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果冻小说网 > 昭明录 > 第41章 第 41 章

第41章 第 4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京城的瘟疫终于被成功遏制,百姓们劫后余生,对五皇子秦易珩感恩戴德。

这场胜利虽来之不易,但京城要恢复往日的繁荣,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秦易珩站在王府门口,对着百姓们高声说道:“本殿下身为皇室子弟,守护百姓是应尽之责。如今瘟疫已退,望大家日后能安居乐业,京城也能恢复往日的繁华。”

百姓们听闻,纷纷再次叩首,高呼“殿下圣明”。

待百姓们渐渐散去,秦易珩转身回府,刚踏入书房,秦云乔便匆匆赶来。

她双颊因赶路微微泛红:“五哥,如今瘟疫已过,可京城百废待兴,我们该如何是好?”

秦云乔走到秦易珩面前,微微喘气,急切地问道。

秦易珩抬手示意她坐下,自己也在一旁的椅子上落座,说道:“七妹所言极是。此次瘟疫,让京城人口锐减,民生凋敝,各行各业都遭受重创。当务之急,是要恢复农业生产,确保粮食供应。”

此时,管家匆匆走进书房,手中捧着一叠文书,神色恭敬地说道:“殿下,这是各衙门呈上来的关于京城受损情况的文书,请您过目。”

秦易珩接过文书,快速翻阅起来:“你看,七妹,这上面记载着京城周边许多农田因瘟疫期间无人照料,杂草丛生,水利设施也多有损坏。而且,不少农户因染病离世,劳动力严重不足。”

秦云乔凑过去看了看文书,秀眉紧蹙,说道:“这可如何是好?若不尽快解决,恐怕今年秋收无望,百姓又要陷入饥荒。”

秦易珩沉思片刻,目光坚定地说道:“我打算从王府的护卫中挑选一批身强力壮之人,前往农田帮忙耕种。同时,张贴告示,招募流民来京城,给予他们土地和安家费用,让他们投身农业生产。七妹,你觉得如何?”

秦云乔认同道:“如此一来,既能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又能让流民安定下来,可谓一举两得。”

商议已定,秦易珩立刻着手安排各项事宜。

他亲自挑选了两百名王府护卫,将他们召集到王府演武场。

此时正值春日,阳光明媚,演武场上一片肃穆。

秦易珩身着一袭黑色锦袍,身姿挺拔地站在众人面前。

他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下方的护卫们,高声说道:“诸位兄弟,如今京城遭遇大难,百姓深陷困境。农业乃国之根本,现在农田急需人手耕种。本殿下希望你们能放下手中兵器,拿起农具,前往田间地头,帮助百姓恢复生产。你们可愿意?”

众护卫整齐划一地单膝跪地,齐声高呼:“愿为殿下效命!”

秦易珩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好!本殿下相信你们定能出色完成任务。明日一早,便出发前往农田。”

与此同时,秦云乔也忙碌起来。她带领着侍女们,赶制招募流民的告示。

在王府的一间偏厅里,侍女们围坐在桌前,有的研墨,有的铺纸,秦云乔则亲自提笔书写告示内容。

“七公主,这告示真能招来流民吗?”一名年轻的侍女忍不住轻声问道。

秦云乔抬起头,微微一笑,说道:“放心吧。如今各地多有灾荒,流民四处漂泊,居无定所。我们京城给出如此优厚的条件,他们定会心动的。”

待告示书写完毕,秦云乔又安排人将告示张贴到京城周边的各个城镇、要道。

一时间,京城招募流民的消息不胫而走。

几日后,陆续有流民来到京城。

他们衣衫褴褛,面容憔悴。

秦云乔亲自在城门口迎接他们,看着这些疲惫不堪的流民,心中满是怜悯。

“大家莫要担忧,既然来到了京城,便有了安身之所。”秦云乔声音柔和,充满安抚之意,“我们会按照告示上所说,给大家分配土地,发放安家费用。只要大家勤劳肯干,日后定能过上好日子。”

流民们听了,纷纷跪地叩谢,感激涕零。

在秦易珩和秦云乔的努力下,京城的农业生产逐渐恢复。

田野间,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王府护卫们和新招募的流民们在田间辛勤劳作,他们除草、播种、灌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然而,就在农业生产逐步走上正轨之时,京城的商业却依旧低迷。

曾经繁华热闹的商业街,如今店铺大多关门歇业,冷冷清清。

为数不多还在营业的店铺,也是门可罗雀,生意惨淡。

秦易珩和秦云乔决定一同前往商业街,实地考察一番。

这日,他们身着便服,乘坐一辆普通的马车来到了商业街。

下车后,看着眼前萧条的景象,两人心中都满是忧虑。

“五哥,这商业萧条的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秦云乔看着空荡荡的街道,忍不住叹了口气。

秦易珩微微点头,说道:“是啊。百姓们经历瘟疫,手中钱财所剩无几,购买力大幅下降。而且,许多外地的商人因惧怕瘟疫,至今不敢前来京城做生意。”

他们走进一家布庄,店内冷冷清清,只有一位老掌柜坐在柜台后,满脸愁容。

见到有人进来,老掌柜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两位客官,随便看看。”

秦易珩走上前,与老掌柜攀谈起来:“掌柜的,这生意看起来不太好啊。”

老掌柜无奈地摇头叹道:“唉,客官有所不知。自从闹瘟疫以来,这店里就没什么生意了。我这一屋子的布料,都积压着卖不出去,再这样下去,我这小店可就要撑不下去了。”

秦易珩和秦云乔离开布庄后,他们又走访了几家店铺,情况都大同小异。

回到王府,秦易珩立刻召集京城的商贾们前来商议对策。

在王府的议事厅里,商贾们纷纷唉声叹气,诉说着生意上的艰难。

“殿下,如今这情况,我们实在是有心无力啊。”一位绸缎庄的老板苦着脸说道,“百姓们没钱买东西,我们的货物根本卖不出去,资金周转困难,实在是难以为继。”

秦易珩坐在主位上,说道:“诸位莫要灰心。本殿下今日召集大家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打算从王府的库银中拿出一部分,作为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京城的商业。这笔资金可以借给各位,帮助大家周转,等生意好转后再归还。”

商贾们听了,顿时眼前一亮,纷纷起身行礼,感激不已:“殿下圣恩,我等感激不尽!”

秦易珩接着说道:“同时,为了刺激消费,我们可以举办一场盛大的集市活动。在集市上,各商家可以拿出部分商品进行打折促销,吸引百姓前来购买。本殿下也会让王府的侍卫们在集市上维持秩序,确保大家的安全。”

一位酒楼的老板犹豫了一下,说道:“殿下,这举办集市固然是好,可如今百姓们手中钱财有限,即便商品打折,他们恐怕也没有太多余钱消费啊。”

秦云乔在一旁轻声说道:“这一点大家不必担心。我和五哥商议过,会以王府的名义,给京城的每户百姓发放一定数量的消费券。这些消费券可以在集市上使用,这样就能增加百姓的购买力了。”

商贾们听了,纷纷拍手称赞。

在秦易珩和秦云乔的精心筹备下,盛大的集市活动在京城的广场上如期举行。

这日,阳光明媚,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各商家的摊位整齐排列,商品琳琅满目。

秦易珩和秦云乔也来到了集市上,他们看着百姓们兴高采烈地挑选商品,心中满是欣慰。

“五哥,你看,百姓们都很开心呢。”秦云乔笑着对秦易珩说道。

秦易珩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是啊,希望这场集市能让京城的商业重新焕发生机。”

就在这时,一位卖糖葫芦的小贩走到他们面前,笑着说道:“两位客官,来一串糖葫芦吧,酸甜可口,可好吃了。”

秦云乔看着那红彤彤的糖葫芦,忍不住伸手拿了一串,咬了一口,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嗯,真好吃。”

秦易珩看着秦云乔的样子,也不禁笑了起来。

集市上,欢声笑语不断,京城似乎又找回了往日的热闹。

然而,京城的重建并非一帆风顺。

随着天气逐渐炎热,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了京城。

这场暴雨来势汹汹,持续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清晨,秦易珩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殿下,大事不好!昨夜的暴雨导致京城内多处房屋倒塌,许多百姓被困。”管家神色慌张地说道。

秦易珩闻言,立刻起身,迅速穿戴好衣物,说道:“立刻召集王府护卫,随本殿下前去救援。”

秦易珩带领着王府护卫们迅速奔赴受灾现场。

只见街道上一片狼藉,积水没过了脚踝,倒塌的房屋横七竖八地散落着。

百姓们在水中呼喊求救,哭声、叫声交织在一起。

秦易珩看着眼前的惨状,大声喊道:“兄弟们,加快速度,一定要救出每一位百姓!”

护卫们纷纷响应,迅速投入到救援工作中。

他们不顾危险,在废墟中寻找被困的百姓。有的护卫徒手搬开沉重的石块,双手被磨得鲜血淋漓;有的护卫跳入积水中,将被困的百姓背到安全地带。

秦云乔得知消息后,也急忙赶到现场。

她立刻组织王府的侍女们,在安全地带搭建起临时的救助点,为受伤的百姓包扎伤口,提供食物和水。

“大家莫要惊慌,我们会尽快帮助大家重建家园的。”秦云乔一边为一位受伤的老人包扎伤口,一边轻声安慰道。

经过一天一夜的努力,被困的百姓终于全部被救出。

秦易珩看着疲惫不堪的护卫们和满脸感激的百姓,心中五味杂陈。

“殿下,此次受灾严重,许多百姓的房屋都毁了,他们无处可去啊。”一位护卫队长走到秦易珩面前,忧心忡忡地说道。

秦易珩沉思片刻,说道:“先将百姓们安置到城内的寺庙和空置的房屋中。本殿下会立刻安排人统计受灾情况,制定重建计划。”

回到王府,秦易珩顾不上休息,立刻召集京城的官员们商议重建事宜。

在王府的议事厅里,官员们纷纷汇报着受灾情况,气氛凝重。

“殿下,此次暴雨导致京城内近三分之一的房屋倒塌,受灾百姓多达数千人。而且,城内的一些道路和桥梁也被冲毁,交通受阻。”一位官员忧心忡忡地说道。

秦易珩眉头紧锁,说道:“当务之急,是要为百姓们搭建临时住所,确保他们有地方可住。同时,组织工匠们尽快修复道路和桥梁,恢复交通。至于重建房屋,本殿下会从王府库银和朝廷拨款中拿出一部分资金,帮助百姓重建家园。”

秦云乔在一旁说道:“五哥,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发动京城的百姓们互帮互助。让那些房屋没有受损的百姓,为受灾的百姓提供一些生活上的帮助,这样既能缓解王府的压力,又能增强百姓之间的凝聚力。”

秦易珩点头赞同道:“七妹所言极是。立刻张贴告示,鼓励百姓互帮互助。对于那些积极帮助受灾百姓的人,本殿下会给予一定的奖励。”

在秦易珩和秦云乔的带领下,京城的重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工匠们日夜忙碌,搭建临时住所,修复道路和桥梁;百姓们也纷纷伸出援手,帮助受灾的同胞。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京城的面貌逐渐有了改善。

临时住所搭建完成,百姓们有了安身之所;道路和桥梁也基本修复,交通恢复了通畅。接下来,便是大规模的房屋重建工作。

秦易珩亲自监督房屋重建工程,他每天都会前往施工现场,查看工程进度,慰问工匠们。

在施工现场,秦易珩看到一位年轻的工匠正满头大汗地搬运着砖块,他走上前去,拍了拍工匠的肩膀,说道:“辛苦了。”

工匠抬起头,看到是秦易珩,顿时有些紧张,说道:“殿下,不辛苦。能为京城的重建出一份力,是我们的荣幸。”

秦易珩微笑着说道:“你们都是京城的功臣。在重建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保证工程质量。若有什么困难,随时向本殿下禀报。”

工匠感激地说道:“多谢殿下关心。我们一定会尽心尽力,把房子建得又结实又漂亮。”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京城的房屋重建工作进展顺利。

一座座崭新的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