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01
“下飞机记得给我发消息。”张疏桐站在安检口,再次叮嘱道。
“知道了,妈妈。”顾思意温和地笑笑,进了安检口。
张疏桐望着儿子的背影,忽然喊住他:“思意。”
“嗯?”顾思意回过头。
“我知道你是为了陈玦才选择去英国。”张疏桐顿了顿,“但是,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你不要……”
“妈妈。”顾思意轻声打断她,“我就是去读书而已。”
他挥手道别,没有顾母亲欲言又止的模样,转身走进通道。
十个小时后,他在飞机上醒来,顾思意摘下耳机,广播提示他们将在一个小时后落地希斯罗机场。
空姐推车送来早餐,问他要什么饮品。
顾思意要了红茶。他其实没什么胃口,整颗心都被即将到来的重逢填满了。
自从半年前做了那个梦,他就再也无法安于现状。
梦里陈玦穿着剑桥的学士服,身边站着一个蓝眼睛的英国男生,两人举止亲密,手捧鲜花。
梦醒后他心慌意乱地给陈玦发消息,问他最近怎么样,有没有交到新朋友。
陈玦回复得很简短:“挺好的,最近在忙工作。”
顾思意仍然七上八下:“我梦见你找对象了。”
陈玦回:“没有。”
顾思意浅浅放下心来。
他和陈玦已经三年没见了,连朋友圈都很少互动,尽管时常通话,但顾思意免不了有种他离自己越来越远的担忧。
这个梦还是成了导火索。
当晚顾思意就决定去英国,去陈玦身边。
不久,飞机颠簸着落地。
尾舱座位不算舒服,顾思意揉了揉酸痛的脖子,把飞机上发的小饼干和水塞进了书包,重新戴上了耳机。窗外阴云密布,细雨淅淅沥沥地落在机翼上。
“Welcome to London。”空姐微笑着说。
顾思意从窗口望出去。阴沉的天空下,跑道上停着几架银白色的飞机。他拿出手机,给母亲发了条平安信息,然后点开与陈玦的对话框。
最近的一条消息还停留在两个月前:
“哥哥,我可能要去伦敦读大学。”
“真的?下Offer了吗?”
“嗯,下了。九月份就能过去,我可以找你玩吗?”
“嗯。”
简短的对话戛然而止。顾思意盯着屏幕发了会儿呆,直到所有人都开始下飞机。
他推着三个行李箱的推车走出机场,钻进提前预约的Uber。
司机热情地问他要去哪里,顾思意报出了牛津的地址。
“Oxford? Good choice! ”司机的眼睛亮了起来,“You must be very smart! ”
车子驶上高速,窗外的景色飞速掠过。
车程比想象中要久。
抵达牛津时,已是下午。
古老的学院在细雨中显得格外安静,石墙上爬满了常春藤。
顾思意在接待处办理入住手续,工作人员帮他核对了学生证,递给他一串钥匙。
“你的房间在Building C,”她说,“噢,你有三件行李,我们帮你一起拿过去。”
“谢谢。”顾思意跟随一名工作人员,拖着行李箱穿过庭院。石板路上积了一层薄薄的水,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气息。
房间在三楼,是个不大的单人间。家具崭新,床边的窗户正对着学院的花园。顾思意放下行李,稍微简单整理了一下,坐在床沿,拿出手机。
他点开与陈玦的对话框,想了想发了一条:
“哥哥,我到牛津了。”
顾思意等了一会儿,又补充道:“我查了一下,坐火车去伦敦只要一个小时。”
“但是我不知道在哪能找到你。”
很快,陈玦的电话就回了过来。
顾思意的心跳漏了一拍,立刻接起。
“喂?”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放轻。
“我刚下庭。”陈玦的声线低沉。背景里传来皮鞋踏在大理石地面的回响,和几声模糊的英文交谈。
顾思意往床上一倒,不自觉地笑了:“你在法院吗?”
“嗯,刚结束,”陈玦答道,“现在回律所放东西,等下和同事有活动。”
隔着听筒,顾思意仿佛能想象出陈玦现在的样子——一丝不苟的律师袍,和记忆中一样英俊的侧脸,走在金丝雀码头林立的写字楼间。
“今晚有空吗?”顾思意轻声问。
陈玦那边传来电梯“叮”的一声,他似乎走进了律所。
“今晚可能不行,有事要忙,可能顾不上你。”他说,“周五晚上来找我?我让司机去接你。”
顾思意翻身趴在床上,用力点头:“好啊!“随即装作若无其事地问,“你现在忙不忙?”他想和陈玦再煲会儿电话粥。
“还行。”陈玦的声音忽然压低了些,“杰克,我一会儿去找你。”
顾思意听见有人回答他:“当然,Drake,客户的文件就在你的办公桌上,我整理好了。今晚之前他们就要。”
“我先挂了。”陈玦大概有急事了,对顾思意说,“你有事给我打电话。”
“好吧。”顾思意不太高兴地应道。
挂了电话,顾思意继续收拾行李,用自己的物品填满这间宿舍。
他将几本辩论赛用的资料放进书架,想起教授的邮件说下午四点在法学院办公室见面。
作为这几年唯一的亚洲全奖生,他需要和导师提前沟通课程安排。
看了眼表,还有一个小时。
顾思意换了件熨烫妥帖的深蓝色毛衣。
宿舍窗外的常春藤爬满石墙。雨势渐小,阳光透过云层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邮件里附了张地图,办公室在古老的哥特红砖楼里。路上他遇到几个新生在看迎新手册,有人意外地认出他来:“啊,你是不是今年亚太赛区辩论赛的……冠军?”
“我不是。”顾思意说。
他是亚军。
但顾思意没有解释。
他穿过中庭,沿着石板路往前走。
法学院的楼梯有些年头了,木质扶手被岁月磨得发亮。他在二楼找到教授的办公室,正要敲门,手机震了一下。
是陈玦发来的消息:“忘记提醒你了,英国不算安全,少出校园。”
他看着那行字正好回复,接着办公室的门忽然打开,一个女生匆匆走出来,差点和他撞个满怀。
“Sorry!”她说完又打量顾思意,然后补充道,“你是Nathan吧?教授在等你。”
Nathan是顾思意填写的惯用英文名。
办公室里堆满了书,教授是个和蔼的中年人,戴着圆框眼镜。一个亚裔学生在帮他整理文件。
“坐吧,”教授指了指对面的椅子,“你的辩论赛视频我都看过了,Nathan,法学院很期待你的加入。”
教授翻阅着文件,轻咳一声:“关于辩论社的事情……May院长很看重你在亚太赛区的成绩,但是,”他停顿了一下,“社团内部有些不同意见。他们认为亚太赛区和牛津的水平差距还是很大的。而且你才十七岁,代表团现在最年轻的也都快二十岁了,大多是硕士生和博士。他们觉得让一个刚上大学的新生直接进代表团,太过冒险。”
顾思意皱眉。
他原以为凭借亚太赛区的成绩和院长推荐,至少能得到平等对待。但教授的语气让他意识到情况和想象不同。
他直接问:“什么意思?”
教授听见顾思意的反应,委婉道:“老实说,有成员觉得May院长的推荐有些……不够慎重。他们坚持认为,不能因为你拿了个地区性的奖项,就破坏百年传统。所以、你可能需要和其他新生一样,先参加选拔赛,如果通过了,再进入代表团。抱歉,Nathan。”
顾思意听懂了。
教授话里的意思很显然——
社团现在已经收回了让他直接进入牛津辩论代表团的邀请。
顾思意嘴角扯了一下,抬眼时目光很直:“教授,是没有这个先例,还是因为我是中国人?”
一旁的亚裔学生瞬间扭头露出了吃瓜的表情。
教授一惊,没想到中国学生这么直接:“不不不,Nathan,你误会了!我知道这听起来不太友好,但牛津向来如此,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最优秀的。如果你想让他们闭嘴,就得在选拔赛上把那些牛津土著们打得说不出话来。如果你还是有异议,我想……我可以打电话给May院长,请她和你沟通?”
顾思意看着教授,笑了笑,说不用了。
听起来这件事已成定局,倘若他在选拔赛上失败,不仅会印证所有人的轻视,更会让May院长因为推荐他而难堪。
他将成为笑柄。
顾思意保持风度地点点头:“谢谢您,我会好好准备比赛的。”
“谢谢你的理解。对了,”教授换了话题,翻出一份表格,“我们需要你的紧急联系人信息,你在英国有认识的人吗?最好在伦敦,或者牛津郡。”
“有的,”顾思意说,“我有一个…朋友在伦敦。”
他低头填表,犹豫了一下,拍了张照片发给陈玦:“哥哥,你的地址我该填什么?”
过了起码有五分钟,陈玦回复了一串地址,又补充道:“这是我号码。”
顾思意一笔一划地填好。
手机回到锁屏页面,是陈玦今年七月的毕业照,灰蓝色背景下,他穿着剑桥法学院的学士服,四分之三的侧脸,眉眼年轻深邃,黑发很短,高鼻梁上薄薄的无框眼镜泛着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