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出门之前,我趴在沉睡的辣条耳边,说“一会儿带你去奶奶家”。辣条猛地弹射起身,跳下沙发蹲到大门口。
穿好衣服出门,这小子在小区门口第一棵大树坑里解决完个人问题以后,一猛子拽着我往前奔。路上的标记他也不闻了,看见其他小朋狗直接绕着走。
走到路口,不到一分钟的红灯他都等不及,吱吱扭扭想继续前进。发出的声响之洪亮,惹得前方两个同样等红灯的小姐姐纷纷回头,一边指着辣条,一边彼此耳语,然后眯眯乐。
终于被辣条拽到奶奶家,奶奶拿出了吃了一半的香蕉,切了一半的苹果,开了一个星期的饼干和年货香蕉干来款待辣条。
我手也不干净,奶奶就站在我一米距离以外拿着饼干袋子,一会儿给辣条扔一块儿,一会儿往我嘴里塞一块儿,我俩就这样交替着干掉了奶奶吃腻了的促销装。
话说奶奶对辣条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了,还记得辣条第一次上了奶奶家沙发以后,前脚我带着辣条刚走,后脚奶奶就把沙发套拆下来洗了。
在奶奶家呆了一会儿,呆到把奶奶的剩货儿都消灭干净,我俩就回家了。回家的时候他走得那叫一个慢啊,又是嘘嘘又是噗噗,又是和小狗骂架又是和陌生男人发狠,悠闲极了。
如果用吃饭速度来类比的话,回家他“细细品味”,慢得一塌糊涂,去奶奶家他“狼吞虎咽”,恨不得一口吃成胖子;
如果用三国演义来形容的话,回家我“三顾茅庐”,“走吧”“行啦”“干嘛呐”是我最常用的三个句子,去奶奶家他“尘头大起”,恨不得一只狗搞出万马奔腾的架势,自己掀起一阵尘土,再自己甩着小尾巴挥开;
如果用乐理知识来让这个过程更生动的话,回家的脚步声是四分音符,时而mp(中弱),时而pp(很弱),去奶奶家的脚步声就好听多了,那家伙,均匀的十六分音符,哒哒哒哒、哒哒哒哒,清脆坚定。
哼哼,这个馋嘴的小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