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果冻小说网 > 冰裳转命笺 > 第5章 冰裳揭榜

第5章 冰裳揭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盛王宫的朝堂之上,气氛压抑得仿佛能凝结成霜。文武大臣们皆低垂着头,大气都不敢出,寂静如同一只无形的巨手,死死地扼住每个人的咽喉,令人喘不过气来。

这时,官员甲心中虽满是忐忑,却还是硬着头皮出列,声音微微颤抖,带着难以掩饰的恐慌:“陛下,南方突遭水灾,那洪水犹如脱缰的猛兽,肆意横行,所到之处,百姓苦不堪言。如今饥荒肆虐,饿殍遍野,惨状实非言语所能形容!”

官员乙紧接着跨前一步,脸上满是苦涩与无奈:“陛下,国库如今已是捉襟见肘,我们筹备的那点赈灾粮,不过是杯水车薪,对于深陷苦难的南方百姓而言,实在是远远不够啊!”

皇上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眼中满是焦虑与忧思,他的双手紧紧地攥着龙椅的扶手,指节都因用力而泛白,仿佛这样就能抓住一丝解决困境的希望:“朕已深知此事刻不容缓,众爱卿务必集思广益,速速想出一个良策,以解这燃眉之急!”

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臣,颤颤巍巍地迈出一步:“陛下,微臣以为,可向周边郡县征集粮食,以解南方之困。”

此言一出,立刻有官员站出来反对,言辞急切:“陛下,万万不可!周边郡县同样受水灾波及,粮食产量锐减,自顾尚且不暇,若强行征粮,恐生民变,引发内乱啊!”

又有官员进言:“陛下,是否可以削减其他方面的开支,节省出一些钱粮用于赈灾呢?”

另一位官员立刻反驳道:“陛下,朝中各项开支都关系着国家的运转,随意削减,恐动摇国本,引发更大的危机啊!”

大臣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却始终拿不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皇上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只觉头痛欲裂,心中的烦躁如潮水般翻涌:“都住口!别再吵了,朕的头都要被你们吵炸了!今日暂且退朝,容后再议!”

大臣们面面相觑,无奈之下,只得高呼:“吾皇万岁!” 随后,纷纷退出朝堂,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忧虑,脚步也显得无比沉重。

叶萧重重地在椅子上坐下,发出一声长叹,声音中满是无奈与忧虑:“清宇啊,南方突遭水灾,洪水泛滥成灾,如今已闹起了严重的饥荒。可咱们国库空虚,筹备的赈灾粮根本就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今日在朝堂上,大臣们商议许久,却始终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为父实在是头疼不已啊。”

叶清宇听闻,眉头瞬间紧紧锁在一起,他在屋内来回踱步,心急如焚地说道:“这可如何是好?南方百姓正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若不能及时救援,后果不堪设想啊。”

恰在此时,叶冰裳路过房门外,无意间听到了他们的这番对话,不由放慢了脚步,心中暗自留意起来。

叶萧无奈地摇了摇头,继续说道:“是啊,朝廷若不能妥善处理此次危机,百姓必将怨声载道,国家恐生大乱啊。”

叶清宇沉思片刻,突然停下脚步,开口道:“父亲,我们能否尝试从民间筹集一些粮食呢?众人拾柴火焰高,说不定能缓解燃眉之急。”

叶萧苦笑着摆摆手:“谈何容易啊,清宇。如今民间粮食本就有限,再加上水灾的影响,人心惶惶,家家户户都在为自己的生计打算,想要从他们手中筹集大量粮食,难度极大。”

叶清宇点了点头,神色凝重:“父亲,儿也深知这赈灾之事困难重重,可此事关乎国本,若处理不好,必将动摇国家根基。只是朝堂之上,众人皆无良策,实在令人焦急。”

叶萧站起身来,在屋内缓缓踱步:“陛下已经张贴了皇榜,广求天下能解决赈灾难题之人,并且许以重赏。这皇榜一贴出,天下人皆知此事,只是不知是否真有能人异士能解此困局。”

叶清宇望向父亲,眼中带着一丝疑惑:“父亲,您觉得会有人揭榜吗?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既要解决粮食短缺的难题,又要应对复杂的局势,稍有不慎,便会陷入困境。”

叶萧微微叹气,神色忧虑:“不好说啊,若真有人能解此困局,那必定是有大才之人。不过,为父倒是有些担心,若有人贸然揭榜,却又无法解决问题,那可是欺君之罪,必将受到严惩。”

就在这时,叶冰裳刚好路过房门口,将他们的谈话听得一清二楚。她心中不禁暗喜,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心底悄然萌生:“这皇榜,对于我而言,不正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吗?叶家那些人,从来都没把我们母女放在眼里,在这叶家,我和母亲受尽了委屈。若我能解此赈灾难题,必有重赏。到时候,我便求陛下下旨,让母亲和父亲和离,我带着母亲,还有尚在襁褓中的弟弟,离开这令人窒息的叶家,去过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 想到这里,叶冰裳不禁握紧了拳头,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那充满希望的美好生活。

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随后加快脚步,匆匆离去,准备回去好好谋划一番,如何抓住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次日,皇宫之外张贴皇榜之处被围得水泄不通。众人皆仰头望着那皇榜,上面所书的赈灾难题犹如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大家面面相觑,纷纷摇头叹气,脸上满是无奈与担忧。

路人甲望着皇榜,眼中满是怜悯之色,不禁感慨道:“这南方的水灾如此严重,百姓们流离失所,食不果腹,实在是太可怜了。”

路人乙微微皱眉,重重地叹了口气,摇头说道:“唉,可不是嘛。这赈灾之事,既要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又要安顿好受灾百姓,谈何容易啊。这皇榜,怕是没几个人敢揭。”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对这难题束手无策之时,一道纤细的身影穿过人群,缓缓走来。只见叶冰裳身着一袭如雪的白衣,在这喧闹的人群中显得格外清新脱俗。她步伐轻盈,神色从容,没有丝毫犹豫,径直伸手揭下了皇榜。

这一举动,瞬间让周围炸开了锅。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呼,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叶冰裳,眼神中满是惊讶与疑惑。

“这女子是谁?竟有这般胆量,敢揭下这皇榜?” 有人难以置信地喊道。

路人丙上下打量着叶冰裳,满脸不屑地说道:“看她这副柔弱的模样,莫不是疯了不成?这可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可不是儿戏,她能有什么办法?”

然而,叶冰裳对周围的议论声充耳不闻,她神色淡然,紧紧抱着皇榜,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在心中默默念道:“这是我改变命运的机会,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我都要拼上一拼。”

叶冰裳揭下皇榜后,周围的嘈杂声仿佛瞬间被隔绝开来,她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沉稳而有力,仿佛在为她加油鼓劲。很快,负责守护皇榜的护卫们闻讯赶来,他们上下打量了叶冰裳一番,确认无误后,便引领着她朝着皇宫的方向走去。叶冰裳深吸一口气,迈着坚定的步伐,跟在护卫身后,向着未知的挑战走去,她的背影透露出一种无畏的勇气和决心 。

盛王宫,御书房内,檀香袅袅,青烟在雕梁画栋间缓缓升腾,萦绕不散。阳光透过窗棂上精美的雕花,洒下细碎的光影,映照着古朴的书架和案几。紫檀木的书架上,摆满了泛黄的古籍和卷轴,散发着岁月的厚重气息。

御案之后,盛王身着明黄龙袍,正襟危坐,他的眼神深邃而威严,似能洞察人心。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奏折记录着南方水灾的惨状,每一行字都如重锤般敲击着他的心头。

此时,柱国大将军长女叶冰裳莲步轻移,踏入御书房。她一袭素白衣衫,虽未着华丽的服饰,却难掩其清丽之姿。她的步伐沉稳而优雅,每一步都透着从容与自信。叶冰裳微微颔首,仪态端庄地向盛王行礼,发髻上的玉簪在阳光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

叶冰裳盈盈下拜,声音清脆而沉稳:“臣女叶冰裳,拜见陛下。”

盛王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语气中带着几分质疑:“你一小小女子,竟敢揭下这皇榜?要知道,这关乎南方万千灾民的生死存亡,绝非儿戏。”

叶冰裳不卑不亢,抬起头来,目光坚定而明亮:“陛下,民女虽为女子之身,但心怀报国之志,愿为陛下分忧解难,救万千灾民于水火之中。”

紧接着,叶冰裳再次俯身,郑重其事地说道:“陛下,臣女愿以性命作担保,对于此次南方灾情,臣女确有可行的应对之法。”

盛王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冷哼一声道:“休要在此胡言乱语,若你所言不实,叶家上下都将受到牵连。”

盛王心中暗自思忖,叶家世代为将,手握重兵,势力庞大。这叶冰裳当真有能力解决这棘手的灾情?也罢,且听她说说。若是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正好借此机会敲打敲打叶萧,收回他手中的兵权。

盛王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叶冰裳,冷冷地说道:“那你且细细说来,到底有何良策?”

叶冰裳神色镇定自若,目光坚定如鹰,双手抱拳,语气掷地有声:“陛下,臣女绝无欺君之意。敢问陛下,此次南边水患严重,引发饥荒,即便是筹集了 100 万的赈灾粮,依旧远远不够,对吗?”

盛王坐在这富丽堂皇却又令人倍感压力的宫殿中,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脸色阴沉得可怕,不耐烦地回道:“是又如何?”

叶冰裳微微仰头,美目中满是忧虑之色,急切地说道:“这便说明,赈灾粮在层层下发的过程中,有人中饱私囊,层层剥削,真正到达灾民手中的粮食少之又少。” 此时,窗外的树枝被寒风吹得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南方灾民悲惨的命运而呜咽。要知道,南方的百姓正深陷水深火热之中,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处境极为凄惨。

皇宫内,盛王微微颔首,却又重重一叹,满脸无奈道:“这些事朕岂会不知,只是贪墨之风根深蒂固,积重难返,实在难以根治啊。”

叶冰裳面露焦急,向前一步,追问道:“陛下,那国库如今还剩多少粮食?”

盛王眼神闪烁,犹豫片刻,低声道:“不到三十万斤。”

叶冰裳挺直脊背,自信一笑:“陛下放心,臣女有法子让这三十万斤粮食,尽数送到灾民手中。”

盛王瞪大双眼,满脸狐疑:“这如何能行?官员贪墨之风自古就有,你一介女流,能有何办法?”

叶冰裳嘴角微扬,眼中闪过狡黠光芒,不紧不慢道:“此事不难,只需在这三十万斤粮食里,掺入三万斤沙子。”

“什么?” 盛王怒目圆睁,猛地一拍桌案,霍然起身,怒吼道,“竟敢往赈灾粮里掺沙子?荒谬至极!你可知这是何等重罪,简直罪该万死!”

叶冰裳却神色镇定,从容不迫,心中早有谋划。此时,宫殿外狂风呼啸,似在为这紧张对峙助威。

她面无惧色,不卑不亢道:“三十万斤粮食,若按以往运往南部,层层剥削后,灾民能拿到的所剩无几。但掺入三万斤沙子,那些吃惯白米的老爷们自然不屑一顾,可对极度饥饿的灾民来说,这就是救命粮。而且掺了沙子的大米,即便官员贪污,商人也不会收,如此一来,粮食定能分毫不差地到灾民手中。”

盛王缓缓坐下,若有所思,脸色渐缓:“如此,贪墨之风不攻自破。”

叶冰裳微微颔首,接着说:“还有那些冒充灾民领粮的人,也会因难以下咽而放弃,这样更能保证粮食落到真正灾民手中。要知道,这些冒充者极大影响了对灾民的救助,必须遏制。”

盛王双手抱胸,眉头紧锁:“人心贪欲难测,南国商人逐利,将粮价抬高十倍,这贪念又该如何解决?”

叶冰裳微微一笑,胸有成竹:“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他们贪,就让他们一次贪个够。”

盛王身体前倾,急切问道:“此话怎讲?”

皇宫中,气氛凝重压抑。

盛王眉头紧皱,怒目圆睁,猛地一拍座椅扶手,喝道:“叶冰裳,你莫不是说错了?百姓已买不起粮,我们该压价才是,我还以为你有何妙计,原来是把百姓往绝路上逼!” 盛王怒不可遏,满心都是对叶冰裳提议的不解与愤怒。

叶冰裳微微低头,双手交叠,目光坚定:“陛下息怒,我抬高粮价,正是为了解救百姓于水火。”

盛王满脸狐疑,身体前倾:“你可知如今粮价十两一斗,再抬高会有何后果?”

叶冰裳嘴角上扬,自信从容:“自然是那些经手粮食的商家会欣喜若狂。”

盛王气得起身踱步,手指叶冰裳怒吼:“你到底在说什么?你这不是让富商得利,百姓遭罪吗?” 他脸色阴沉,对叶冰裳的话愈发不满。

叶冰裳深吸一口气,向前一步,不卑不亢解释:“不仅要抬高粮价,还要在当地高价回收这些粮食,同时关闭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