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的脸,在火光里也是一朵金色的莲花。
她出了一会儿神,道:“这些都是旧话儿了。我搁在心里,这些年来没跟谁说过,今天倒是都跟你说了。”
不闻武松接话,她叹口气道:“你要不信,奴也没有办法。你自己上紫石街地面一打听便得,街坊邻居,人人都知。”将火箸往地下一丢,直起身来,拍去手上烟尘。
武松沉默片刻,徐徐地道:“这都是嫂嫂从前的事。我有什么资格过问?”
潘金莲一笑,凄然道:“我明白叔叔的意思。你只问我如今。说句不怕得罪人的话,嫁了你这个兄弟,一开始我也是不认命的。”
武松微微皱眉,但未说什么。听她踢开地上火箸,道:“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我是想不太明白,像我爹同玉莲这样的人,却这样短命,姓张的却能得享天年。不过再想不明白的,如今奴也都认了。”
停了一停,道:“……你满意了?”
武松未答,仰头盯了天空中游动的飞雪。风像刀子一般撞着他的胸膛,屋里的火星往上飞,空中的雪片却往下落。
潘金莲拿起桌上铜茶盘,定睛向脸上照了一照,吸一吸鼻子,草草擦一把脸,扶了椅背立起身来,道:“前日的事,算我的错,看错了人,唐突了英雄!二叔,你是顶天立地的好汉,同奴之前见过的男子汉不是一路人,是奴吃多了两杯酒,一时猪油蒙了心,不该来招惹你。”
武松不语。潘金莲咬一咬嘴唇,道:“我不是什么贞烈节妇。可自打搬离了张家,却也没对不起你哥哥过。奴不是节烈妇人,可也不是那等不知廉耻的□□,我晓得大宋律法。律法管得了叔嫂兄弟,可管不了人心里头的事,看上你这样的好男儿,不算什么亏心事。这话你便告诉了你大哥,我也不怕!”
武松眉心微蹙,并不答应半句。
潘金莲也不等他回话,扯紧肩头披袄,掠一掠鬓发,起身要走。临行时忽想起一事,道:“你嫌我肮脏时,这双鞋却不脏。这般大的鞋,你哥哥是穿不下他。还给了你罢!你不要时,便扔了它。”
弯腰将一只油纸包儿撂下,走出偏厅,拿起廊下纸伞。武松默然片刻,起身送了出去。
天色将晚,雪却越发下得大了。官府内外都已上灯,武松在前引路,叔嫂二人隔了一段路,互不交谈,一前一后,穿房绕廊,一路过去。正走着,猛听得街道上一个苍老声音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
叔嫂二人不约而同地站住了脚,俱觉奇怪:官府深宅大院,人在宅中,听不见半点道路市声,这一声佛号却无比清亮,宛若响在身边。
潘金莲忽而想起昨日之事,顺口道:“也是作怪。你才去了一天,家门口就来了个行脚和尚。这般大的雪,坐着只是不走。”
武松皱眉道:“和尚?”
潘金莲却会错了意,冷笑一声,道:“和尚怎么?我又不去兜搭他。”
武松微微一愣,知道是她会错了意,却不分辨。这时二人已走到县衙门口,武松收住脚步,向空中飞旋雪片望了一眼,道:“夜了。我去叫哥哥来接。”
潘金莲摇了摇头,手扶了门框趿上油靴,道:“我自己回去还快些。”
武松略一沉吟,道:“嫂嫂少待,武二讨个亮来。”
转身走入,须臾托了一只灯笼出来,递与潘金莲。潘金莲接在手中,未道半个谢字,踏雪自去了。
风雪愈紧。一点火光于雪中闪闪烁烁,隐隐映出她娇弱身影,踏着满地碎琼乱玉,渐行渐远。武松立于门首,默然站了片刻,转身回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