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果冻小说网 > 第一性 > 第10章 起色

第10章 起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两姐妹很兴奋,铺开地图凑在一起讨论目的地。

海的那边是什么?从一起站在山巅眺望金色海平面的一刻开始,她们心中的潮浪声就从未平息。

小一扮作男人带着妹妹们迁居,以同等身份对峙凝视、骚扰、犯罪。

尽管如此,她们的组合仍受排挤。小一对两个妹妹很关注:对女性的犯罪尤其猖狂。

暴力冲突等恶性事件在落后区域高频发生。她们起初只支付得起混乱区域的房租,每到夜晚关门闭户,握着武器警惕一门之外的械斗。

不论在哪,小一扮作男人都比妹妹更快得到工作得到更高薪水,受到方方面面的偏爱和拥戴,被经济和文化赋予强权。

小一起初坚持留给妹妹们作为女性的生活,这是她所渴望却没有的。但在她们弱小时,女性的生活不由她们自己定义和把握,而是作为社会要求的女性生活。

身份所绑定的是千百年经过实践证得的可行经验,她们的对手是女性身份后数辈联手或无所觉延续的积淀封控。

彼时女性之于她们,像被压在淤泥下的荷花种子,像和沙砾混合在一起尚未提炼的真金,还需要经历无所拘束的冒险和鲜血。

再次因女性身份被当作不必向面对男的一样克制,软弱可欺的犯罪对象,小七凶狠反击。

她没有暴露行事痕迹,但对这种生活感到荒诞。

她让小一失望了,三人扮作男人生活。对小七来说,重要的是她们得到男人一词背后意味的成长资源,还有吐掉其中对女性的有毒成分。

一些年过去,她们走过不少地方,换过几轮定居地,最终安居在女性人口相较多,治安相对稳定、文明程度更高的边陲小镇。

小镇中心,街边一家兵器铺里,路人常能透过门户,看到一名在锅炉前抡起臂膀打铁的青年。

小一此时十七岁,兴趣使然,有曾经在铁铺做学徒的经验和底子,在街边盘了一家铺子,日复一日锻造周围居民所需的武器、农具等一切刃械。

她的店铺在周遭闻名。手艺扎实、价格公道是生意;会使各式武器,武力强大且为人正直、对赤贫者免单,是本领和原则。

她们搬家来,为这座平静闭塞的小镇增加了茶余饭后的新鲜谈资。

一股水从衣物上溅落,河边大娘一边拧转衣服一边说:“这家人都好,尤其是老大,优秀着呢,要是我家娃娃像他一样有本事立得住就好咯。”

上游洗着蔬果的妇人用手背揩脸,“要我说他家老二有谱。平时不爱说话,再复杂的要求不用多说就把东西备齐整了,没出过差错。

老见他在不同地方,在纸上写写画画。凑过去看,草线图有模有样的,还教我,可惜我啥也不懂哦。”妇人手一挥,“嗨,他们家老三那些新鲜玩意多半来自他。”

“你们都不懂,你们说的老三最厉害,她能带我们卖出好多好多东西!”小女孩挺起胸膛。

话语刚落,她妈妈弹水打趣她“知道你们关系好。”女孩捂着脑门,“哼!”

但话又说回来,这家老三从小挨家挨巷串门,嘴巴一张把人哄得心里熨贴、眼睛一转就知道在打什么古灵精怪的主意;春夏秋冬都有经典和时兴的新鲜玩意卖……她家女儿跟着他也混上了有糖吃,有钱分的童年。

真是神奇的一家。

对她们搬来这个边陲小镇最满意的是邻居,因以她们为中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

--

今天也被很多人议论的三人回家,卸下装扮坐在毛毯上反思总结。

她们的事业一开始都遭遇过很多绊脚石。各异的客户、砸招牌的竞争对手、跑路的供应商、不受控的天灾……

但再艰难的时段,三姐妹互相支撑也就这么过来了。

随着长大,此时的身份和地位使她们可以挑选代表自己的“名片”:拥有姓名。

小一成为赫斯珀里得斯,小七成为漠提斯,小八成为阿塔兰忒。

三人的名字成为小镇中隐形的商标,饭桌上的沟通和信息整合也已经成为习惯。

她们习惯了在外面无所约束,习惯大口呼吸、习惯大敞开腿的健康坐姿、习惯自然说话的自然姿态;饭桌变成每天增进了解的讨论席。

--

赫斯珀里得斯和漠提斯在出门在外的岁月里为果腹掌握了做饭,轮流下厨;阿塔兰忒不喜欢,则只需平等承担起饭后清理的义务。

在她们看来,女性没有做饭与以此类推的第二性辅佐天职。

精致餐食、重大庆贺是家人为彼此付出的真心;但这不将女人与厨房绑定,当且仅当证明她们具备爱的宝贵能力。

付出是人格高级、情感丰沛的独有特征,但仅限于此。

社会再生产,维系和恢复劳动力,大多由女性承担。被划归为社会生产的暗面,它不计入国民生产总值、不具备显性经济价值与经济地位,昏因结束时的家务补偿几乎于极贱卖劳动,成本无存。

社会生产如何定义?现有社会再生产如何转稼为女性隐形劳动?女性经济地位与家庭地位如何存在抑制?似乎是桌面上悬而未决的议题。

只是再狡猾的结构,她们也会抓住机会不再陷入循环。

偶尔听姐姐们谈论起母亲和过去的生活,阿塔兰忒会安静倾听。近而遥远的故事,如裂隙白驹一闪而过。

赫斯珀里得斯和漠提斯各自坐着打量这个从权力、金钱、陪伴里培养长大的孩子,看着由她们灌溉血肉的女儿。

--

在积累初步资本以后,她们开始考虑更多想要做的事。

有需求就应该有供给。

任何被划为女性的活动场所,常被漠视其中的改良需求。

家务是正式劳动,是不可缺少的社会再生产,其次是一个家庭所有人可以参与的活动。

比如,她们一致认为,厨房作为高频劳动场所,地处偏远远离核心活动区不合理,冰块摆放和散热都不被遍及更是极其不合理的。

同时,厨具与相应配套落后使得食品加工低效且必须接触大量脏污。

在数量不多的女性打定主意为自己提升生活质量的家庭,她们进行了改装和推广。只是此时所有人依旧缺乏话语权,需求也仍然被视作小众。

没关系,从工具开始,将她们从重复的去能力化劳动中解脱出来。

如何做挖掘女性需求的商人?

如何对社会改革施加影响?

怎么更新基础生产方式?

她们会解决这些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