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果冻小说网 > 心玉 > 第26章 第 26 章

第26章 第 2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别过了沈谦语,林讷行就独自回到了养心居内。

这时,她忽然想起张逸辰在城主府说过的话,便取出符牌,进入了“灵镜论坛”。她在论坛上找到了“追风逐影”,发去讯息问道:“道友是天弓峰人,可知道峰内有一位名字叫做张景轩的?”

没等一会儿,林讷行就收到了“追风逐影”的回复,就见符牌上写着:“我就是张景轩。道友是有何事?”

林讷行没想到事情如此凑巧,想了想,还是回复道:“不知道友可还记得一个叫做张逸辰的人?听说他是你在凡世时的表兄。”

“追风逐影”很快回复道:“道友现在可有空?不如到天衍阵院幻境塔内详说。”林讷行回复了“追风逐影”,立刻就动身前往幻境塔。

进入天衍阵院,她果然远远就见到张景轩背着长弓正站在幻境塔门前,似乎是刚从幻境塔中出来。二人拱手见过礼后,张景轩用食指点了点自己的脑袋,又道:“道友,不如入幻境塔内详谈?”

林讷行点点头。于是二人进入测试用的其中一层幻境之中。

将幻境门关闭后,张景轩才以神识传音道:“还不知道道友如何称呼?”

林讷行这才自我介绍道:“我名林讷行。”

张景轩颔首道:“原来是林道友。”他又问,“不知道林道友是从何处得知我在凡世时有个叫张逸辰的表兄?”

林讷行于是将她与张逸辰的交集简要告诉了张景轩。

张景轩听完,沉默片刻,这才道:“此人并非是我的亲表兄。”接着,他将往事一一道来。

张景轩曾有一位姑母,早年间嫁到了别处。后来听说是丧夫,姑母便带着一个孩子回到了秦苍。那个孩子名叫张逸辰,说是他的表兄。

张景轩那时候年纪还小,对这个突然出现的表兄充满了好奇,便经常去找他玩。

张逸辰生得眉清目秀,虽然年纪也不大,但身姿挺拔,性格温和而又爽朗,待人接物也极为得体。他不仅学识渊博,还精通武艺,尤其是那把红木弓,更是使得出神入化。

很快,张逸辰就成了张景轩心目中的榜样,事事都要跟在张逸辰的后面。张景轩跟着他修习武艺、学习箭术,听他讲述修仙界的故事,心中亦对修仙界充满了向往。

某一日,张逸辰正在和好友商量着要去北方寻仙,正好被张景轩撞上了,登时就说要跟着他们一起去。几年相处之下,张逸辰也很欣赏这个表弟,见他态度坚决,便答应了下来。

然而,就在他们收拾好行李物品准备启程的前一天,张景轩的姑母却猝不及防地病倒了。

张逸辰不愿耽搁了好友,便让好友先去北方,自己则留下来侍疾。他对张景轩道:“你先随他去吧,我侍候完母亲的病,随后就来。”

张景轩虽然心中有些失望,但也理解表兄的决定,便先前往姑母家中探望。

那时姑母整个人虚弱地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如纸。张景轩见到眼前的情景,心中亦是担忧。他一方面是忧心姑母的身体,另一方面也是遗憾表兄得晚好些年才能去宗门了。

等到张逸辰出门买药时,屋内只剩下了他和姑母两人。姑母却突然紧紧抓住了他的手,压低了声音悄悄地对他道:“景轩,你千万不要跟着逸辰他们一起去寻仙。”

张景轩一愣,不解地问道:“姑母,这是为什么?逸辰哥很厉害,我也想和他一起去见识外面的世界。”

姑母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恐惧,声音也有些发涩:“逸辰……他其实不是我的孩子。”

张景轩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姑母。姑母叹了口气,对他缓缓道出了真相。

原来,她的亲生儿子早在多年前就因一场意外病故了。那时她和丈夫悲痛欲绝,整日以泪洗面。

直到有一天,她与丈夫被公婆邀请出门散心,却在回程的路上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婴儿。

那个婴儿被人丢在了驿边树丛中,嘤嘤哭泣着,他的襁褓上还系着一把红木弓。她见这个孩子生得白嫩乖巧,便觉得这是天定的缘分,于是将他带回家中抚养。

因为他的眼睛十分好看,亮晶晶的像是天上的星星,便取了个“逸辰”的名字。

起初,她和丈夫对这个孩子也是疼爱有加,几乎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他身上,精心教养着。张逸辰也确实聪明伶俐,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无论是读书还是习武,他都学得很快,让夫妇二人倍感欣慰。

但就在这时,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那是在张逸辰九岁的时候,她的夫婿见他的箭术修习得不错,便将红木弓交还给他。

就在他拿到红木弓的那一刻,夫妇二人惊觉这个孩子的眼神竟变得格外陌生,仿佛一个经历过无数风雨的大人。那种眼神冰冷而深邃,让人不寒而栗。

他朝这夫妇二人看过来时,他们被那双眼睛所震慑,只觉得眼前一花,随后便失去了那一瞬间的记忆。

等他们回过神来,张逸辰已经恢复成了平常的模样,眼神清澈而无辜,嘴里还道着欢喜,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他们的错觉。

只是从那以后,夫妇二人心中总是存着一丝惴惴,但张逸辰的表现一如既往地优秀,他们也就渐渐将这件事抛在了脑后。

直到近日,张逸辰提出要去寻仙,她才猛然想起了当年的那一幕。她心中顿时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惧,总觉得张逸辰身上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一惊吓间,她便病倒了。

虽然张逸辰对她还算孝顺,可每当她回想起那个眼神,心里总会有一种毛骨悚然感。而自己如今又是孤零零的一个人。重重忧思之下,她的病情愈发严重了。

张景轩听完姑母的讲述,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就在这时,张逸辰买药回来了。二人神色间都有些慌张,但张逸辰也没有多问什么。

张景轩知道了张逸辰的身世,并未拆穿或是直接询问。只是他之后并没有跟着张逸辰的好友去到北方寻仙,而张逸辰也没有问他是什么原因。

接下来的日子里,张逸辰一直守在姑母身边,悉心照料她的饮食起居。

张景轩也时常来看望姑母,他的脑海里始终萦绕着姑母的那番话。他仔细观察张逸辰的一举一动,试图从中看出一些端倪。但张逸辰的表现却一如既往,没有丝毫异常。

后来,姑母的身体渐渐好转,但她对张逸辰的态度却变得冷淡了许多。她甚至强行要求张逸辰去刘家当差,似乎是想让他远离自己。

张逸辰本来不太想去,但最终还是顺从了她的意思,去了刘家做事。

张景轩记着姑母的话,心里也对他有了芥蒂,前些年便自己来到了凌霄宗。之后的事情,他便无从得知了。

他回忆道:“小时候,他总是带着我练弓,教我如何瞄准、如何发力。无论是练习武艺,还是为人处世,我若有哪里做得不对,他都会耐心地教导我,从不发火。

“我起初身体还不是很好,有时候被人欺负,也都是他带着我去讨回公道。那时候,我是真的把他当成了亲哥哥。”

林讷行听完张景轩的讲述,一时也不知道该作何评价。从张景轩的描述来看,张逸辰身上或许有些秘密,但应该并不是个坏人。她看着张景轩,问道:“那你现在对他是什么看法?”

张景轩苦笑道:“我也说不太清。他对我很好,对姑母也很好。我不敢去质问他,可姑母的话当时又让我难以释怀。但在进入宗门后,我还是修习了弓术。”

他顿了顿,接着道:“在教习院时,长老曾经说过,弓道如镜,箭如其人。一个人的弓箭如何,便是他的本性如何,难以作伪。小人射不来坦荡磊落之箭,君子也射不出阴险刻毒之箭。就算是战术运用上,两者箭气亦有云泥之别。

“君子之箭讲求浩然正气,刚正劲直,循堂堂正正之途,箭气必然如长虹贯日,笔直而纯粹。小人箭气,则或隐晦飘忽,透着谲诈之意。”

他继续说道:“他的弓箭向来从容而又沉稳,又百发百中。小时候,我只觉得他射出的箭十分漂亮,却又高深莫测。现在想来,或许只是因为他的来历有些特别。”

他叹了口气,眼神复杂,道:“我当初不该因为姑母的一句话就怀疑疏远他的。我从小就跟在他的身后,即便他的身世有些不对,但一个人的真实本性又如何能够伪装数年都滴水不漏呢?

“他教给我的弓术,就算是长老也挑不出错。更何况,姑母病重之时,他也毅然放下了寻仙的机会,留在她身边尽心照顾。姑母对他的害怕,我对他的怀疑,他应是知道的,但也待我们依旧。”

林讷行看着张景轩眼里的愧疚之色,便道:“抱歉,是我唐突了,我不该问这些让你为难。”

张逸辰摇头笑了笑,语气也放轻松了些,道:“没事。能从你这里听说他如今安好,我也很是高兴。”

说完,两人无话,便道别而去。

暂时了却心头的一桩疑惑,林讷行便不再多想,接下来又是醉心于修行之事。

她在宣纸上练习了半天符箓,随后将此次出行的心得整理成手札。在城主府等待贾敦几人审判结果的那几天,她只是将之前用去的常用符画了些作为补充,倒还没来得及总结。

在煞地时,她因为幻境中的景象瞬间领悟了霹雳符,出幻境后又作了解厄符化解煞鬼怨气。归根结底,也是因为“人心”二字。

写到这里,她忽然想起来那一日沈谦语来找她时,对她说过的那些话。他说,镇厄者,镇压一切厄运和不祥之气;厄者,邪、煞、凶三者是也,皆从“人心”二字而来。所以,凡世里的任务更多地是对修士内心的考验。

她不禁感慨,这何止是对修士内心的考验呢?受难的分明是那芸芸众生啊。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众生之苦不同,其中生机只有众生自己去寻。寻到什么程度呢?就算有所缺憾,也至少要此生无悔才是。

即便是修仙之人,也不能代替众生去生活,因而所能够做的终究有限。况且,修仙之人虽脱离了一般世俗生活,但自己本也是这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也有自己的苦厄要自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