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擦的简笔画我们已经擦了,不能擦的我们也提醒家长额外关注自己的小孩了。同时我也报告了上级,会专门成立一个调查小组,同时跟周边的村镇同步消息。”
早就该成立专项调查小组了。
都快二十年了才有明确的证据,不知道是人贩子们太厉害,还是这个社会太离谱。
宋辞在心里想,面上却半点不露。
因为这毕竟还是一个大部分人都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虽然他们青山镇和汴河村不是什么大城市,但因为地理原因,这边的人还是能够过着温饱的生活。
再往深处一点,往苏然的出生地走,就不好说了。
“咚咚。”敲门声传来,紧接着是一声隔着门的询问,“李正警官?您在里面吗?”
“在!”李正扬声回复道。
门被打开,是一名警员站在门口,他磕磕巴巴地开口:“李警官,有...有人找您。”
李正皱眉,起身一边朝门口走去一边说:“是谁啊?你怎么说话结巴了?”
靠近门口后,李正才知道为什么警员说话会磕巴了。
只见宋勋身着一整套军服,和阮丝迎站在一起。
而他们的身后,是四名身姿挺拔的军人,整齐列队排在走廊上。
军帽下,目光坚定地平视前方,眼神中透着不怒而自威的气势,让人不禁闭上嘴巴,视线聚焦在他们身上,内心腾升起一股敬佩之意。
走廊上的其他人都被这股强大的气势震慑,原本还在吵架的街坊邻居瞬间闭上了嘴巴,拉架的警员眼中满是羡慕与向往。
有的人则是呆呆地站在原地,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忘了自己是来干嘛的。
偶尔有警员抱着资料走过,也会不自觉地放轻脚步声,深怕惊扰到了他们。
李正看着他们,一时之间也忘了做反应。
反而是宋勋先开口:“李警官,他们是我的兄弟。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自发地想过来帮手。所以他们这一次不代表军队,只是作为普通百姓来帮助青山镇警局抓住嫌疑犯。”
此话一出,原本带着敬佩之意看着他们的镇民们,立马变成了赞赏的目光。
阮丝迎在一旁调皮地眨了眨眼睛:“李警官记得事情结束后给他们颁一个好好市民奖哦!”
李正哑言,旁的人不清楚。
可他再清楚不过了,怎么可能一下子来四个从未谋面的军人说想要帮忙?
定是宋上尉的主意。
上面成立专项调查组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选人和走流程。
所以他现在能用的人不多,而宋上尉送来的这四人,单从气质上就与众不同,给人一种实力不凡的感觉。
更不说宋上尉刚刚的那一番话,看似是在说明来意,实际上是在和不明情况的镇民们解释,还给了他们警察面子,不抢功劳。
“李警官,不如我们进去聊?”阮丝迎见李正一副傻愣愣的模样,忍不住开口提醒道。
李正回过神来,连忙点头,同时侧身让他们进来。
等所有人都进去后,他突然想起一件事,嘱咐还站在门口的警员:“如果等会儿求实报社的人来了,你直接带他们来这里就好了。”
警员点头离开。
宋勋进了会议室后,四位军人自动整齐地靠墙排成一列。
看着自家妹妹好奇的眼神,主动介绍道:“这是南州荣庆第十七师一团二营的白烨、白炫、梁正庭和洪旭彦。”
等李正进来后,宋勋开门见山问现在的进度。
李正把刚刚和宋辞苏然讨论的内容重新说了一遍。
“所以这上面就是你们汇总起来的路线图?”李正指了指桌上的地图。
宋辞点头,宋勋挥了挥手,白烨四人立马上前围住地图。
“看看能不能根据地图找出人贩子窝点的所在地。”宋勋下达任务。
众人研究了一会儿后,白炫最先开口:“这几条线路出现的先后顺序和具体时间是什么?”
苏然说了一个时间,然后李正把剩下的给补齐。
白炫一边听一边把时间写在线路旁边。
写完后,众人再次看向地图,却还是一头雾水。
“不管是顺着时间看还是逆着时间看都看不出来有什么问题啊?”阮丝迎说道。
李正也摇了摇头,他已经看了快一个上午了,都没看出什么苗头来。
苏然倒是指了指几个地方:“为什么这里明明隔的很近,但被发现的时间却隔了这么久?”
“难道不是因为只有那个时候巡查的警官才来到并且看到她吗?”李正说道。
“那她大可以直接去别的地方找警官,为什么一定要待在这里等?”苏然反驳。
李正也觉得有理,把重新又看了一遍地图。
宋辞也点了两个地方:“从这里到这里,在下午的时间会有摆摊的人,他们通常会把路给堵了大半,再加上路过的人和买东西的人,会特别拥挤,根本不可能在十分钟内就赶到下一个地方,除非走巷子里,但巷子七扭八拐的,不熟悉的人很容易迷路。”
有了时间作为辅助,再加上她这一年做记者走街串巷,她可以说是很熟悉青山镇的。
梁正庭看向宋辞:“这位女士,你还有其他发现吗?”
“什么这位女士啊,”阮丝迎笑着说,“这是你们宋副营长的妹妹。”
梁正庭立刻闹了个大红脸,支支吾吾地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宋勋一副无奈又见惯了的表情,白烨等人也不打算帮梁正庭解围。
最后还是宋辞给了台阶:“没事的,叫我…宋小姐就可以了。其他发现算不上,但也有几条路是类似的情况。”
宋辞一一指出,白烨等人也收起了看戏的表情,一个比一个正经。
白炫在地图上做标记,梁正庭面色严肃地认真听讲。
“基本上就是这些了。”宋辞收回了手,重新站直了身体。
梁正庭结果白炫手中的笔,精准地将几条线路圈起来:“一般,在发现了嫌疑人后,会在这个范围以及跟丢的这附近进行搜寻,再结合多次发现的线路,会把调查范围框定在这个区域里。”
李正凑上去看了看,确实没错。
如果仍然没有发现有效线索的话,在调查组成立后,他们确实会把这些地方列为重点搜查区。
随着梁正庭的圈画,原本错综复杂又乱如麻线般的路线渐渐清晰起来。
他们发现白姐的行经路线似乎在刻意避开一些区域,看似离得很近,但在搜寻的时候却不会列入其中。
最后,地图上剩三个区域是被白姐刻意避开的。
那三块区域在密密麻麻的线路和标记中显得格外突兀。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人贩子到底会选择哪里作为窝点呢?”宋辞总结道。
李正又开始犯难地抓了抓头发:“这几个地方虽然在地图上看上去小小的,可是里面住了好多户人家,如果一间间搜寻过去的话,不仅浪费时间,还会打草惊蛇。”
苏然将目光投向李正:“李警官,你作为青山镇的警察,应该会比较熟悉那些户人家是正常的,那些是不正常的吧?”
“这...”李正有些尴尬,“虽然我在青山镇长大吧,但当了警察后我就去了青凰镇,也是这半年多才调回来的,所以...”
就是不熟悉的意思,那宋勋等人更不用说了。
“这三块区域我平时也只是偶尔会路过,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清楚。”苏然也摇了摇头。
所以,整个会议室里就只剩下一个人了。
宋辞感受到目光的聚集,虽然她也才来了青山镇一年,可作为记者天天走街串巷的。
确实在这群人里面,她是算最了解的人了。
她没有立刻应下众人的期盼,反而问了个问题。
“你们对人贩子的人数和武力有想法吗?还有一般人贩子会选择在什么地方选择窝点?”
宋勋点头:“有的。他们的人数不会超过五人,甚至可能在三人以内。”
“怎么会?”李正第一个反驳道。
宋勋皱眉:“如果人数很高的话,他们的行为会更加放肆,而且不会选择阿兰这样的未知数去拐小孩,更不会让阿兰看到他们的脸。”
人数足够多的话,他们大可以在街上,趁家长不注意的时候拐了就跑,虽然会造成很大的骚动,但是互相之间打配合的话是会完美脱身的。
更何况从拐卖苏然到绑架佑安,出面的一直是那个白姐,白姐少说也有四五十岁了,如果人数足够庞大,她大可以做幕后推手,不需要出面。
“说句不好听的,以他们每一年拐走二十名孩童的数量上来看,卖掉的钱根本不足以供如此多人生活。”宋勋冷声说道。
李正哑然,每年二十名,还不够多吗?
但是听宋勋的语气,李正并没有继续反驳。
洪旭彦注意到李正的不解,主动解释道:“一年前,我们抓获了一个拐卖集团,他们只有十人,但一年拐卖两百名儿童。”
十倍!
李正倒吸了一口凉气,是他孤陋寡闻了。
宋勋继续说:“如果人数在三人以内的话,我更偏向依旧是拐卖苏然的那三个人,那么他们当中最年轻的应该在三四十岁左右,最年老的应该在五六十岁左右,武力应该不会很高。但是他们能扎根在青山镇上,二十多年都没有被抓到,智力应该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