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城瘟疫扩散的事情很快传入燕京,紧随其后传来的是整个临城沦陷的消息,此事十分棘手。
临城是夏国的富庶之地、经济大城,国库不少收入来自于临城,一整个临城都沦陷,势必会影响临城的经济。
这是李复急于解决此事的最主要的原因,毕竟是令人谈之色变的瘟疫,一个不小心没准就丢了命,这对于不少官员而言算是个烫手山芋。
各朝各代经过了不少次的疫情,就算当时研制出了治瘟疫的药,但下次再碰上又没用了,又需要重新研制。
研制治疗瘟疫的药还需要个过程,而且也并不能保证这药一定能研制出来。
先皇时期便有一次,到疫情结束都没能研制出来。最后是一整个县的人都死了,尸体也都烧毁了,这才结束了那段人心惶惶的日子。
有些老臣还经历过那段时期,前去救灾的官员除了零星几个坐于后方的还活着外,进入县内救灾的全死了。
那时对瘟疫束手无策的阴影还笼罩在他们头顶,大殿之内一时静默下来,无人敢说话。
经过一番挣扎之后,大理寺卿魏少华不顾自己老师的眼神劝阻,毅然决然地出列上前。
“回皇上,臣愿前往临城救灾,请皇上给臣配备一支太医和民间大夫组成的医疗队伍,还有一些救灾必要的相关物品,臣即刻就前往临城。”魏少华铿锵有力地说道。
“好,魏爱卿深得朕心。”
随后,又一个官员出列,“皇上,臣也愿随魏大人一块前往,辅助魏大人救灾。”
只要有人站出来领头,便总会有人响应。
官场之中并不只有明哲保身的官员,亦有像魏少华这样一颗丹心为国为民的臣子。
第二个官员响应之后,接二连三又出列了不少官员,站出来的官员名单同顾辞猜测的差不多。
既然有人愿意站出来接下这个烫手山芋,李复立即下旨。
眼见事情就要敲定下来,太子挣扎了一瞬,也出列上前,“父皇,儿臣也愿前往。”
他一开口,立刻便有大臣跳出来反对,“不可,太子乃是储君,怎可冒险前往疫城?”
反对的声音比刚刚出列的官员还多。
“父皇,儿臣虽是储君,但儿臣首先是父皇的臣子。父皇为此事担忧,儿臣身为父皇的臣子,理当为父皇分忧。”太子这话算是说到了李复心里去了。
“现在整个临城都被封锁,百姓被关定然恐惧,便会想要逃出临城,引起骚乱。若儿臣前往,一来可彰显皇恩,表明父皇对此事的重视;二来也可鼓舞安定人心,让百姓知道儿臣与他们共进退。”
反对的声音依然有,但李复已经被说动了,沉默了会儿正要答应,殿外传来通禀。
“皇上,五公主求见。”
“小五?”李复皱眉,“她来干什么?这里可不是她能胡闹的地方,让她回去。”
“皇上,五公主说事关临城瘟疫一事,还请皇上召见。”
李复默了一瞬,“带她进来吧。”
“是。”
在场的大臣对于突然求见的五公主感到意外,彼此间眼神交换,互相窃窃私语。
实在是这个五公主的身份敏感,她是已逝兰贵妃的女儿,而兰贵妃的外祖就是他们曾经的同僚——叶大将军。
可后来叶大将军谋反了,而五公主虽是天子血脉,但……曾外祖谋反这件事像是个烙印打在五公主的身上,她的存在本身就很尴尬。
要不是皇上突然又想起五公主并且十分喜爱,他们只怕都要想不起来这个人了。
在场的大臣几乎都是第一次见五公主,有几个在宫外见过,但也只是远远地看到过。
不少人好奇地悄悄打量进来的李青宛。
李青宛不卑不亢,坦然接受众人的目光。
“真的好像兰贵妃啊。”有人忍不住低声说道。
“儿臣参见父皇。”李青宛行的是臣子之礼,这一点取悦到了李复。
“小五,你说有关于临城瘟疫的事要说?”
“没错,儿臣请求跟随救灾官员,一同前往临城救灾。”
此言一出,在场其他官员都有些震惊。
“皇上,公主千金之躯怎能前往?”立即又有大臣跳出来反对。
太子指责道,“胡闹,你知不知道瘟疫有多凶险?那里不是你能胡闹的地方。”
【啧,这话说得好像宿主你多胡闹一样?】996忍不住吐槽。
【若是李紫嫣来了,恐怕就不是这种语气了。】
“父皇,儿臣没有胡闹。现在整个临城都被管控,若无人前去安抚人心,势必会有骚乱,那到时候前去救灾的大臣该如何管?是把作乱的百姓关起来还是直接以武力镇压?”
有大臣开口回答,“自然是要以武力镇压,以儆效尤。”
李青宛:“自古以来,处理疫情的方式从来都是将染了瘟疫之人隔离,若救不好便将人关到死,死后再一把火烧掉。这些百姓都是了解的,他们想要逃出去也能理解,因为他们觉得被关起来只有一个死,没准逃出去还有生路。”
“若是以武力镇压,势必引起逆反,困兽犹斗,更何况是人。既然最后都是个死,那就鱼死网破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要是闹大了后果不堪设想。”
另有大臣反对武力镇压,选择关起来,“都是陛下的子民,怎么能用武力镇压,万一控制不好伤到人甚至打死人了,只会伤亡惨重。还是单独关起来的好,比较保险。”
李青宛接话,“若是直接关起来,那些百姓是不是就会觉得无论他们怎么样都不会受到严惩,势必会千方百计逃出城。若真被他们逃出去了,到时候可就不是一城之危了。”
魏少华眼中闪过欣赏,开口提问,“那公主觉得应当如何处理?”
李青宛不疾不徐,“百姓需要一个精神寄托,一个可以与百姓共进退、共患难的人去抚慰安定人心,而本宫可以成为那个人。”
在场不少人看待李青宛的目光都变了,从一开始的好奇转变为审视。
“小五,这件事让皇兄去做就好了,你若有个什么意外,父皇得多心疼。”太子立刻说道。
李青宛反驳还不忘给太子挖坑,“皇兄乃是一国储君,怎可轻易冒险。此事由皇妹来做就好,知道皇兄爱民如子、心系百姓,但皇兄毕竟是未来的一国之君,乃是国之本。兹事体大,还请皇兄三思……”
百官立即附和,“是啊,五公主说得对,太子乃储君,万不可冒险。”
“皇妹若去了,定然会告诉百姓,父皇和皇兄的关心。彰显皇家之天恩、父皇之隆恩。”
太子心生不好,这字字句句只怕引得父皇起疑心。他悄悄看去,父皇果然面色不对。
正要说些什么打消疑心,谁知李复已经选择让李青宛去了。
【宿主,突然觉得你当绿茶很有天分。】
李青宛:……
事情很快敲定下来,李紫嫣听说了这件事后,反应很大。
“该死!”系统还在休眠中,她又被李芷柔针对分身乏术,导致她竟忘了瘟疫这件重要的事情。
后世史书中记载,由于李青宛在此次瘟疫中处理得很好,深受百姓爱戴,备受赞扬。回宫之后就被李复赐了“贤宁公主”的封号。
后来李青宛成为女皇,百姓的支持让她受到的阻力小了很多。
她怎么能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忘了,明明她已经让李青宛偏离了原本的人生之路,却没想到无意之中她还是拨乱反正走上了原本的命运轨迹。
可她不是穿越的吗?还是说后世史书中的女皇李青宛本就是穿越的?
“对,没错,就是因为对方有系统,所以才能在系统的帮助下做皇帝。”她也有系统,那么她自然也能当女皇。
可偏偏系统还在休眠,怎么都叫不醒。要不是脑海里熄灭了的光团还在,她都要以为系统离开了。
不管怎么样,这次瘟疫她也要去。
她还记得这一次临城瘟疫中,是一位叫什么林双的太医最后研制出了治疗瘟疫的药。
可惜系统暂时帮不上她,不然还能确认下。
事情的发展有些出乎意料,临城隔壁的襄城也爆发了瘟疫。是在李青宛刚出发不久后传入燕京的,太子没有放过这次机会,去不成临城便主动请缨去了襄城,最终如愿以偿。
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青宛有些意外,“我记得资料显示不是只有临城吗?”
【是啊,我也觉得奇怪。不过,资料也不能全信,之前关于原主的资料不就有出入嘛。而且宿主你已经改了很多了,没准是蝴蝶效应也不一定啊。】
李青宛却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都怪那个山寨系统,不然我还能查一查到底发生了什么。】想到那个山寨系统,996就很生气。
“等这个世界结束后,我回一趟总部。给你升级一下,省得下次还遇到这种被暗算的情况,还得我来救你。”
【真的吗?】996十分激动。
【可宿主你之前不是说,你那个傻逼上司不让你完成九十九个任务就别想回去吗?】
李青宛冷笑,“他马上就会被撤职,还能管得到我?”
【你怎么知道?】
李青宛轻扯了一下唇角,眉眼飞扬,“因为,总部的人现在已经知道我被调来了这个岗位,也就意味着她很快就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