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云乔身着一袭素色宫装,伫立在寝宫的窗前,凝视着冷宫所在的方向。
那冷宫之中,如今囚禁着曾在宫中翻云覆雨、权倾一时的淑妃。
“公主,夜已深,寒意渐浓,您还是早些安歇吧。”贴身侍女鸢儿走近秦云乔。
秦云乔缓缓地摇了摇头,目光依旧未曾从冷宫的方向收回,幽幽地说道:“鸢儿,淑妃虽已被父皇打入冷宫,可那些能将她罪行彻底坐实的信件和账本一日未寻到,本宫这颗心呐,便一日也难以安宁。”
就在这时,寝宫外传来一阵沉稳而急促的脚步声。
鸢儿警惕地看向门口,正欲出声询问,门已被轻轻推开,孟令琛一身黑衣神色匆匆地走了进来。
他带着些许夜色中的寒意快步走到秦云乔面前,说道:“云乔,今日我暗中派遣人手,仔细查探了淑妃身边的亲信。终于有了重要发现,在她被打入冷宫之前,曾秘密召见了一个家仆,种种迹象表明,此事极有可能与转移那些关键的信件和账本有关。”
秦云乔听闻此言,问道:“孟大人,那可曾查到那名仆人的下落?”
孟令琛摇头道:“云乔,那仆人自淑妃被打入冷宫后,便仿佛人间蒸发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过你放心,我已经增派了大量人手,在京城的各个角落全力搜寻,相信很快便会有消息传来。”
话音刚落,寝宫外又响起一阵脚步声,王照旋高大挺拔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他身着一袭黑色劲装,腰间佩着一把寒光闪闪的长剑。
王照旋走进来,先是向秦云乔行了礼,而后说道:“公主,依我来看,淑妃既然费尽心机转移这些能致她于死地的物件,必定会将其藏在极为隐秘、常人难以察觉之处。我们或许可以从她过往在宫中的日常行踪以及个人喜好入手,说不定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秦云乔听后,在原地缓缓踱步,脑海中迅速回忆着淑妃在宫中的种种过往。
片刻后,她停下脚步说道:“王大人所言极是。本宫记得,淑妃平日里极为喜爱在御花园的湖心亭赏景,时常独自一人在那里消磨时光,一待便是许久。说不定,她会将那些重要的东西藏在湖心亭附近。”
翌日清晨,御花园里繁花似锦,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然而,秦云乔、孟令琛和王照旋三人却无心欣赏这春日里的美景。
他们带着一队全副武装、训练有素的侍卫,神色匆匆地来到了后花园。
众人来到湖心亭,亭中静谧无声,唯有微风轻轻拂过,吹动着亭角悬挂的风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秦云乔仔细观察着亭内的每一处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地方。
忽然,她的目光停留在一根亭柱上,只见柱上有一处明显的划痕,划痕看起来十分新鲜,不像是自然形成的,倒像是被尖锐之物刻意划过。
“孟大人,王大人,你们快来看。”秦云乔伸出纤细的手指,指着那处划痕。
孟令琛急忙走上前,附身仔细查看后说道:“公主,这划痕确实有些蹊跷。以我之见,不像是平日里不慎造成的,很有可能与淑妃藏匿东西有关。”
王照旋蹲下身子,开始仔细查看亭内的地面。
很快,他发现几块地砖的缝隙似乎比其他地方宽一些,而且这几块地砖排列得十分规整,不像是自然形成的差异。
王照旋心中一动,他用力撬动其中一块地砖,没想到地砖竟被轻易掀开,下面露出一个黑漆漆的空洞。
然而,当众人满怀期待地看向空洞时,却发现里面空无一物。
“看来这里曾经藏过东西,只是已经被提前取走了。”王照旋站起身来。
秦云乔咬了咬嘴唇:“淑妃果然心思缜密,行事滴水不漏。我们还是晚了一步,让她抢先一步转移了东西。”
就在众人感到沮丧之时,一名侍卫匆匆跑来,在众人面前“扑通”一声跪地,禀报道:“公主,孟大人,王大人,我们在宫外一处废弃的宅院里发现了淑妃那个家仆的踪迹,只是他似乎受了重伤,昏迷不醒,情况十分危急。”
“快,带我们去。”秦云乔心急如焚。
众人跟随侍卫来到那处废弃宅院,只见宅院破败不堪,墙壁斑驳脱落,杂草丛生,肆意蔓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腐臭气息。
众人在一间昏暗潮湿的房间里找到了那名家仆,他面色如纸般苍白,毫无血色,气息微弱得如同游丝,身上有多处刀伤。
秦云乔见状,急忙蹲下身子呼唤他:“醒醒,你醒醒。只要你说出淑妃让你藏的信件和账本在哪里,本宫定会竭尽全力保你性命。”
家仆缓缓地睁开眼睛,当他看到秦云乔等人时,眼中闪过惊恐,身体下意识地想要蜷缩起来,却因伤口的剧痛而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
“别怕,我们不会伤害你。”秦云乔继续温柔地说道,试图安抚他紧张的情绪,“现在只有你能帮助我们揭露淑妃的罪行。”
家仆嘴唇颤抖着,艰难地吐出几个字:“湖……湖边……山洞……”
话还未说完,他便因体力不支,又昏死了过去。
“湖边?哪个湖边?”王照旋焦急地环顾四周,大声问道。
秦云乔思索片刻,说道:“这皇宫附近,只有御花园的人工湖。本宫猜测,他所说的极有可能就是那里。”
众人立刻马不停蹄地赶往御花园的人工湖。
湖边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他们沿着湖边仔细搜寻,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有山洞的角落。
终于,在一处极为隐蔽的山壁下,秦云乔发现了一个狭小的山洞。
山洞被茂密的灌木丛遮挡,若非仔细寻找,很难发现。
孟令琛手持火把,率先走进山洞。山洞内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刺鼻的霉味,墙壁上不断有水滴落下。
众人小心翼翼地前行,每一步都走得极为谨慎,生怕触动了什么机关。
忽然,孟令琛停下脚步,他的目光被前方的石壁吸引。
只见石壁上有一个明显的凹槽,凹槽里放着几个古朴的木盒。
秦云乔快步上前,双手微微颤抖着打开木盒,当看到里面正是他们苦苦寻找的信件和账本时,她长舒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喜悦的泪花:“终于找到了。”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带着证据离开山洞时,山洞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和说话声。
“不好,有人来了。”王照旋警惕地抽出腰间的长剑,迅速挡在秦云乔身前。
一群黑衣人如潮水般冲进山洞,为首的正是淑妃的心腹太监章直。
他身着黑色长袍,脸上带着一丝狰狞的冷笑,尖着嗓子喊道:“你们以为找到了这些东西就能奈何得了淑妃娘娘吗?今日你们谁也别想活着带着它们离开。”
“章直,淑妃已被打入冷宫,大势已去,你们还想负隅顽抗,做这无谓的挣扎?”孟令琛向前一步,厉声喝道。
章直冷哼一声,脸上露出一丝不屑:“哼,淑妃娘娘即便身处冷宫,也不会让你们这些人轻易得逞。今日,便是你们的死期。”
说罢,他一挥手,黑衣人纷纷抽出武器,朝着秦云乔等人扑来。
孟令琛和王照旋将靠近秦云乔的黑衣人一一击退。
然而,黑衣人的数量越来越多,众人渐渐陷入了困境,身上也都或多或少地受了伤。
秦云乔紧紧护着装有证据的木盒,躲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角落。
就在众人感到绝望之时,洞外传来一阵急促而整齐的脚步声。
原来是德妃事先安排的另一队侍卫及时赶到。
章直见势不妙,心中暗自叫苦,想要逃跑,却被王照旋眼疾手快,一剑拦住了去路。
“想跑?没那么容易。”王照旋怒目而视。
章直脸色苍白如纸,双腿发软,颤抖着说道:“王大人,饶命啊,这都是淑妃娘娘指使的,小人也是身不由己。”
王照旋冷哼一声,眼中满是鄙夷:“现在知道害怕了?晚了。你助纣为虐,犯下如此罪行,今日便是你的报应。”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黑衣人全部被制服。
秦云乔等人带着珍贵的证据离开了山洞。
回到皇宫,秦云乔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带着信件和账本前往皇上的寝宫。
皇上坐在龙椅上,看着秦云乔呈上的证据,脸色阴沉。
“淑妃竟然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实在是罪无可恕。她勾结外臣,贪污受贿,私吞军饷,险些误我江山社稷。”皇上咬牙切齿地说道。
“父皇,如今证据确凿,还请父皇严惩淑妃及其党羽,以正国法,还朝堂一个清明,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秦云乔跪地,神色庄重地说道。
皇上微微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欣慰:“乔儿,此次多亏了你。你聪慧果敢,心系朝堂与百姓,实乃我皇家之幸。”
冷宫之中,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腐朽的气息。
墙壁上的青苔肆意蔓延,地上的石板缝隙中长满了杂草。
淑妃身着一件破旧的素衣,头发凌乱地披散在肩头,原本娇艳的面容此刻布满了憔悴与沧桑。
皇上踏入冷宫,身后跟着一众侍卫。
看到淑妃的那一刻,皇上的眼中喷出愤怒的火焰,他怒声喝道:“淑妃,你可知罪?”
淑妃缓缓抬起头,看到皇上来临,缓缓跪地,说道:“陛下,臣妾不知犯了何罪,竟惹陛下如此动怒。”
皇上冷哼一声,声音在冷宫中回荡,充满了威严与愤怒:“你还敢狡辩!朕已掌握了你勾结外臣、贪污受贿、私吞军饷的铁证。”
说着,皇上将手中的信件和账本狠狠摔在淑妃面前。
淑妃看到那些信件和账本,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但她仍试图挣扎:“陛下,这其中定有误会。臣妾一心为陛下,为这后宫,从未有过任何不轨之心呐。”
皇上气得浑身发抖,他向前走了两步,指着淑妃的鼻子说道:“到了如今这地步,你还不肯认罪!你在宫中结党营私,培植势力,扰乱朝堂,害得多少忠良蒙冤,百姓受苦。你以为朕被你蒙蔽了双眼?你实在是罪大恶极!”
淑妃瘫倒在地,泪水夺眶而出:“陛下,后宫争斗向来如此,臣妾不过是为了自保。那些官员与臣妾来往,也不过是各取所需。臣妾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在这宫中能够生存下去。”
皇上怒不可遏,大声吼道:“生存?你这是贪婪!你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损害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你这颗心,早已被权力和欲望吞噬。朕今日便要让你为你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说罢,皇上转身,对身旁的侍卫下令:“将淑妃严加看管,等候发落。”
皇上下令将淑妃及其党羽一网打尽。
朝堂之上,一场大规模的肃清行动就此展开。
皇上亲自坐镇,一道道命令从朝堂上传出,如同一把把利刃,刺向淑妃的势力。
一时间,皇宫内人心惶惶,那些与淑妃有牵连的官员们人人自危。
他们平日里依仗着淑妃的权势,作威作福,如今大祸临头,才纷纷意识到自己的罪行。
负责清查的官员们日夜忙碌,仔细梳理着每一条线索,将那些隐藏在朝堂各个角落的淑妃党羽一一揪出。
有的官员为了自保,主动交代罪行,供出同党;有的则负隅顽抗,试图销毁证据,但最终都未能逃脱法网。
在这场风暴中,曾经不可一世的淑妃势力彻底土崩瓦解。
那些被淑妃提拔的官员被纷纷革职查办,没收家产;参与阴谋的后宫嫔妃也受到了严厉的惩处,有的被打入冷宫,有的被赐死。
皇上召集了朝中的几位重臣,共同商议如何修复朝堂秩序,安抚民心。
五皇子秦易珩也被皇上特地召入议政殿参与此事。
“此次淑妃之乱,虽已基本平定,但诸多事务仍需妥善处理。众爱卿可有良策?”皇上目光扫过殿内众人。
一位老臣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当务之急,是重新选拔任用贤能之士,填补因清查淑妃党羽而空缺的职位。如此方能确保朝廷各部门正常运作。”
秦易珩微微颔首,接着补充道:“父皇,儿臣以为,除了选拔人才,还应对朝廷的各项制度进行梳理。此次事件暴露出诸多漏洞,若不加以完善,恐日后再生祸端。”
皇上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