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果冻小说网 > 昭明录 > 第49章 第 49 章

第49章 第 4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那次惊心动魄的早朝过后,秦易珩和孟令琛虽在朝堂上占据了上风,但深知皇帝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权力的暗潮仍在汹涌翻涌。

回到王府,秦易珩端坐在书房主位,神色凝重,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敲击着桌面。

孟令琛身着一袭深灰色长袍,身姿笔挺地站在一旁,面色沉静如水,可那深邃的眼眸中,隐隐透着思索的光芒。

两人一时都未作声,书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孟大人,”秦易珩率先打破沉默,声音低沉且透着几分忧虑,“今日朝堂之事虽暂告一段落,但父皇的态度模棱两可,他定不会轻易放弃手中权力,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应对?”

孟令琛微微颔首,目光坚定地看向秦易珩,不紧不慢地说道:“殿下所言极是。陛下如今已被逼到绝境,必然会想尽办法反扑。依臣之见,我们得先从皇帝身边的亲信幕僚入手,断其臂膀,让他孤立无援。”

秦易珩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可这些人都是父皇的心腹,平日里行事极为谨慎,我们如何才能找到他们的破绽?”

孟令琛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殿下勿忧,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些人长期身处高位,难免会滋生骄奢之心。我已暗中安排人手,密切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相信不久之后,便能有所收获。”

正说着,书房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秦云乔莲步轻移,匆匆走了进来。

她今日身着一袭淡粉色的罗裙,裙摆绣着精致的桃花,宛如春日里的仙子。

只是此刻,她柳眉紧蹙,脸上满是焦急之色。

“五哥,孟大人,”秦云乔开口道,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我在后宫听闻,父皇近日与几位朝中元老频繁密会,似乎在谋划什么大事。”

秦易珩和孟令琛对视一眼,两人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孟令琛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朝中元老在朝中根基深厚,若他们与陛下联手,的确会给我们带来不小的麻烦。公主,你可知道他们密会的具体内容?”

秦云乔无奈地摇了摇头:“他们行事极为隐秘,我派去的眼线也未能探听到确切消息。不过,我隐隐感觉到,此事与我们有关。”

秦易珩站起身来,在书房中来回踱步,神色忧虑:“看来,我们得加快行动步伐了。孟大人,你可有什么良策?”

孟令琛低头沉思良久,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之色:“殿下,既然他们在暗中谋划,我们不妨主动出击。明日早朝,我们可就改革之事再次向陛下施压,迫使他表态。同时,我会让督察院加大对朝中官员的监察力度,尤其是那些与陛下来往密切之人。”

秦易珩微微点头,眼中露出思索之色:“此计虽好,但恐怕会引起陛下的强烈反感。不过,如今局势紧迫,也只能冒险一试了。孟大人,此事就劳烦你准备一下,明日早朝,我们务必先发制人。”

第二日清晨,天色微明,薄雾笼罩着京城。秦易珩和孟令琛身着朝服,在一众侍卫的簇拥下,前往皇宫参加早朝。

一路上,两人神色冷峻,心中都在暗自思量着即将到来的朝堂之争。

早朝之上,皇帝高坐龙椅,神色威严,可那眼底深处,却隐隐透着一丝疲惫与焦虑。

众大臣分列两旁,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一般。

孟令琛率先出列,拱手行礼,声音洪亮且沉稳:“陛下,臣近日对改革之事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若想彻底推行改革,还需解决诸多难题。尤其是在用人方面,如今朝堂之上,仍有不少官员因循守旧,对改革阳奉阴违,严重阻碍了改革的进程。”

皇帝脸色微微一变,眼中闪过一丝怒意:“孟爱卿,朕已说过,改革之事需从长计议。如今朝堂局势复杂,若贸然更换官员,恐会引起动荡。”

孟令琛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一份文书,递交给太监,由太监转交给皇帝:“陛下,臣已拟定了一份官员考核制度,旨在选拔真正有才能、支持改革的官员。此制度公平公正,既能保证官员的素质,又能安抚人心,还望陛下过目。”

皇帝接过文书,脸色阴沉地翻阅着。

朝堂上顿时鸦雀无声,众大臣都屏住呼吸,注视着皇帝的一举一动。

许久,皇帝终于放下文书,冷哼一声:“孟爱卿,你这考核制度看似完美,可实施起来谈何容易?况且,这其中涉及诸多利益集团,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大乱。”

孟令琛拱手说道:“陛下,改革本就充满风险,若因害怕风险而裹足不前,又如何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如今百姓渴望变革,朝廷需要革新,若不及时推行改革,恐怕后果不堪设想。臣愿以身家性命担保,此次改革定会谨慎行事,循序渐进,确保万无一失。”

秦易珩也出列,拱手行礼:“陛下,孟大人所言极是。如今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我们应该顺应民心,大胆推行。若能成功,必能为国家带来繁荣昌盛;若失败,儿臣愿承担一切后果。”

众大臣见状,纷纷附和。

有的大臣称赞孟令琛的考核制度切实可行,有的大臣则表示支持秦易珩的观点,认为改革势在必行。

皇帝见此情景,心中暗自恼怒,但又不好发作。

最终,皇帝沉思良久后说道:“此事事关重大,朕需要再考虑考虑。孟爱卿,你先将考核制度留下,朕会仔细研究。退朝吧。”

早朝结束后,秦易珩和孟令琛回到王府。两人坐在书房中,脸色都不太好看。

“孟大人,”秦易珩说道,“今日陛下虽未当场拒绝,但看他的样子,恐怕不会轻易同意我们的改革方案。”

孟令琛微微点头:“殿下所言极是。陛下必定不会轻易放弃手中的权力,我们还需想办法说服他。”

正说着,一名侍卫匆匆走进书房,拱手行礼:“殿下,孟大人,督察院传来消息,他们在调查中发现,礼部尚书周德昌与守旧派残余势力暗中来往密切,似乎在谋划着什么。”

秦易珩和孟令琛闻言,眼中同时闪过一丝惊喜。

孟令琛冷笑着说:“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收获了。周德昌身为礼部尚书,位高权重,若能抓住他的把柄,必定能给守旧派沉重一击。”

秦易珩微微点头:“好,孟大人,此事就交给你去办。务必查清楚他们的阴谋,将证据搜集齐全,让他们无从抵赖。”

孟令琛领命而去。

他带着督察院的下属,经过一番周密的调查,终于掌握了周德昌与守旧派残余势力勾结的铁证。

原来,他们企图在即将到来的祭天大典上,暗中破坏仪式,以此来扰乱朝局,打击改革派的威望。

孟令琛拿着这些证据,来到王府,将其交给了秦易珩。

秦易珩看后,脸色变得十分阴沉:“没想到周德昌竟敢如此大胆,妄图破坏祭天大典。孟大人,此事我们该如何处理?”

孟令琛沉思良久,说道:“殿下,祭天大典乃国之大事,若被他们破坏,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可以在大典前夕,将周德昌等人的罪行公之于众,让陛下不得不处置他们。如此一来,既能挫败守旧派的阴谋,又能削弱陛下的势力。”

秦易珩微微点头:“好,就依孟大人所言。此事务必小心行事,不可有丝毫差错。”

此后的日子里,孟令琛和督察院的下属们日夜忙碌,精心准备着揭露周德昌罪行的事宜。

而秦云乔则利用自己在后宫的眼线,密切关注着皇帝和守旧派的一举一动。

祭天大典前夕,孟令琛在朝堂之上,当着众大臣的面,将周德昌与守旧派残余势力勾结的证据一一呈上。

皇帝看完证据后,脸色铁青,怒不可遏:“周德昌,你身为朝廷重臣,竟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来人,将他打入大牢,听候发落!”

周德昌吓得脸色苍白,瘫倒在地,不停地磕头求饶:“陛下,臣罪该万死,求陛下饶命啊!”

守旧派的残余大臣们见状,纷纷惊慌失措,有的甚至吓得瑟瑟发抖。

孟令琛冷冷地看着他们,心中暗自冷笑:“这些跳梁小丑,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经过此事,守旧派的势力再次遭受重创,皇帝也因此元气大伤。

而秦易珩和孟令琛则趁机在朝堂上进一步推行改革措施,逐渐架空皇帝的权力。

然而,他们深知,皇帝绝不会就此罢休,更大的危机或许还在后面。

一日,秦云乔匆匆来到王府,神色慌张地对秦易珩和孟令琛说:“五哥,孟大人,我在后宫听闻,父皇打算秘密传召一位隐居的谋士出山,帮他对付我们。”

秦易珩和孟令琛闻言,脸色顿时变得十分凝重。

孟令琛沉思片刻,说道:“能让陛下如此重视的谋士,必定非同小可。我们必须尽快查出此人的身份和来历,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秦易珩微微点头:“好,七妹,你继续在后宫留意消息。孟大人,此事就劳烦你去调查了。一定要尽快查明真相,不可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孟令琛领命而去。

他四处奔波,通过各种关系,终于打听到了那位隐居谋士的身份。

原来,此人名叫林羽,曾是先帝时期的重臣,因得罪权贵而被迫隐居。

此人足智多谋,精通权谋之术,是个极为难缠的对手。

孟令琛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暗自担忧。

他深知,若林羽真的出山相助皇帝,必定会给改革派带来巨大的麻烦。

回到王府,孟令琛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秦易珩和秦云乔。

秦易珩脸色阴沉,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没想到父皇竟会请出林羽。此人老谋深算,我们该如何应对?”

孟令琛沉思良久,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之色:“殿下,既然林羽已经出山,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我打算亲自去拜访他,看看能否说服他放弃与陛下合作。”

秦云乔惊讶地看着孟令琛:“孟大人,你这不是自投罗网吗?林羽既然答应了陛下,又怎么会轻易改变主意?”

孟令琛微微一笑:“公主不必担心。我与林羽虽未曾谋面,但听闻他是个忠义之士,只是被陛下的花言巧语所蒙蔽。我此去,并非劝说他支持我们,而是让他看清陛下的真面目。只要他能保持中立,对我们来说就是一大助力。”

秦易珩微微点头:“孟大人所言有理。不过,此行风险极大,你一定要小心行事。若有任何危险,立刻返回。”

孟令琛拱手行礼:“殿下放心,臣定当小心谨慎。”

第二日,孟令琛换上一身便服,独自一人前往林羽隐居的地方。

一路上,他心中暗自思量着见到林羽后该如何应对。

来到林羽的住处,孟令琛上前叩门。

片刻后,门缓缓打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出现在门口。

老者目光深邃,眼神中透着一丝警惕:“你是何人?为何前来此处?”

孟令琛拱手行礼,恭敬地说道:“在下孟令琛,是当今中书令。

久闻林老先生大名,今日特来拜访,还望老先生勿怪。”

林羽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中书令?你不在朝堂之上辅佐陛下,来我这隐居之地做什么?”

孟令琛微微一笑:“老先生,实不相瞒,在下此次前来,是想与您探讨一下天下大势。如今朝廷局势动荡,改革之路困难重重,还望老先生能为在下指点迷津。”

林羽冷哼一声:“天下大势?我不过是个隐居之人,早已不问世事。你还是请回吧。”

说着,林羽便要关门。

孟令琛见状,连忙伸手拦住:“老先生且慢。在下还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林羽停下动作,看着孟令琛:“有话就说,何必吞吞吐吐。”

孟令琛沉声道:“老先生,如今陛下为了保住手中权力,不惜与守旧派勾结,妄图破坏改革。他的所作所为,不仅违背了先帝的遗愿,也损害了天下百姓的利益。在下虽为中书令,但却无力阻止这一切。听闻老先生忠义无双,在下恳请老先生出山,助我等一臂之力,共同推行改革,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林羽听后,脸色微微一变,眼中露出一丝思索之色:“你所言可是属实?陛下当真与守旧派勾结?”

孟令琛从怀中掏出一份文书,递交给林羽:“老先生,这是在下搜集到的证据,陛下与守旧派勾结的铁证。还望老先生过目。”

林羽接过文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