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果冻小说网 > 山高水远行无疆 > 第2章 白日观山

第2章 白日观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打从蘑菇屋出来,吕逸明就表现出了惊人的方言天赋,令周遥川刮目相看。

本地居民都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在梯田生活,当地不容易听到普通话。

吕逸明一个东北大哥,居然能从零学会这种南方深山里面的哈尼语!

吕逸明性子爽朗,吃过饭后,带着周遥川到寨子里逛逛,一路还和背着背篓的当地人打了不少招呼。

周遥川边走着边打量,白天的视野着实和夜晚大相径庭。

这里房屋的布局顺应山势,位置既远离了谷底的湿气,同时与远离了高山上的寒冷。

古朴的蘑菇房、土掌房被保护得相对完好,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带有浓厚的历史气息,只是偶尔有几栋现代气息的混凝土的小楼。

房屋细节处基本保留着原始房屋的粗犷,木材与石材只经过了简单处理,只要高度一致,数量上有参差也无可厚非。

再沿着路向上,便会发现身边这条溪水贯穿了整个村落。村落中有着纵横交错的水沟,既是通向神泉,也是流向山下的层层梯田。

这边的房屋少些,视线更加开阔。

连成一体的梯田灌满了水,从高处的梯田汩汩流向下方,活水为田地赋予流动的生机,将蓝天与流云映照。已经有村民早早起来,清除着水道中的阻碍,在梯田中修缮田垄。

路过的阿姨穿着哈尼族服饰,正赶着牛去吃草,边和旁人聊天边慢慢向前,不紧不慢,十分惬意。

偶尔有几只鸡鸭悠闲地摇晃着圆滚滚的身体,也不怕人。

吕逸明介绍道:“这边人讲究风俗和风水,有些树木与石头都不能动。在这里,传统的力量非常强大,他们相信广场上的神树与石台能保佑村庄。”

“据说这个民族从远方迁徙而来,翻越高山,定居于此,在山坡上开辟了千万级梯田,传承到今天,确实值得敬佩。”周遥川入乡随俗,十分恭敬地绕开路旁的石头。

寨子不太大,数分钟后,两人抵达了寨子的最高处——观景台。

观景台约莫是十来年前外部投资建造的,曾经还要收取价格高昂的门票,但如今已经完全开放。

村寨、梯田、远山、青空、云雾,天然的浓墨重彩远近交织,整片空间一览无余。

冬日的寒凉尚未退尽,黛绿的草木之色尚有些暗沉。从河谷攀至哀牢山脉的千层梯田,仍是整个画面中最壮观而生动的主体。

吕逸明站在观景台上,听着鸟雀齐鸣,深深吸气,“这里是哈尼族人心中的诺玛阿美。”

半晌,他淡淡一笑,“我希望走进他们的生活,还原出这里的气味,让离家的人也能回忆起这里。”

周遥川目光悠远。

“吕老师境界颇高,如果有闲,再向您学习些气味的知识。您会在这里待多久?准备什么时候到下一站?”

“再住一个月左右,奔西双版纳准备进货。季节正好是百花盛开的季节,那边的香荚兰可是别的地方买不到的珍贵香料。”

“香荚兰……是香草?这在北方确实很少见到。”

“可不是!国内的话,也就云南海南的气候适合。云南的种是从印尼做的引进……”

吕逸明滔滔不绝地讲述起自己擅长的领域,眼睛里放着光,当真是爱极了这份事业。

周遥川耐心地听,时不时点头应和,再拍几张照片。

兴许是觉得自己话有些多,吕逸明摸摸后脑勺,“走吧,咱们往寨口去。”

他们走过阶梯,走过水磨坊,走过祭祀处,走过那棵三人都无法环抱的大树。

远远看见几位游客把车停在寨口的停车场,下来冲着梯田大拍特拍。

“看到游客就想起,从前我到丽江,哎呀,十几年前吧,还有很多唱民谣的文青。现在成了旅游胜地,旧时的那些人,要么丢了文青梦屈服于生活,要么再找个更小众的地方。但愿意过颠沛流离穷日子的人终究是少数,我也是做出点名堂,才敢到处跑……”

吕逸明忽然打量着周遥川,“听说周老师原本也是在学校为人师表……虽说打听人私事不太礼貌,但还是有些好奇。”

周遥川轻轻摇头,“是我自愿辞职的。前几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经济低迷,各处封闭,学生们都上网课。我教着小学生们,越发觉得现在的教育和我预想的不一样,在这个追求功利与成绩至上的教育体系中,我很难坚持做下去。”

“这倒是啊,现在好多孩子们物质上或许不再辛苦,精神上却有些贫瘠。周老师的文章里时常提到生命,非常打动人,这也是人生在世一直要追求的课题,一辈子都在思考的。”吕逸明赞许地点头,“周老师后面怎么安排?”

周遥川垂眸思索片刻。

“车处理好之后,是要先还了的。原本打算在当地找个有交通工具的好心人,到元阳县里还了车,支付些酬劳回来。”

吕逸明笑道:“可巧了不是,我就是那个好心人啊!差不多也是到月底,不如再往南面和边境看看。周老师,你要是没有具体的计划,就跟我走吧!有空一起去周边转转,月底一起去普洱,西双版纳,您也可以去勐腊!”

吕逸明的热情倒也方便了周遥川。周遥川本就是个随和的淡人,和真性情的老大哥还算合得来。

“希望不要太麻烦您。”

“高低我也要去,多个朋友嘛!周老师准备什么时候去还车换电瓶?多一天挺贵的吧?”

周遥川点点头,“准备尽快还吧,吕老师今天有时间吗?”

“甭客气,准备好了咱就走着!左右今儿也没安排,平日里不过是再捯饬捯饬香料,可算是盼来了周老师,好和我搭个伴儿!”

吕逸明发自内心地笑着,八颗白牙明灿灿的。

.

忙碌一天,去最近的镇上还过车,又开了好远才回来。浑身疲惫的周遥川躺下看看微博,有意点进了时空猎人暗潮的主页。

暗潮更新了几张图。

“在北京,没见到周老师的第二天。【沮丧】【瞎拍】【被迫营业】”

图片是之前周遥川曾拍过,在微博曾经发布的几个地方,包括东岳庙——北京民俗博物馆、北京巧娘博物馆、东四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等等。

画面构图与色彩十分精致,凸显了展品自身的特质,拍摄水准很高。周遥川大抵体会出来一丝味道,估计着他们这是要做一期博物馆特辑。

北京有很多五花八门的博物馆,这次的几个基本集中在东城朝阳,还不是国博首博之类盛名在外还需要排队预约的大馆,这倒是很民间,很接地气,是个有趣的选题。

对于想要深入了解老北京文化历史的人来说,这期的内容会更亲民一些。

再往下的评论区却是群魔乱舞中夹杂着正常评论。

“时空错乱的历史性会面!暗老师快穿梭时空把周老师抓回来!”

“暗老公在玻璃上留下影子了!好有历史穿越感!啊啊啊好帅啵啵啵!”

“明天就去抓个博物馆偶遇暗老师!桀桀!”

“胡同博物馆我之前去过,特别好!暗老师多拍点!”

周老师仔细看着图片玻璃上的反光,勉强从没有对焦在玻璃上的影子中看出人形的轮廓,却哪里看得清面容,犹豫片刻,在评论区中敲下几个字。

“这几家博物馆很不错。拍摄愉快!”

很快,他的评论就被顶了上去。

“是活的周老师!第一次见到周老师评论!合影!”

“以为是高仿,结果是正主!”

“@暗老师快来!你偶像来了!”

网友活跃的时候,周遥川在暗潮的主页驻足,慢慢地看他之前发的内容。

他看到了暗潮最早的几条内容,是从“人间流浪”正式成立之后发布的。

“一些过去的事故让我迷失,血色侵蚀着生活的热情,如今已重新开始。很高兴能加入‘人间流浪’,和亮哥一起发现人间,体会人间。”

“人间流浪”的木头牌子被四个人握住四个角,没有露脸,牌子背后则站着他们的导演,在牌子上比着“耶”的手势。五个人的小工作室就此开张。

随后是些工作室的日常,暗潮都没有露脸。直到第七条,话题不再是工作室。

“从此我是周老师的铁粉。真的,我人生中第一个坚定要粉的博主!他让我感觉到了生命的价值。不为外界所动地创造自己的历史,就像是芸芸众生中的我,似乎找到了迷雾中的自己。我要努力在拍摄中偶遇偶像周老师!吹爆!走着!赶明儿上北京找周老师!”

周遥川一愣,还真没想到这个暗潮在挺早的时候,就对自己有这么高的评价。

仔细回想,那时粉丝只有两位数,他还在摸索自媒体的可行性,试探性地发布了一些感慨的图文,或许对暗潮产生了影响。

他稍微对暗潮产生了好奇,但也仅限是好奇。

毕竟未来的日子还长着,会遇到更多的人,更多的事。

记忆是会淡去与消散的。能留到最后的,只是那些重要的瞬间。

太多驳杂的记忆,也只是过眼云烟而已。

他轻轻按下锁屏,把手机放到枕边,闭上眼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