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果冻小说网 > 三分的你 > 第43章 -043-

第43章 -04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你是东宁人?”袁丹将座位背后的桌板打开,展开电脑放上,手指灵活地在键盘上跳跃。

“嗯对。”

在财经板块轮岗的最后一天,简蘅终于不用加班,写完工作总结发给指导老师后立刻拿着包开溜。

天知道财经板块多么反人类,简蘅虽然是理科生,但大学四年在中文系已经把曾经拥有过的数字相关的知识忘得差不多了,但财经板块免不得要研究各类金融知识,包括财务报表等等,再加上各位金融大拿每天忙得团团转,自己人微言轻,只能配合大佬们的时间,深夜才下班都成了常事。

不过倒也锻炼人。

她入社的时候正逢周年纪念刊编订,除了正常月刊稿件外各个板块都在联系各个行业的领军人物,任务相当于是平时的两倍,从最开始的两天翻阅各种资料写出来的稿子还被狠狠骂一通,到现在两小时能赶出来一篇还算能看得过去的稿子,虽然独立写的稿还没能成功发表,但简蘅的进步简直神速。

都说体育板块和娱乐板块是《无界》氛围相对轻松的两个部门,简蘅已经美美计划好了自己的周末,今晚回家点个外卖玩手机玩到爽,明早睡到自然醒,下午挑个电影看看,周日可以刷一刷体育新闻,找个比赛看看,提前做做准备。

未曾想,下了班刚从包里掏出钥匙,甚至连门还没打开,手机突然响起,显示一个陌生来电。

两个星期以来培养出的那么一丢丢职业敏感性让简蘅直觉感受到这通电话不简单,属于不想接却又不敢不接的那一类。

牛马还是该有牛马的自觉,简蘅认命地接了电话,然后抓紧时间随便丢了两件衣服进行李箱,飞速赶往高铁站。

“那真是辛苦你了,这次还不能回家。”

袁丹是她在体育板块的指导老师,人看着年轻,三十出头,说话也挺随和。

简蘅连忙说,“不辛苦不辛苦。”

实则内心老泪纵横,命苦罢了。

“我加一下你微信吧,把这次的采访资料先发给你看看。”

“好的。”简蘅赶紧打开微信二维码,双手捧着手机递过去。

“可能你对体育还没有很深的了解,最近在进行篮球春季赛,这一场是东宁对安江,本来这两支都不是夺冠热门队伍,咱们又是主要做人物专访,没有太多好报道的,但今天下午的比赛上,安江队出了一名刚从海外训练回来的篮球运动员,颜值高技术强,有人专门剪辑了他的视频发到网上,虽然目前浪花并不大,但我敢肯定,春季赛结束后,他会成为国内炙手可热的篮球运动员。”袁丹简单说明了下情况,“所以这次出差我也是临时起意,抱歉,没能让你提前做准备。”

简蘅受宠若惊,之前在财经板块的指导老师不苟言笑,临时加班应该是分内的事,更别提主动跟自己说“抱歉”这样的话。

“没有没有,应该的。”

袁丹没再说话,耳边是噼里啪啦的键盘敲击声,在来体育板块之前简蘅就有听过她的名号,《无界》的卷王三巨头之一,人虽年轻但却是体育板块的扛把子人物。

得知自己要跟着袁丹学习后,简蘅既激动又担心,这两个星期应该能学到不少东西,但估计也轻松不到哪去。

见袁丹专心处理工作消息,简蘅也拿出平板,接受了袁丹发来的几个文件和视频后开始认真研读。

先是一个视频,应该是场外粉丝随手拍的,画质高糊,但一眼就能看出帖主所拍的主人公是谁。

说实话简蘅不懂篮球,认出主人公完全是因为那人个高比例好,宽肩窄腰,应该是个帅哥。

先入为主在她们这一行是大忌,但简蘅不由自主这么下了判断。

视频后有两个文件,一个是关于比赛的详尽介绍,从春季赛是什么到安江和东宁两个队伍的起源发展,高达73kb,另一个则是关于她们采访对象的简单资料,不知道为什么,这份资料竟只有15kb。

简蘅秉着先苦后甜的原则打开了那份73kb的文件,相比财经知识来说简单了很多,只是有很多需要记忆的点。

这不对,怎么对工作的底线一再降低。

简蘅悲伤地发现自己已经沦为一名合格的牛马。

然而一切情绪,临时加派工作的心累、进入新板块的激动、新领导亲和的感动,都在点开那个字数寥寥的文件后化为云烟,两寸证件照和姓名栏上熟悉的三个字带来的冲击难以用言语描述。

沈之恒。

昔日亲密的朋友,没想到要以这样的方式重逢。

简蘅永远记得他被沈父带走的那天,此后这个人在她的世界销声匿迹,在她已经要将他列为失踪人口时,沈之恒居然又出现。

简蘅想到刚刚袁丹话中的“海外归来”、“安江队新队员”。

他出国了?什么时候出的?不应该在东宁队吗?怎么跑到安江队了?

资料补充了他们失去联系几年的信息。

沈之恒就读于某藤校,在校期间加入校学生队,后又选入加莱联盟队,在联盟比赛中屡次为队摘下桂冠,成为年度最有价值球员,在加莱联盟的第三年,沈之恒收到了好几所俱乐部的offer,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沈之恒选择拒绝,回国加入了安江恒远篮球俱乐部。

今天下午的比赛,是他第一次在国内篮球场上亮相。

简蘅打开娱乐软件,输入“沈之恒”三个字,跳出来一个视频,正好是袁丹发给自己的那个,点赞量堪堪过万。

看来果然是小队之间的比赛,即便是体育博主发的帖子,关注的人也没有多少,不过评论区倒挺热闹,有不少夸沈之恒的,从身材到技术,感觉大家都已经把毕生所学的词汇都用上了。

果然还是他啊。

一站在篮球场上就会熠熠生辉的少年。

“发什么呆呢?到站了啊。”袁丹已经收拾好东西站起身,等着坐外边的简蘅起身。

简蘅愣愣回过身,赶紧按电源键将平板掐灭,重复放着沈之恒那条视频也就此被暴力关闭。

袁丹瞥见,为了采访,这个视频她已经刷到包浆,所以一眼认出。

“你去找原视频了?很专业嘛,做咱们这行的就要多听多看,有的时候别人的评论能够帮我们获得很多信息。”

简蘅被夸得有些心虚,“朱老师之前也很我说过要多听多看。”

朱澄是她在财经板块的指导老师。

“你之前对篮球了解吗?有没有看过篮球赛?”

简蘅更心虚了,声音低到不行:“看过一次,是我们学校的比赛。”

袁丹宽容地笑笑,“很正常,在入这一行前,我也没想过有一天我会成为以为体育比赛行家,尽管我是个体育废。”

简蘅被逗笑,“我也是。”

袁丹拍了拍她的肩膀:“今晚多做点功课,明天是安江一中建校五十周年校友会,沈之恒以优秀校友的身份受邀出席,我刚和我一朋友联系,搞到两张媒体出席邀请卡,咱俩明天一起去。”

简蘅有些不明白;“不是要采访沈之恒吗?”

“咱们做杂志的,采访和写稿自然是业务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但运营和统筹也是必不可少的,最简单的比如订酒店、订车票、贴发票申请报销,又或者联系采访对象、约采访等等,这些工作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其实也很重要。”袁丹很有耐心,从最基本的开始教,“沈之恒在国内是初出茅庐的新人,我之前没有接触过安江的篮球俱乐部,明天先去观察观察他本人再试着联系一下他的团队。”

简蘅明白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是这样的。”两人已经出站,袁丹打开打车软件,“这次的酒店和车票我已经订过了,后面就要你来做这些事了,等回东宁我再告诉你报销流程。”

袁丹和朱澄是两种不同的教导方式。

朱澄要求严格,对她的稿件和采访提纲总能挑出这样那样的毛病,业务能力成长很快,但其他琐事并未要求简蘅学习。

目前看来,袁丹是有意让她熟悉杂志社的全套流程。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简蘅听得认真,并随手记在手机备忘录里。

酒店就在折桂街附近,街边熟悉的景象在眼前倒退,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记忆也争先恐后闯入脑海。

奇怪了,怎么最鲜明的竟是和沈之恒一起去买奶茶。

一起走这条路的次数屈指可数,却也念念不忘。

“师父,就停这吧,我们走进去。”

袁丹的声音把简蘅从放空中拉回,简蘅这才注意到,即将入住的酒店门口围了好大一圈人。

“是有什么活动吗?”

比如,领免费鸡蛋之类的?

袁丹神秘一笑,“我特地要到了安江队队员下榻的酒店,就是这家,我们也住这家。”

“好厉害。”简蘅下意识想要赞叹。

然而她又很快意识到,和安江队队员住在一个酒店?那不就是和沈之恒住在一家酒店?

那岂不是很快就要见面了?

简蘅瞬间被一股莫名其妙的焦虑包围,脚步都变得沉重。

“正好,应该是他们回来了。”

一辆大巴从人群让出的一条道中缓缓开进来,停在酒店门口,一群穿着统一服装的人从车上下来,人群立刻爆发出欢呼声,简蘅可以清晰地辨别出“沈之恒”三个字。

队员们没有在门口多逗留,一个年长些的人在门口接受了几个记者的提问,但很快也打发走。

“等这几天的比赛结束,我们会统一安排采访。”

简蘅记得这张脸,那个73kb的文件里有,是安江队的教练文武。

“走,我们也去办入住。”袁丹风风火火,行李箱跟在她身后仿佛也长了脚,没几步便拉开了距离。

简蘅却近乡情怯,恨不得慢一点、再慢一点,最好不要碰到。

哪怕她知道即便今天错过,日后还是要面对面进行采访。

不过是死刑和延缓执行的区别。

好在进酒店大堂时那批队员已经在长廊的尽头等电梯,依稀能听见他们嘻嘻哈哈的玩笑声。

简蘅很难控制住自己不要向那边望去,那几个差不多高的身影到底哪一个才是他?

多年不见,她已经无法一眼分辨出来了。

“简蘅?”

声音是从身后传来的,不大,简蘅正专心分辨电梯旁的身影,延迟了几秒才反应过来,也不知道为什么全身的血液仿佛都在此刻凝固,明明她对这个声音并不完全熟悉,明明她不该害怕担心却又向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