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坐在屋檐下,一边休息一边聊天,何夏在旁边忙个不停。
她收拾好桌子地面,又到楼上去把马丽丽一家用的被褥拿下来,晒在旁边空地上。
一会儿把奶奶的西药数给她吃,一会又去熬老dia的中药端给他喝。还要抽空把衣服洗了。
忙完这些又差不多到了该准备午饭的时候了,何夏又到厨房淘米洗菜。
马丽丽也帮不上啥忙,她坐在烧火的小板凳上问何夏:“婶婶,要我帮你剥蒜头吗?”
何夏切着菜头也不回,“不用不用,你去堂屋噻,我一个人就行。”
马丽丽正想说“我可以哦,一点点小活而已”,但是突然想起这位婶婶的性格中好像有社恐属性,原本蠢蠢欲动想展示的指头顿时安份了下来,“哦,好吧”,马丽丽说,“那我先过去了哈。”
“去吧去吧。”
“婶婶帮我倒杯水。”
“好好。”
看马丽丽离开,何夏垮了一下肩膀,有个不熟悉的人,即使是马丽丽,在背后呆着,她真的好不习惯啊。
中午依旧只有四个人吃饭,老dia奶奶婶婶和马丽丽,饭菜也简单,青菜、豆角和萝卜干豆角干闷肉。
这年头大家缺油水都喜欢大肥肉,马乔生是只能吃肥的,瘦肉他咬不动,马丽丽喜欢吃瘦的,他俩正好分工合作,马丽丽把肥肉咬下来给老dia吃,马乔生也不嫌弃。奶奶慢悠悠的嚼着吸饱了油水的萝卜干,为了照顾马乔生的牙口,蔬菜也炒得很是软烂。何夏装了满满一碗白饭,一个劲的夹青菜豆角吃,只在马丽丽热情的招呼中才会将筷子伸向那碗肉。
马丽丽:倒也不至于吧?
晚饭的菜就丰富多了……虽然也丰富不到哪去,青菜豆角又重新炒了新的,闷肉也全部端了上来(中间只装了一小部分),又多加了西红柿炒蛋算是个肉菜,素菜也加了茄子,看起来还是有点少,于是又用小碗单装了一碗萝卜干,一小碟子炸花生米和几块自己家做的豆腐乳。品种不多,但都是份量十足。
“哎呦,今天真是累死。”几个上班党同时到家,推着单车才到门口马天荣就大喊起来,他的单车前杠上坐着马冬剑,还没停好车他就一把把儿子抱下来。
“下来下来,到喽。”马天林跟在后面,他前杠带着马冬山,后座坐着马洁,上下车都小心翼翼的。
何夏端着菜路过,招呼大家:“饭做好了,都洗手准备吃饭吧。”
“哎呀小何,你不用这么快,等我回来一起做嘛。”方华架着脚撑说,今天她带着胡玉回来的,胡玉不会骑车,也没有单车,在小路那头两人就下了车一路推过来的。
“没事儿,我在家也闲着。”何夏说着转移大家的注意力,“今天马丽丽来了。”
“啊?丽丽来了?就她吗?”
“马丽丽,马丽丽,老dia奶奶好,丽丽在哪呢?”
“先去洗手洗脸!”
家里一下就热闹了起来,大家自然又是好一顿关心马丽丽的手怎么了?她爸妈怎么没一起来之类,马丽丽也得问问大家的情况,然后才一起坐下吃饭。
马丽丽趁机问了一下马天林星期一,也就是后天能不能带她一起去上班,她要去图书馆看书的事,主要是单车能不能坐得下,总不能她一个人走路去吧。
马天林觉得这事儿简单,他不觉得马丽丽一个人去图书馆是什么大事,暑假时县里的孩子不也自己去图书馆少年宫的吗?
“去倒是不成问题,你天荣爷叔不是还能带一个吗,要不这样,到时候马洁跟着天荣的车,马丽丽坐我前面,方华带小山,他们去到小学,我直接带马丽丽去上班。”胡玉要开店,她来之前就说了明天一早走路出去。
几人就这事简单讨论了两句,事情好像就决定了下来。
马丽丽:啊?这么快的吗?
马天林:不然呢?多大点事儿。
只有等大家一起都回来了,堂屋那台黑白电视才会开启,先是看儿童节目,七点整准时换到新闻联播。
胡玉对马丽丽住在他们小家以前的房间没什么意见,房间里属于小家的东西基本都搬走了,就连笨重的家具都已经搬到阁楼上去了,房间里只放横竖放着两张床和一张桌子,其他什么都没有。今晚胡玉可以简单睡一晚,正好马洁和马丽丽睡另一张床。
马丽丽来的时候最大的行李就是那袋包子馒头油条,她自己的衣服除了身上穿的那身,就带两条裤衩子和一件背心,几个婶婶对她的护手套子十分好奇,都仔细研究了一下,觉得是个很好的创意,不过希望自己最好还是用不上这个创意。
除了几件衣服、牙刷、冲洗器和一本书,就没行李了,啥都不用带,带钱就行,马丽丽带了这么大个旅行包来,是准备在县里买新书和资料的,现在还需要在图书馆办个借书证。
小礼拜其实就是单休,星期一一大早,大家在家简单的吃完了早饭,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
马丽丽被马天林拎起来放在二八大杠的前杠上,又把她身上的斜跨小包调整了一下位置。
“马丽丽坐好哈,手不要放进刹车杠里,看着你的右手,小心着点。”马天林嘱咐。
“知道。”
马天荣前杠上坐着马冬剑,后面坐着马洁,他叉着腿跨在单车上一只脚踩着脚蹬子,对另两人说:“我要先走啦。”说完他用力一踩脚蹬,顺势坐好,歪歪斜斜调整了一下,就顺着小路向前。
“爸妈,我们走了。”马天林说完,也跟着走了。
“老dia奶奶婶婶(妈妈)再见。”小朋友一片告别声,方华载着马冬山跟在最后面也出门了。
从村里到县里的路不算远,骑车大概半小时,但路况十分糟糕。
沙土路面还好,最多有些颠簸,但泥土路面因为之前下雨变软烂后又有汽车拖拉机往来,泥巴陷出深深的车辙印,干了之后也恢复不了,路面一条坑一条坑的,自行车只能小心的从车辙坑里骑过去,万一力度没使好得下脚支撑,搞不好鞋子都陷进泥坑里。
一路有惊无险的到了县城,过了桥都是水泥路,大家在这里就分别向不同方向走了,小学走左边的路,去教育局直走。
马天林见马丽丽一直瞧向“小学组车队”,便说:“等一下我们中午就去你婶婶那吃中午饭,马洁,冬山冬剑都在那吃。哎呀,都忘记问你喜欢吃什么了,不过没关系,明两天叫你婶婶买也来得及。”
刚才一路上马天林都得全神贯注的骑车,这会子终于能放松说话了,于是他又问马丽丽:“马丽丽,好好读书,以后考到县一中来啊,县里图书馆比你们电厂的大吧?”
马丽丽抬起头(不敢回头,动作太大太危险)说:“我也跟我妈说要到县里读初中,她还说我年级太小不方便呢。我都想好了,到时候我可以和剑股、马洁……哦,马洁不回奶奶家了,小山要晚一年,到时候我们仨可以一起骑车下晚自习,要是不好回奶奶家住我就住校呗,还省了个车。”
“呦,挺有志气啊,不过我看剑股是蛮难跟你们一起上下学。”马天林说。
不是他嫌弃自家侄子,他们六兄弟六个小孩中,他看着就马玲玲和马丽丽读书强点,自夸点再加上自己儿子。其他三个,在市里的马兰兰不清楚,马洁和马冬剑眼瞅着还真不是读书的料。都是三年级,马洁的成绩还只是中等,马冬剑……呃,他从一年级就是及格困难户,也不知道之后能不能考上一中。
不过马丽丽她妈妈考虑的问题也是现实,初中就要上早晚自习,先不说自行车够不够,这路这么烂,冬天孩子上学天都还黑着,骑车不安全。而且马丽丽初中的时候估计才……十二三岁?一个人在县里读书,就算住老家也够不方便的,还不如住校。
当然这话马天林是不会说的,反正还早呢,再说谁知道到时候会是怎么样啊。
骑过路口马天林的同事就多了,一路打着招呼,马天林停在单位门口,顺便指着对面给马丽丽看,“那个就是图书馆,看到大门没?他们上下班时间跟我们一样,中午也关门的。”
这跟马丽丽之前想的有点误差,但不大。
图书馆管理员这工作也太幸福了吧,天天就坐那看书,偶尔把书归位,难怪闲暇时间能干点副业。
这里没有说那位有名图书馆管理员的意思。
马天林带着马丽丽先去了自己的办公室,一路上又是各种打招呼,解释马丽丽身份等等不停,到了办公室,马天林让马丽丽坐在自己位置上,提着开水瓶先去装水。
家里没有孩子用的水壶,奶奶找了一个铁皮水壶洗干净让马丽丽带着来,容量挺大,就是灌满开水烫得很。
马天林先用自己的大茶缸装满水晾着水,“不着急,等会再去,还早着呢,人家也要打扫一下卫生,刚开门灰大的很。”
马天林的办公室只有他一个人,他先是整理出昨天没处理好的文件,又有人送来新的信件报纸和数据,马天林的桌子上有一个格架,每个格子上面都贴着不同的标签。他从一个格子里抽出一张纸,把新的数据填到表格里,折好纸放回原位,然后打开一本册子,还没看呢,又有电话打进来。
一早上就忙得不可开交。
马丽丽几次对爷叔说她自己去图书馆就行,反正就在对面,马天林还不让,非让马丽丽等他一会儿,他要亲自送她去。
没办法,一直等到九点半,马天林终于能抽出空了,他到隔壁交待了同事一声,领着马丽丽就下楼。
“哎呀,今天是忙了点,平时其实都还好的。”马天林解释,“主要是你第一回去,我带着你,跟图书馆的人说一声,到时候你要上厕所干嘛的就知道找谁。”
马丽丽:其实不用这么麻烦,我自己能行。
爷叔觉得你不行,你就不行。
马天林领着马丽丽到图书馆,把自己的阅览证挂马丽丽脖子上,“这个别拿下来,也别搞丢了,知道吗?”
“哦。”没想到只是进去看书还要证。
马天林顿了一会儿,又问马丽丽:“你带钱了吗?我给你五毛钱,要是一会儿看书饿了就在门口买个茶叶蛋吃。”
马丽丽赶紧摇手,“不用不用,我早上吃饱了,而且我妈给了我两块钱零花的,爷叔,不用你给钱。”
嫂子还真是大方,马天林心里嘀咕,他家可没有给小孩两块钱的,“那行,你自己一会儿一个人看书,有事就到对面找我,记得我办公室吧?”
“记得的。”
马天林认识图书馆的管理员,他特地介绍了一下马丽丽,又让客套了一番让人家照顾她,告诉马丽丽可以去二楼看书后,马天林又急匆匆回去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