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站在林暮家门前,手心冒汗,反复整理着衬衫领口。他穿着浅蓝色条纹衬衫和深色西裤——外婆特意为他准备的“见家长专用装备”,头发也难得梳得整整齐齐,甚至还喷了一点古龙水。
“放松点。”
林暮轻声说,按下门铃,“只是吃个饭而已。”
“只是吃个饭?”
盛夏压低声音,“这是历史性时刻好吗!万一你爸突然改变主意,拿扫把赶我出去怎么办?”
林暮无奈地摇头,刚要回答,门开了。林父站在门口,穿着深灰色家居服,表情严肃地打量着盛夏。
“叔叔好!”
盛夏立刻鞠了一躬,声音比平时高了八度,“我是盛夏,打扰您了!这是一点心意!”他手忙脚乱地举起手中的礼物袋——外婆精心准备的八宝鸭和茶叶。
林父点点头,侧身让两人进门:“进来吧。”
林暮家比盛夏想象中更加整洁简约,家具多是深色木质,墙上挂着几幅山水画,客厅一角摆着一台黑色三角钢琴——林暮曾经提到过,但亲眼所见还是让盛夏惊叹不已。
“坐。”
林父指了指沙发,接过礼物袋,“谢谢,太破费了。”
盛夏正襟危坐,双手放在膝盖上,背挺得笔直。林暮在他身边坐下,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背,示意他放松。
“听林暮说,你母亲身体好些了?”林父泡好茶,递给盛夏一杯。
“好多了,谢谢叔叔关心!”
盛夏双手接过茶杯,医生说再休养一段时间就能完全康复。”
林父点点头,啜了一口茶:“你转学回来,学业跟得上吗?”
“多亏林暮帮我补习!”
盛夏眼睛亮了起来,“上次月考我进了班级前二十,我妈高兴坏了。”
“哦?”
林父挑眉看向儿子,“你帮他补习?”
林暮点点头:“他理科基础差,但很聪明,一点就通。”
盛夏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是林暮教得好。他讲题比老师还清楚,就是太严格了,错一题要罚做十道类似的。”
林父嘴角微微上扬:“他一向如此。”
这个小小的微笑让盛夏松了口气。气氛似乎缓和了一些,他大胆地环顾四周,目光落在钢琴上:“叔叔,那是林暮平时练琴用的吗?”
“嗯。”
林父的表情变得复杂,“他小时候学的,后来学业忙就放下了。”
“他弹得可好了!”
盛夏忍不住兴奋起来,“还记得上个月省里的比赛,他弹肖邦的《英雄波兰舞曲》,拿了青年组一等奖!评委都说他的演绎充满激情和技巧。”
林暮在桌下轻轻踢了盛夏一脚,示意他别太过火。但出乎意料的是,林父并没有露出不悦的表情。
“录像有吗?”林父突然问。
盛夏立刻掏出手机:“有!我录了全场!”他翻出视频,递给林父,“您看,就是这个部分,和弦处理得太完美了。”
林父接过手机,专注地看着屏幕。录像里的林暮穿着黑色西装,修长的手指在琴键上飞舞,神情专注而陶醉。当最后一个和弦落下,观众席爆发出热烈掌声,盛夏的欢呼声格外明显。
“挺不错的。”
“晚饭好了。”
林父起身走向餐厅,结束了这个话题。
餐桌上摆着四菜一汤——清蒸鱼、红烧排骨、蒜蓉菜心和瘦肉蛋花汤,都是家常菜但色香俱全。盛夏没想到大学教授的林父竟然厨艺不错。
“叔叔手艺真好!”
盛夏尝了一口鱼,由衷赞叹,“比食堂强多了!”
“随便做的。”
林父淡淡地说,但盛夏注意到他给林暮夹了一块排骨,又犹豫了一下,也给盛夏夹了一块。
小小的举动让盛夏心头一暖。他偷偷看了林暮一眼,后者眼中也闪烁着惊讶和感动。
“听林暮说,您是他钢琴启蒙老师?”盛夏尝试继续刚才的话题。
林父点点头:“他四岁时,我发现了他的音感。每个音高都能准确分辨。”
“真的?”
盛夏惊讶地看向林暮,林暮低头吃饭:“很久以前的事了。”
“那后来为什么……”盛夏话说到一半,意识到可能触及敏感话题,赶紧刹住。
但林父竟然回答了:“我认为学业更重要。音乐可以作为爱好,但不该耽误正途。”
“但现在证明两者可以兼顾,对吧?”
盛夏小心翼翼地说,“林暮成绩一直很好,钢琴也没落下。”
林父看了儿子一眼:”他向来擅长multitasking。”
这个英文单词从严肃的林父口中蹦出来,显得格外突兀。盛夏差点被汤呛到,连忙用咳嗽掩饰笑意。林暮也惊讶地抬头,嘴角微微上扬。
“您英语真好!”
盛夏真诚地说,“我英语最差了,全靠林暮帮我补习。”
话题就这样转向了学业、大学规划,甚至最近的新闻。盛夏惊讶地发现,一旦打开话匣子,林父其实知识渊博且见解独到,只是表达方式过于简练。而林父似乎也对盛夏的活泼健谈逐渐适应,不再那么紧绷。
“我们学校下个月有艺术节。”
盛夏兴奋地说,“林暮要表演钢琴,我打算唱歌,如果...如果叔叔有空的话,欢迎来观看!”
林暮在桌下猛地抓住盛夏的手,眼神警告他别太过分。但林父只是若有所思地搅动碗里的汤:”看情况吧。”
这已经比盛夏预期的“不可能”好多了。他冲林暮眨眨眼,后者无奈地摇头,但紧握的手没有松开。
饭后,盛夏主动提出洗碗。林父本想拒绝,但盛夏已经利落地收拾起碗筷:“我在家经常帮外婆洗碗,专业级的!”
厨房里,盛夏哼着歌冲洗碗碟。林暮悄悄走进来,递给他一块干净毛巾:“表现不错。”
盛夏压低声音:“真的?你爸没讨厌我?”
“恰恰相反。”
林暮轻声说,“他话比平时多了三倍。”
盛夏瞪大眼睛:“这还叫多?那平时……”
“平时一顿饭不超过十句。”
林暮接过洗好的盘子擦干。
盛夏突然想到什么,表情变得严肃:“林暮,你爸刚才夸你钢琴弹得好。这是第一次吗?”
林暮的手停顿了一下:“嗯。”
“天啊。”
盛夏轻声说,眼中闪烁着理解的光芒,“那对你来说一定……”
“很特别。”
林暮简短地承认,耳根微微发红。
盛夏忍不住凑近,在他脸颊上快速亲了一下:“为你高兴。”
林暮慌忙看向门口,确认父亲没看到这个突然的亲密举动:“盛夏!”
“抱歉,情不自禁~”
盛夏笑嘻嘻地继续洗碗,但眼中满是柔情。
回到客厅,林父正在泡茶。盛夏注意到茶几上放着一本相册——正是他上次在医院窗外看到的那本。
“叔叔。”
盛夏鼓起勇气,“这是林暮小时候的照片吗?”
林父点点头,出人意料地将相册推向他:“想看就看吧。”
盛夏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婴儿时期的林暮胖嘟嘟的,坐在钢琴前好奇地摸着琴键,大眼睛圆溜溜的,完全看不出日后高冷学霸的影子。
“好可爱!”
盛夏忍不住惊呼,“这小脸蛋,这小手。”
林暮尴尬地凑过来:“爸,怎么把这个拿出来了。”
“整理书房时看到的。”
林父轻描淡写地说,但盛夏注意到他的目光一直没离开过相册。
随着相册翻动,林暮一点点长大——幼儿园毕业典礼上穿着小礼服弹钢琴,小□□动会上拿着奖牌一脸严肃,初中毕业时已经初具现在清冷俊秀的轮廓……
“这张!”
盛夏突然指着一张照片惊呼,“林暮,你居然会做鬼脸?”
照片里,大约十岁的林暮站在游乐园的冰淇淋车前,吐着舌头做鬼脸,完全颠覆了盛夏对他的认知。
林暮耳根通红:“那是被迫的。”
“我答应他考第一名就带他去游乐园。”林父突然解释,“他高兴坏了。”
这个小小的分享让盛夏看到了林家父子关系的另一面——并非只有严厉的要求和压抑的服从,也曾有过这样单纯的快乐时刻。
“叔叔。”
盛夏真诚地说,“谢谢您把林暮培养得这么优秀。我知道,这不容易。”
林父看了他一眼,目光中的审视少了几分,多了些复杂的情绪:”他自己努力的结果。”
相册翻到最后几页,照片突然变少了。最后一张是林暮初中毕业时站在校门口的独照,表情平静,眼神已经接近现在的样子。
“高中后,没怎么拍了。”
林父轻声说,仿佛在解释这个突兀的结尾。
盛夏突然明白,这本相册记录的不仅是林暮的成长,也是一段父子关系逐渐疏远的过程。他悄悄看了眼林暮,后者正盯着那张最后的照片,眼中闪烁着难以解读的情绪。
“叔叔。”
盛夏合上相册,鼓起勇气说,“下次,我可以帮你们拍照。合影什么的。”
林父没有立即回应,但也没有拒绝。他看了看手表:“不早了,你们明天还要上学吧?”
这是委婉的送客。盛夏识相地站起身:“谢谢叔叔的晚餐,非常美味!”
林父点点头,起身送他们到门口。就在盛夏以为这次会面将以礼貌但疏离的方式结束时,林父突然说:“下次再来。”
简单的四个字,却让盛夏瞪大了眼睛。他转头看向林暮,后者也一脸难以置信。
“一定!”
盛夏立刻答应,声音因激动而略微发颤,“下次我带外婆做的点心给您尝尝!”
林父嘴角微微上扬,点了点头。这个细微的表情变化在盛夏眼中简直如同冰山融化般珍贵。
走出小区,盛夏终于忍不住跳了起来:“成功了!你爸邀请我下次再去!他还夸你钢琴弹得好!天啊,这比我预想的最好结果还要好!”
林暮看着他手舞足蹈的样子,忍不住微笑:“你表现得很好。
“真的?”
盛夏停下来,认真地问,“我没说错话?没太吵?没。”
“没有。”
林暮轻声说,“你很真诚。我爸能看出来。”
盛夏突然抱住林暮,在他耳边轻声说:“他会接受的,林暮。给我们一点时间,他会明白的。”
林暮没有回答,只是回抱住盛夏。夜色中,两个少年紧紧相拥,心中满是对未来的希望和不确定。但此刻,至少他们知道,那道看似不可逾越的鸿沟,已经开始有了桥梁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