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果冻小说网 > 鹅黄上柳条 > 第59章 又添冬衣

第59章 又添冬衣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铺子开张那天,隋言意已经离京了,只把灰雀留了下来供纪娍差遣,纪娍见灰雀一整日都抱着剑站在店铺门口的样子实在是让人心烦,索性就把他的剑给没收了,让他明日开始到店里来打下手……

“这个里面是椒盐味的,三钱一份,四份是一两银子,每份的重量是一斤,剩下的红枣、菊花还有绿茶都是四钱一份,三份是一两银子,也是每份一斤。”纪娍一边说着一边带着灰雀去后院看了库房:“前面铺子里要是没货了,就去库房里搬。”

交代完这些,已经酉时又一刻了,纪娍看着墨色逐渐浓重的天空,突然就想起来自己与吴家布庄的东家还有约,于是就立刻出了门。

洒金街上的吴家布庄与纪娍的铺子只隔着两个路口,不过几十步的距离。

布庄的东家一见到纪娍就笑脸盈盈:“娍妹妹,你可算是来了,”吴东家一边说着一边迎了上来:“临近年关,买布的人也多了起来,这三五日里攒下来的碎布比之前半个月的都要多。”

“这几日一共送来四匹染坏的棉布,等下你也一并都带去,每匹我只收你两钱银子,再算上那堆碎布……你一共给我一两四钱就行了。”

“才一两四钱?”纪娍的眼睛都亮了,她赶忙掏出腰包去结账:“多谢吴姐姐。”

“娍妹妹,我早就想问了,你买这么多布做什么?”

“做棉衣和棉被,许许多多的棉衣和棉被……”

纪娍一边说着一边把那四匹棉布抱在了怀里,吴东家见状就立刻上前将那一大包碎棉布挂在了纪娍的手腕上:“今日似乎重了许多,还是让我铺子里的伙计帮你送过去吧。”

吴东家刚要开口喊人,纪娍就把她拦住了:“吴姐姐,现下一百斤的瓜子我都能扛得起来,这些更是不在话下。”说完这些,纪娍就同吴东家作了别,回自己的铺子里去了。

纪娍“左拥右抱”着棉布回到铺子里的时候,李至正在清扫店铺,他见怪不怪地接过了纪娍手里的那一大袋碎棉布:“棉花买了么?”

“还没呢,年前怕是来不及了,不过我已经同吴东家说好了。”

“过年回来,她会带着我去一趟她东昌府的老家,到时候可以多买上一些,而且会比年前便宜许多。”

“买好了就在东昌府找间镖局直接送到太康府四全县兰儿姐姐的成衣铺子里去数量和”

纪娍已经开始为两年后的那场雪灾做起了准备,她把那些用来取暖的棉衣棉被安排在了第一位。

只因药柴、粮食那些都是不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去进行二次加工的,可棉衣和棉被这些不行,所以得提前准备。

因此纪娍自从来京之后就开始到每一间布庄里面去搜集碎布、染坏或者是绞坏的布了,这些布的价格便宜且依然具备保暖的效用,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太康府十二个县一共有八千六百人左右,十五岁以下的有三千三百左右,六十岁以上的有五百多,十五岁至五十九岁的不足五千。

两年后的那一场雪灾所波及到的有三个县城,纪娍和李至家所在的万安县,兰儿姑娘她们所在的四全县以及四全县旁边的齐原县。

这三个县城的人口总共是两千一百不到,十五岁以下的有八百多人,六十岁以上的有一百人左右,十五岁至五十九岁的有一千多一点……

这样算起来,做出两千五百套棉衣和棉鞋还有一千三百张棉被就绝对够用了。

这些日子她搜集起来的染坏的棉布已有一百五十多匹。

一匹整布长三丈二尺,能给四个五岁以下的小孩做一套棉衣和一双棉鞋,能给三个五岁以上十岁以下的孩子做一套棉衣和一双棉鞋,能做出两套十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孩子的棉衣和四双棉鞋。

她这些日子买下来的那些够给太康府四百多个十岁以下的小孩子做一身棉衣和一双棉鞋,扛回去的那些碎布全都拼出来也差不多够做三百来张被子的。

明日,她要雇几个脚夫,再找个负责运输的商帮,出钱让他们把这些布都送到太康府四全县,送进兰儿姑娘的铺子里,等明年春天,棉花一买,她们就可以开工了。

纪娍心里明白,只靠着她一个人在京城的布庄里搜罗当然是不够的,所以她这趟回去还要去拜托兰儿姑娘,让兰儿姑娘在太康府里也帮着找一找。

兰儿姑娘做成衣,少不了和那些布庄打交道,找布料这种事情想来是要做的比她好的……

店铺开张的第二日,依旧是客如云来,还有许多是昨日才来过今日又到铺子里来的。

李至看着那几个一大早就来排队的面熟客人,忧心忡忡地向纪娍问道:“娍儿,那几个人昨日才来过,怎么今日又来了?莫非是他们觉得不好吃,找上门来了?”

纪娍抬起头看了一眼队伍里那几个伸长脖子在等着的客人,冁然一笑:“不会的,若是找上门来的,此刻必是气势汹汹地站在我们面前,而不是去排队。”

“想必是他们回家尝了,觉得好吃,就想再多买一些回家。”纪娍时常觉得瓜子是这世界上最奇怪的东西,小小一粒不知有什么魔法,让人一颗接着一颗停不下来,时常一不留神袋子就见了空。

所以在她看到看到那几位客人在队伍中翘首以盼的神情时,她就知道那些人今日是来干嘛的了。

也正如她所料,那几位客人今日来都是十包起步,李至和灰雀跟个陀螺一样围着他们几个忙得停不下来……

傍晚,店铺里没有那么多客人的时候,纪娍带着灰雀出去了一趟,找到了姑祖母纪媤为她介绍的脚夫和商帮,她先带着脚夫到家里把自己积攒下来的那些棉布和碎布都搬到了商帮安排好的车马上,又亲眼盯着他们出了城才安心。

这趟之后,她心里便松快了许多,要不然总是想着那么多棉布该怎么带到太康府去。

前几日她为此还食不知味的,姑祖母纪媤发现了她的异常,便找她聊了聊,得知之后就把自己常常合作的脚夫和商帮介绍给她了。

如此,她和李至今年过年回去时便可以轻装上阵了,车马也能跑得快些了。

不知不觉间就进了腊月,纪娍的铺子开张已经整十日了,她那两千斤瓜子也已经卖出去四分之三了,估摸着再有五日就可以准备回太康复的事宜了。

这日搬货时,李至的衣服不小心被勾破了,纪娍打算带他去买几件新的,可那男子的衣物她也不太懂,于是就带着李至去了相隔不远的严记。

那严记成衣铺子与纪家茶楼还有纪娍的金花瓜子相隔都不远,她与那成衣铺子的店主也是早就认识了,那里面的店主是一位头发花白的和蔼老媪,一见到纪娍就喊她“娍丫头”,和红石村那些人喊的一样……

“娍丫头,二小子,你们今日怎么有空过来?”

“老板,我今日是带着李至来买衣服的。”

那位头发花白的店主捂着嘴笑了笑:“这丫头,说了多少次喊我声姑祖母就是了,我与你姑祖母年纪相当,关系又好,还担不起这声姑祖母了?”

“担得起,担得起,”纪娍一边笑着一边搀着她的胳膊往里走,“可我现在是顾客,若是喊了这声姑祖母,等下我那件衣服,您还能收我的银子么?”

“不收就不收,别说是一件了,就是两件十件我也乐意给。”

“娍丫头想买什么衣服?后面的成衣妇新做了淡紫色的锦缎长袄裙,领口和袖口镶着兔毛,衣角和裙边绣着梅花……”

“淡紫色?”纪娍不由得惊呼了一句,之后才记起自己今日是来给李至买衣服的,便不好意思地清了清嗓子:“老板,今日是给他买衣服的。”

“二小子?”和蔼的老媪边说着边扫了李至一眼,然后取来一件砂绿色的素面圆领袍和一件墨色小袖短衣加半臂。

李至接过了那套墨色的去试了试,既合身又好看,便打算买这件,可纪娍见那件圆领袍也不错,便催着李至也试一试。

待李至穿好衣服出来之后,纪娍瞬间便觉得“人靠衣装马靠鞍”这句话说得真对,李至的肤色不算白净,可这砂绿色却莫名非常衬他,衣服的料子好,做工也精细,尺码也刚好合适,穿在身上便让人越发挺拔和显贵。

纪娍忙不迭走上前去帮李至理了理领口和袖口,而后无比满意地称赞道:“李至,你这样子看起来与那些世家公子没有什么差别……”

称赞的话还没说,李至的脸就红了,他急忙退回去换上了来时那件破衣。

严姓店主笑吟吟地在一旁接腔:“娍丫头这话一点儿也不假……”她一边说着一边又看了一眼纪娍和李至,然后好奇地问道:“二小子,你可是与我们娍丫头同岁?”

“嗯,比她大三个月。”

“是么?这么说来,我们娍丫头是妹妹。”

“我见她带你来买衣服,还给你理袖口,还以为她是姐姐呢?”

纪娍付完帐回来,就听见这边正“姐姐妹妹”的,她立刻开口道:“我怎么就不是姐姐了,我的年龄……我的心理年龄比他大多了。”

“在这里,每人懂你那个心理年龄。”李至接过衣服,跟在纪娍身后准备离开,却被严姓店主拦了下来:“你付了钱了,这下喊我一声姑祖母总行了吧。”

“行,怎么不行?”纪娍笑得牙不见眼,凑到她身旁乖巧地喊了声“姑祖母”。

“好,好。” 严姓店主伸出手拍了拍纪娍的头,笑得愈发慈祥,她走到柜台后面拿出一个包裹,打开来里面就是她之前说的那套浅紫色的袄裙:“这是你姑祖母给你的。”

“不……不……我不能收……”

“不是我这个姑祖母,是门口的那个。” 严姓店主指了指门口,纪娍回头去看,只见纪媤正站在那里,她笑着走进来,指着严姓店主,嗔道:“你这个老婆子真有意思,惯爱让别人的孙女儿喊自己祖母的,你自个儿没有孙女儿吗?”

“多一个孙女儿就多一份福,谁还会嫌弃自己的孙女儿多呀?何况是一个这么乖巧聪慧的?” 严姓店主边说着边拿起那套衣服递给纪娍:“快去试试,看看合不合身。”

“这料子可是好料子,是你这位姑祖母好不容易才买到的,送到我这里来让我给你给你做套衣服的。”

纪娍穿上新衣服出来的时候,外面那几个人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纪媤一边给她理着额前的碎发,一边不住地感叹:“我纪媤的孙女儿真是好看,跟刚从画里面走出来的一样……”

“真是好看,我严帆的孙女儿真是好看。” 严姓店主转身拿过来一对棉鞋,鹅黄色的,里面填了厚厚的棉花,她把鞋子塞到纪娍的手里,喜道:“这也是姑祖母送你的,不过,这位姑祖母姓严……”

纪娍有些为难地看了纪媤一眼,纪媤笑着对她点了点头:“收下吧,你方才已经叫了她一声祖母了,这本就是她该给的。”

说罢,纪媤转头看着严帆,忍不住笑道:“都这么多年了,小孩儿性子一点儿也没变。”

“还说我呢,你不也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