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氏道:“我把他收拾干净了呗,我给他口鼻里灌水涮过,脸洗好,拾掇得齐齐整整,见到的人都以为他是寿终正寝含笑而逝。原本他喝了酒稀里糊涂的,也没挣扎几下,挺好收拾。”
张屏再问:“那天或那天之前丁小乙做了什么,令夫人下决心行凶?”
潘氏慢悠悠道:“唉,隔了这么多年,着实记不太清了。他……应该也没做什么。约莫是吃酒,骂街,打我吧。我挨着打时想,难道我一辈子就这样了?丁小乙除了那点先天不足之外,身子骨好得很,他爹有痨病,他都没被传上。成天吃喝不做活,随时能打人解闷,精神也特别好。我想,我天天受气挨打,他天天打人开心,硬熬的话,我应该很难熬过他。只能由我送他先死,我才好继续活。”
记录供词的文吏运笔如飞,杜知县趁张屏没继续问,飞快抢话:“当真?应还有其他缘故吧。”
他捋一捋须,机智一笑。
“丁小乙打你固然不对,但你并非全然无辜。你此前红杏出墙,心有愧疚。之后丁小乙打死了你姘头,才令你发起毒心,药杀了丁小乙,对不对?你的姘头,就是树下那具尸体。”
潘氏不紧不慢道:“大人不答应宽过我儿的性命,树下那人并蔡府的事,罪妇绝不吐露半句。杀丁小乙的事我已招认,其他的人与事儿,也没那么要紧。”
谢赋听着潘氏的供述,心中忽有了一个想法,如一朵雨天的云絮一般,越膨越大。
他本一直疑惑,蔡府失火的当晚,一个下人为什么能把两箱宝物带出火场,如张屏推测,这两箱宝物还附有清单。
是不是这两箱宝物本系要送给谁的?
他原下定决心,不能遂潘氏心意询问蔡府相关的事儿,但忍了又忍,终于没忍住曲折发问:“蔡府三公子……被黄郎中之女,罪妇黄稚娘痴恋一事,你可知道?”
潘氏反问:“这事儿,诸位大人还没查明白?”
杜知县一拍惊堂木:“混账!谢县丞问话,你这犯妇岂能如此不敬?!”
潘氏温顺低头:“小妇人错了,向大人赔罪。我方才讲过不说蔡府的事,但这事还是照实答了吧。稚娘是个可怜孩子,她当时一个妙龄的姑娘,因病又少见人,乍一见一个年轻的公子,可不会迷了心?谁想到多年后她变成这样!”
谢赋道:“我更疑惑,蔡府这样的人家,府中应该有养大夫。公子出行,随行亦一般会有医者,为何到乡间郎中处诊治?能引得黄稚娘迷恋,到访应不止一次。”
潘氏目光闪了闪,似遮掩什么一般再低头:“这,小妇人如何知道。想来……想来是黄郎中医术高明,蔡公子也听说了。人病了都爱试试偏方。”
谢赋凝视着她:“你有无见过蔡公子?”
潘氏身体一晃,仍垂着头道:“大人这话问的……罪妇这样的人,哪有福气认得官宦人家的公子?即便他来村里,随行一堆人,我想瞧,也只能远远瞧个影儿罢了。”
谢赋问话时,杜知县本一直在伺机截断他话头,把发问权夺回来,但越听,双眼与内心越亮,心海渐渐澎湃。
他压抑着激荡情绪,镇定接口:“哦?本县以为,未必。蔡公子去北坝乡,真的是去找黄郎中?”
潘氏只眼看着地面:“是啊,不然还能为什么?”
杜知县捻一捻胡须:“或还可能为了找另一个人。曾潘氏,那位曾想收你做小的公子,姓甚名谁?”
潘氏道:“禀大人,天长日久,小妇人早忘了。”
杜知县眯一眯精光四射的双眼:“是吗?你们之后再没见过面?你方才说,你嫁给丁小乙后,想寻短见,却被人所救。救你的人,是谁?”
潘氏道:“只是偶尔路过的好心恩公罢了,小妇人与昔日的公子,并无再见。”
杜知县眼中精光又一闪:“真的?”
潘氏仍垂着头,浑身微微颤抖。
谢赋道:“案情已至此,说出全部真相,才是最对。”
杜知县飞快夺回话头:“曾潘氏,你再仔细回想一下,对你有意的那位公子,是否在你与丁小乙成亲后又见过你?更或者,正是他刚好救下了你。于是你们……再或者,他刚好,姓……”
谢赋咳嗽一声。
潘氏依旧盯着地面:“大人是在说戏文故事吧。”
杜知县换了一个委婉的问题:“蔡三公子与你,是不是有什么,其他的,关联?”
潘氏慌乱地抬头又低头:“大人,确实,确实没有啊!怎么可能有呢。”
一个文吏从屏风后转出,将一张折起的纸条递到杜知县与谢赋面前的案上。
杜知县正待要打开,张屏道:“夫人说得对,你绝不可能是蔡三公子的娘。”
谢赋愣住,潘氏僵住,杜知县眼神滞住。
张屏迎着杜知县呆滞的视线道:“年龄不对。夫人今年五十岁左右,据说你方才供词,你遇到那位公子时,是十七岁左右。按照户册记录,你嫁给丁小乙时十八岁。蔡三公子初到黄郎中处看病,遇到黄稚娘时十八九岁。如此可推出,蔡府大火时,你三十五六岁,蔡三公子年约弱冠。再加上怀胎时间。即便你嫁给丁小乙前就有孕,也和蔡三公子的年龄不符。”
潘氏扯了扯嘴角,拢一拢蓬乱的鬓发。
杜知县压着心头之火先颤手打开案上的纸条,潘氏眼神灼灼,亦瞅着纸条。杜知县一看纸上,又一滞,闭了闭眼,谢赋微侧身望去,头壳一嗡,面颊滚烫。
纸上赫然是冯邰亲笔的一行龙飞凤舞的大字——
【蔡会第三子奂,字宏与。火难时已及冠。你二人不读卷宗乎,不识数乎?!】
杜知县再闭一闭眼,努力稳住更颤的双手,一拍惊堂木。
“混账妖妇,公堂之上,满口胡言,全无半点实话!怪不得能杀人勒索!来人,将此妇拖出去,休再白费时辰!”
衙役正依言要上前,潘氏往前一扑,拼命叩首讨饶。
“大老爷,罪妇错了!罪妇只是想求大老爷宽饶我儿一命。所有的事都是我做的。我招,我都招!勒索两位老板的事儿,是罪妇的主意。他二人抢了小秆箱子那时,我儿只有几岁,怎么可能知道这些事。都是我……”
杜知县一径拍惊堂木:“妖妇休再乱唚,其所言无一字可听!速速拖出!”
衙役们只得动手,
潘氏挣扎尖叫:“老爷,这回全是真的!那两口箱子里不是金不是银,是字画和瓷器!老爷当知我说得没错!”
谢赋不得不劝阻:“大人,下官逾越,求请开恩容这妇人再留片刻。”
衙役们立刻松手。
杜知县神情抽搐了几下,勉强平定,摆了摆手。
谢赋正色:“曾潘氏,方才你一番谎言,将本衙哄得团团乱转,竟对你心生怜惜。不论你言语中真假各有多少,只要扯谎,你所有供词皆不足信,你可明白?”
潘氏匍匐在地,连称明白。
谢赋望着她,心情复杂,又心里自嘲一叹——我竟真的超脱了,潘氏如斯可恶,我竟片刻惊怒之后,复又平静,仍信其不幸。如此,我确实不能如张贤弟,柳断丞一般,成为神断了。
唉,世间多变,人若虫蚁,小小诡诈,不过为求生。
碌碌红尘中,哪个不可怜?
增儿盯着潘氏,眼神多有怨恨,呜呜不已,似有催促之意。
张屏问:“小秆,是树下之人的名字?”
潘氏嘶哑道:“是。他……我要是把他的事都说了,可否饶我儿一命?”
杜知县大怒,又一砸惊堂木:“混账!”
谢赋道:“你说与不说,衙门都会查。”
潘氏脊背再僵了僵:“可罪妇知道的,老爷们真的未必查得出。”
杜知县再砸惊堂木,谢赋道:“你所说也未必可信。莫再来回绕方才那套,没用。你说你招实话,本衙才请杜大人开恩让你留下。不说,就出去。”
潘氏再一颤,增儿又呜呜呜向其挣扎。
柳桐倚问:“小秆的秆字,如何写?敢做敢为的敢?赶集的赶?感应的感?”
潘氏顿了顿,道:“秸秆儿,麦秆儿,粮食秆儿的秆。”
杜知县眯眼冷笑:“这名字。莫说蔡府,寻常人家近身伺候的仆从也不会起这样的名!”
潘氏道:“是他的小名,他让我这么叫他。他大名叫忠秀。”
谢赋问:“你与忠秀如何结识?”
潘氏不语。
谢赋在杜知县又砸惊堂木前道:“本衙真不明白,这时候你还卖什么关子。你与忠秀关系必然甚密,具体是怎样的密,密到什么地步,与查案关联不大。”
增儿亦又呜呜扭动,似在催促。
潘氏道:“他是我相好。但细说原委,恐怕大人又说我胡扯。我与那位蔡大人,确实有旧情,当初要娶我做小的公子就是他。”
杜知县震怒大喝:“一派胡言,此妇依然如故,拖出去!”
潘氏又不说话了。
谢赋再轻叹,转向杜知县:“大人,不如先让她顺着说?”
杜知县面皮抽搐,以眼神发出示意——出事出错了,责任谁负?
谢赋直视他双目:“若因此生出过失过错,下官独自领罚。”
杜知县鼻腔中哼了一声,转身坐正。
谢赋亦回正身向堂下潘氏道:“继续说吧,如实交待。”
潘氏顿一顿首:“罪妇与蔡大人之后好些年确实没再见过,跳崖也不是他救的我。他当时在南边做官,多年后不当官了,来顺安乡里盖大宅子住,我当然知道是他。但贵人多忘事,他怕是早不记得我了,就算记得,我已落到这步田地,一个半老的残花败柳,哪有脸让他知道是我。”
她停了一停,又道——
“罪妇绕弯子多说一句。蔡公子找黄郎中看病,实是为了稚娘。稚娘犯下了泼天的大罪。但当时蔡公子这个事,不怪她。是蔡公子先瞧上了她。稚娘长得没她娘好看,可十几岁的时候,也跟朵花似的,蔡公子到附近游逛,一眼看上她了。稚娘当时疯得跟后来不一样,像个几岁的孩子,傻呵呵的,啥也不懂。那公子哥儿硬撩拨她,竟跑到黄郎中那里假装看病,把稚娘撩拨得动了情。他知道稚娘确实疯傻,又不肯真的要她,当逗猫儿鸟儿玩似的。这些公子哥儿,真缺德。忠秀是给蔡小公子捧箱笼的。他跟着蔡公子,与我打过照面。后来稚娘爱上了蔡公子,整天闹着去找他,蔡公子又不肯见她了。我……我那时恰好缺钱,不想要脸了,我主动帮着劝稚娘,同黄郎中说若他不便出面,便由我和另外几个婆子当稚娘的娘家人,去跟蔡府谈谈。其实我想借机和蔡家聊聊当年的事,看能不能要点啥。他们随手丢个一星半点,对我们都挺多了。我若有了钱,能带着我儿去外地过活。但……”
潘氏苦笑一声。
“着实是我这村妇没见识。人家那样的门第,我们根本连大门边都没摸到就被轰了。忠秀……之前在村里与我见过几面,约莫对我有意。他借口劝解,独自来见我。我……我也看出他的心思,把年轻时候蔡老爷瞧上过我的事说了。他劝我,不可能了,死了这条心吧。他话说得不刻薄,着实在安慰我,他又拿钱给我,我知道是他自个儿的钱,觉得这人不错。总之,一来二去,我俩好上了。”
杜知县眼光中又复精光闪动:“你们这对奸夫□□,与蔡府火案有无干系?现下从实招来,能免受凌迟之苦!”
潘氏微抬头:“大人莫不是以为我和忠秀放火烧了蔡府?忒看得起罪妇了。蔡家那府邸,那些下人,我们能打过谁?一个门房就能打死我们仨。”
杜知县道:“方法有很多,硬的不行,你们可以下药!是了,正好疯妇黄氏的爹是个郎中。他因闺女的事怨恨蔡府。你自称曾得蔡大人留意,后来嫁给村汉,又与蔡府一下仆通奸,妇人多虚荣,你心岂能甘?你奸夫被你蛊惑,对你言听计从。”
潘氏道:“所以黄郎中配药,小秆下毒,罪妇放火。我们三人端了一整个蔡府,大人是这个意思么?”
谢赋没忍住,又咳嗽一声。
潘氏再跪直了些:“若是罪妇放的火,从蔡府随手抡一把,想也够我和我儿后半生受用,怎会受这些年的穷!什么山什么寨的,也该请我去做个掌事的女大王。”
杜知县胡须直颤,谢赋赶紧发问:“你可知蔡府为什么失火?忠秀怎能从失火的蔡府中带出两口箱子?”
潘氏摇头:“方才张大人说得对,罪妇着实不知。那天夜里,大家都去找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