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紧锣密鼓地开始写工作记录,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
果不其然,在下午大家即将下班的时候,青山报社破例一天发了两篇新闻。
古永祥出去买了第二份报纸回来,将报纸放在桌上。
“果然,第二篇报纸点名道姓,把小辞的名字刊登了出来。”
纪玲玲看了一眼时钟:“不到八个小时,还是下班的点。就算我们看到了新闻去准备澄清稿,纸厂那边也来不及印刷。”
“是啊,青山报社就是想让我们知道有这个亏,也要让为我们吃下这个闷亏。”季岳愤愤不平。
宋辞拿起报纸,粗略看了一下里面的内容。
【昔日婚约背后的秘密:求实报社知名记者宋辞的崛起之路存疑?】
这个标题起的倒是有几分她原来的那个时代的味道。
她顺着报纸内容往下看。
“宋辞和杨智文,曾在汴河村许下了相伴一生的诺言。然而,随着宋辞通过求实报社在青山镇声名鹊起,一切都变了。”
言语间充满了惋惜与指责,还在下面附上了两人多年前的合照。
合照里宋辞笑得害羞,身体却不自觉地歪向杨智文。
而杨智文站得笔挺,朝着镜头露出一抹得体的微笑。
两个人都格外的青涩,但从眉眼中不难认出是谁。
这张照片宋辞在她的房间里见过,是原主在杨智文考上大学时,和杨智文拍的一张合照,她也有一张,被原主好好地夹在了日记里。
原来这个照片杨智文也有一份啊。
宋辞并未多想,她接着往下看。
“就在宋辞崭露头角之时,多篇报道接连问世,可这些报道与杨智文此前撰写的未曾发布的初稿都惊人相似。稍加对比,便能发现诸多雷同之处。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刻意而为之的剽窃?”
紧接着下面就放上了她曾经刊登的几篇被爆卖的代表作,旁边放上了杨智文所谓的“初稿”。
逐段与“初稿”对比,乍一看还倒有几分道理。
可懂行的一看便知,所谓的相似其实都是胡扯。
但已经足以糊弄那些不懂行的大部分人了。
最后,他们也并没有下定论,说她抄袭了杨智文,反而是让镇民们去自己猜。
这个宋辞就不得不佩服对方了。
人最相信的东西,莫过于自己推测出来的结果。
不管结果是对是错,它都会获得推测者本人最大的信任。
纪玲玲和季岳也依次接过报纸来看,看完后他们都得到了和古永祥一样的结论。
这一战比想象中的要难打一点。
“不过也是有能够翻盘的机会的。”季岳点了点青山报社列举出来的代表作。
“我记得这里面有几篇报道是我和小辞去跑的采访,录音记录我还留着,明天我去约一家广播,选镇民们都在听收音机的点播出来应该能澄清不少。”
古永祥点头:“现在除了工作记录外,这个真的是唯一一个能够减少伤害的方法了。”
他抬头看了眼钟,距离平时的下班时间已经过去了快半个多小时了,拍拍手吸引众人的注意:“反正青山报社的报纸也出来,我们的工作记录一时半会儿也赶不出来,先下班吧。”
话音刚落,他们就听到着急忙慌的自行车声音。
循声望去,是苏然匆匆忙忙地骑自行车过来,匆忙间撞上了半开的铁门。
苏然满心焦急,手里紧紧地攥着刚刚在路上从报童手里买的报纸。
他们纸厂一向下班比报社早,他今天跟往常一样,下班后无视掉谢元昊的调侃,骑着车往报社赶。
结果在路上听到了报童喊着“求实宋辞的真面目,大家快来看看啊!”
虽不懂发生了什么,但他知道这是在污蔑宋辞,便花了钱把报童手上所有的报纸都买了下来。
看完报纸上所写的内容后,他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了宋辞疲惫无助的模样。
他顾不上刺骨的寒风,跨上车座,双脚用力一蹬,自行车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
一路上,冷风如刀子般割着苏然的脸,他却浑然不觉。
每当他经过报童和报刊亭,都会把相关的报纸都买下来。
他知道他这样做治标不治本,但这却是他现在唯一能做的。
这一停一买,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了。
等他赶到报社时已经比平时要晚上半个小时了。
自行车因撞到铁门而摇摇晃晃地保持不了平衡,苏然干脆从自行车上跳下来,把自行车丢到一边,步履匆匆地往办公室里走。
“小辞!”
却在进办公室的那一刻停下了,他不知道宋辞是否已经知道了。
如果不知道的话,他就先瞒下来。
苏然平复着剧烈的心跳,将手中紧攥的报纸背到身后,小心翼翼地看向宋辞。
“阿然?你怎么满头大汗的?”明明天气已经转凉,可苏然的额头和鼻尖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汗珠,向来整齐的衣领此刻歪七扭八的。
见宋辞面色一如往常,他暗暗松了一口气。
随之而来的便是疑惑,他已经晚到了快半个小时,怎么大家都还没有下班?
直到他在季岳手中看到一份一模一样的报纸,他眼中的不确定才消散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担忧与心疼。
苏然不再犹豫,快步走到宋辞面前,一把将她拥入怀中:“别怕,我信你。”
看来,他也看到了报纸。
难过会这么着急。
虽然从来没有担心过苏然会不信任她,但当她听到苏然说‘别怕,我信你。’的时候,心中莫名安定。
宋辞靠在苏然的肩上,回抱住他:“嗯,不怕。”
她想起来老大他们都还在,推开苏然,果不其然看到了三双带着慈祥和调侃的眼睛。
“好了好了,”古永祥看够了戏,打起圆场,“时间也不早了,快点下班吧,我要锁门了。”
......
自行车缓缓地往汴河村前行,宋辞坐在后座,感受着冷风拂过脸颊。
吹了一会儿后,她将被吹僵的脸埋进苏然的背后。
苏然微微僵硬了一下,默默挺直了背,能够挡住更多的风。
宋辞手抓着他的外套,发现吹向她的风更少了,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她轻声说道:“我没事,有老大他们一起应对,你也别担心。”
随后将他们的计划说了出来。
虽然苏然没有说话,但从他车篮里那一叠都快塞不下的报纸可以看出,他很在意这件事情会不会伤害到她。
苏然看着前面的路,心中的担忧却丝毫没有减少:“可是在工作记录出来之前,你依旧得遭受非议。”
他很想劝宋辞在家呆着,这样至少能不被流言蜚语所干扰。
可他知道,宋辞是绝对不会当一个缩头乌龟的。
唉。
苏然默默叹了一口气,心里对杨智文更加讨厌了。
“没事没事,反正身正不怕影子斜。我如果躲起来了,反而会更加坐实杨智文对我的污蔑。”宋辞说道。
“那你这些天,都一定要等我。不管是上下班还是吃午饭的时候,都一定要等我!”苏然强调道。
“你不用上班吗?”
苏然脸不红心不跳地撒谎:“我们已经放年假了。”
“这么好啊,提前十天放年假。”宋辞不疑有他,也没有反对苏然的陪同,“有你在我身边,我什么都不怕。”
苏然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心中更是坚定了不能让宋辞受到一点儿伤害的决心。
“不过他们这一次的陷害好幼稚啊,这些稿子都是我亲自去采访出来的,到时候那些被采访的人出来一发声不就洗白了。”
宋辞聊道,其实她下午在处理她的过往工作内容时就发现了。
她每一篇稿子都有相应的录音和记录,甚至有保留从初稿到终稿的修改记录。
只要发出来,她身上的污名就能洗脱。
那他们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我也想不出来,但我们还是小心一点比较好。”
从早上的预告到下午措不及防的刊登,苏然虽然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但他觉得对方一定还有所谋。
宋辞点点头,随即又想到苏然看不到,开口道:“我知道啦!对了,这事先别和我爸妈说,我怕他们会想太多。”
......
第二天,苏然载着宋辞来上班。
路上,平日会笑着打招呼的镇民少了很多,甚至有一部分人当着他们的面指着他们窃窃私语。
宋辞其实还想听听他们在聊什么,但苏然骑得实在是太快了。
明明路上人也不少,但她匆匆之间只能听到零星几个词。
“抄袭”、“婚约”、“不要脸”......
看来还是有不少人相信了青山报社的话啊。
宋辞怅惘地叹了口气,等这件事结束后,她得花多点心思在如何教镇民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上了。
苏然并不知道宋辞在想什么,他以为宋辞是听见了周围人的闲话而伤心。
脚下越发用力,转眼就到了报社门口。
“你既然已经放假了,要不就陪我在报社里呆着?”宋辞提议道。
苏然摇了摇头:“昨天有东西落在工厂里忘拿了,你等我一会儿,我拿完就回来。”
事实是他还没有和肖管事请假呢,这次直接一口气请到过年后吧,苏然想。
“哦哦,那你快去吧。中午我请你去吃面,我最近又发现了一家超好吃的面馆!”
苏然笑着点头,眼神中满是宠溺和喜爱。
与苏然告别后,宋辞步履轻松地走进报社中。
却发现办公室里的氛围并不是她所以为的那般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