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迷惘。
说他很想当一个作家,但从小到大好像做什么都做不好,看不开。
他看过很多书,说什么有一句话是“活的通透了,心却不够硬,于是这是痛苦的开始”。淮枝说他不仅心不够硬,活的也不通透,追名逐利,在意别人的看法。
赵堂不理解,觉得淮枝一个拿双学位的硕士,为什么会这样看待自己,但后来想到自己的过去,心觉人都是复杂的,便学着去理解。
不需要理解了,便倾听。
人的生命里会出现很多人,走走停停,赵堂后来有幸和淮枝联系频率最高的朋友。
他发现淮枝是个心思很重的人,他知道自己是个消极的人,并对此耿耿于怀,有一次赵堂和他说自己很久前看过一本书,书里的人美好到会让他自惭形秽。
淮枝就联想到自己了,他不该这样,但控制不住,想到自己写的故事总是怨男怨女,没一个是让人看着舒服。
他和赵堂说大概作者也是很好的人,才会把一部分的灵魂放进故事。
他说:“我真希望自己个能够给别人带来美好的人,没有人会愿意看残酷的东西。”
赵堂当下没回。
之后去了一家店买东西,排着长队,身后一人突然上前,说自己要赶车,能不能先让她付款。
赵堂没买东西,付钱的只是淮枝,而他偏头过去,淮枝已经应允了那人。
于是赵堂说:“你这不是会给别人带来美好吗?”
淮枝便呆住,在那一刻乌溜溜黑而圆的眼睛涌出些什么东西——不敢言。
两人能成为朋友,说明性格上其实是相似的,赵堂虽没听到淮枝说什么,但也明白自己那一句话大概是说到对方心坎里了。
他十分不好意思,没想到自己一句话会让别人心潮澎湃,也没想到自那以后,淮枝便彻底亲近了他。
不过淮枝的男朋友却不怎么喜欢赵堂。
赵堂是不知道这点的,但淮枝却为此和万文宣吵了好几次。
万文宣觉得淮枝不该和赵堂这样有案底的人来往,甚至两人第一次见面也够惊险,质问淮枝怎么会这么天真,陌生人问他要钱,他真就想给了。
“你还想去取钱,脑子都去哪了?万一是骗子呢?”
“他不知道你家具体在哪吧?马上和他断了。”
淮枝不听从万文宣的话,觉得他对赵堂有偏见,异国恋那会儿发觉对方不喜欢他后,便没在万文宣面前提起赵堂,瞒着对方,让他以为自己已经和赵堂没有来往。
直至分手,万文宣搬来澳洲——淮枝在对方面前提过赵堂一两次,但或许因为当时俩人还玩着“房东与租客”的过家家游戏,万文宣不是他的前男友“项云声”,便没在他面前讨伐过赵堂的不是。
可惜淮枝这几天回国,大意了——和万文宣提了一嘴自己要和赵堂见面。
万文宣这张嘴便不饶人:
“你为什么非要和一个留有案底的人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