趁着官兵还没追上来,一个猛子跳入河水中。
开春的河水仍旧冷得刺骨,贺听澜在跳下去的一瞬间就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呼……
好在贺听澜小时候贪玩,经常嬉水,练就了一副潜水的好本事。
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贺听澜在水下一路摸索着游到了对岸。
等他爬上岸的时候,回头一看——
好家伙,那几名官兵站在对岸的河床上,急得干瞪眼。
嘿嘿,成功!
贺听澜在心里为自己欢呼一声,然后冲那些官兵高声喊道:“跟你爷爷斗,还太嫩了点儿!”
喊完话,贺听澜丝毫不理会官兵们冲他破口大骂,脚步轻快地跑走了。
官兵们开始渡河的时候,贺听澜已经躲进了一处隐蔽的灌木丛中。
他方才此举纯粹是为了迷惑官兵。
因为要去无名寨根本就不用过河。
贺听澜藏在灌木丛后面,亲眼看着官兵们废了半天的劲、终于过河了之后,他又悄无声息地游了回去。
一想到这些蠢蛋官兵好不容易过了河,又发现把人给跟丢了,那个表情一定很精彩!
贺听澜忍不住乐起来。
好不容易甩开了官兵,贺听澜找了个隐蔽的地方将衣袍拧干,也不顾湿答答的布料贴在皮肤上溻得难受,迅速朝着入云峰的方向跑去。
一路上有惊无险,总算是安全回来了。
这个倒霉催的燕十三,到底在外面惹了多少麻烦?
连隔壁县的官兵都追上来了!
贺听澜一边爬山一边自顾自地嘀咕。
怪不得呢,燕十三一看就是正儿八经读过书、习过武的人,怎么可能就叫“十三”?
讲究人家不会给孩子取这么草率的名字。
原来他叫燕晖啊。
不过在思考燕十三的事情之前,贺听澜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回到自己房间之后,贺听澜从油布袋里面拿出来一张薄薄的纸,摊开放在桌子上。
油布袋防水性极好,纸上的图案并没有被水晕染开。
之前贺听澜独身前往苍梧城寻找燕十三那次,燕十三情急之下曾叫过他“少盟主”。
当时贺听澜还一头雾水,不知道这个称呼从何而来。
可经过了孙大爷那件事之后,贺听澜便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燕十三说的……不会就是清河盟吧?
于是贺听澜让孙大爷将清河盟的标志图案画了下来,打算带回去仔细研究。
若是自己的母亲和师父真的是清河盟的人,那么他们留下来的遗物当中或许会有相关物品。
贺听澜熟练地打开盒子上的机关,只不过里面的东西却还是那些。
他已经翻看过无数遍,都只是些琐碎的日常用物。
可是娘为什么会如此用心地把这些东西存起来?
还专门弄了个这么复杂的机关?
贺听澜不信邪,于是他将盒子里的东西一股脑都倒在榻上,捧着盒子端详。
这是一个做工十分精美的盒子,上面刻着繁复的纹路。
贺听澜觉得这些纹路有些诡异,却又说不出原因。
和孙大爷画下来的清河盟的标志图案也不一样。
于是贺听澜接着摸索,突然,他摸到了一块不一样的地方。
盒子内侧的底部好像有一块是松动的!
贺听澜顿时来了兴趣,他猛地坐直了身体,小心翼翼地伸出一根手指,戳了戳那块松动的地方。
盒子底部的纹路突然变了!
贺听澜心跳加速,继续试探着。
他发现这部分木板其实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像是很多块造型各异的木块拼接而成。
于是贺听澜将盒子翻了过来。
从侧面看,盒子的底部很厚,约有一寸半。
而其他五个面却只有半寸那么厚。
贺听澜心生疑窦,他轻轻敲了几下盒子的底部,发现声音很空。
有夹层?!
真是奇了怪了,以前怎么从来没发现呢?
于是贺听澜连忙将一盏烛台端到桌子上,将盒子凑近了烛光。
在发现底部可以移动之后,贺听澜第一反应就是对照着清河盟的图案,看看能不能拼出来一个一样的。
图案的整体是一个圆形,里面的纹路则是一笔画成。
左侧勾勒出几簇火苗,线条流畅柔和。
纹路渐渐朝右边延伸而去,形成了水纹,呈现出波浪流动的感觉。
然而整个图案的水和火并不矛盾,而是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贺听澜又想到孙大爷唱的那首童谣——
绿水悠悠绕青山,火光点点照人间。
原来清河盟的图案就是从此而来。
于是贺听澜一点一点地移动着盒子底部的木板,逐渐拼凑出了“水火交融”的图案的样子。
就在他将最后一块木板挪到正确的位置时,“咔哒”一声,底部的木板裂开了一条缝。
贺听澜连忙将木板撬起来。
果然,这下面还有一个空间!
只见盒子的夹层里放着一沓纸,应该是有很多年头了,纸张早已泛黄,边缘处也卷曲着翘起来。
他能闻到一股淡淡的陈旧木质气味,还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草药气息。
贺听澜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将里面的东西拿出来。
最上面的那张纸被折了好几折,贺听澜将它展开后,发现上面整整齐齐地写着人名。
只不过贺听澜对这些名字十分陌生,旁边也没有个什么标注。
正当贺听澜摸不着头脑之时,他突然眼尖地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燕晖。
贺听澜顿时倒吸了口冷气。
怎么会是燕十三?
贺听澜又将这份名单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试图找到其他熟悉的名字。
可惜没有,将近二百个人名当中,只有“燕晖”这个名字是贺听澜熟悉的。
于是贺听澜又拿起另一张纸,展开后却令他大吃一惊。
因为这上面是阿娘的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