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备不是因为那群老弱病残,华鸿月顺着柳镖头所指地方,6个壮汉骑着马,眼神猩红,正在急驰而来。
“兰儿 ,快进来。”
华鸿月把兰儿拉进去,兰儿红眼眶,华鸿月没理他,看见华珩也马车,放心。
华珩很紧张,在车板地下抽出刀,这是他小时候练武的刀,拼命让自己冷静下来,“我练过武,别怕。”
在安慰妻子,也是在安慰自己。
眼看冲突一触即发,她向外挪挪身子。
华鸿月发现,那些流民很快聚集成一个圈,老人在外面,妇女儿童在里面,显然里面有人指挥。
华鸿月看到一个打头的人,身型矮小,明明是老人家,却行动矫健,是伪装,他们布包着的拐杖露出来,是铁锹。
怪不得这群老弱病残能走到这里,原来里面有高人,自己的想法可以做。
他们目光从难民移向华鸿月一行,眼睛透着兴奋。“遇到大鱼,兄弟们上。”
这群人见过血,说不定还吃过同类,华鸿月本能感受到危机。
镖局所有人将手里的木棍,顷刻间换成泛着白光的刀,一时间,气氛紧张到口水都不敢咽。
崔茵娘看眼外面快速放下帘子,安抚着两个孩子,嘴里安抚着,“乖孩子,别出声,别出声。”
华鸿月察觉到他们的企图,不能救人,自保都是问题。
生死存亡,也不管这身体能不守得住,想起人间惨剧,绝不能被吃,死也要拖着这些人。
她盯上草垛下多余的刀,正好冲出去之际,管道上烟尘四起,马蹄声由远及近。
就在那群杀红眼的壮汉面向他们而来的时候,一群10几人队伍,更加整齐的黄衫军急驰而来。
没有说话,团团围住这群壮汉,双方交战,单方面碾压,一群壮汉瞬间倒下,鲜血直流,华鸿月目睹这一切,危机解除,呼出一口气,她的手心都是汗。
王管事、柳镖头和华珩等男人紧张的站起来,不分青红皂白就杀人,对上他们没有胜算呀。
无人知晓此前发生什么事,危机就这样解除。
之间骑着马的人看眼商队和流民,没有说话,正打算急驰而走。
带头人傍边的小兵说,“这活畜生此前吃人为乐,黄衫军为民除害。”
小兵狠狠地说,他没有加入黄衫军前,也是流民,就见过他们吃小孩,前两日在雒阳碰见这伙人,他恳求张将军为民除害,张将军不愿意往长安方向,以免生事端。
昨日张将军松口,一早启程,急驰追上他们,有现在这一遭。
难民里有人下跪,大声恳求,“官爷,我愿意加入黄衫军,请大人开恩。”
“张将军,您看?”小兵问带头人,张将军年纪不大,二十来岁,他看着一行人道,说话的人是个老头,这一群人没一个青壮年,“你们太弱,还是去长安讨生活吧。”
其他人欲言又止,但张将军的话还是听的。
张起知道下属所想,但黄衫军早已不是刚开始的黄衫军,连他都动了离开的想法。
他不愿意如此,教导的收下也是如此,不过回去免不被说,出去一趟,一个人头都抓不大。
“不过,又能奈我何。”张起在心里冷笑。
马头一转,一行人匆匆离去,那六匹马被他们带走,马来的时候马驮着活人,现在拖着尸体,扬起一阵尘土。
尘土慢慢落下,道路有清晰起来,众人才真正松口气。
柳镖头满头大汗,王管事差点以为今天交代这里,吩咐下去,“不宜久留,继续赶路。”
兰儿重新回到驾驶位,骡子哼一声,一颗都不停留,众人继续上路。
马车摇摇晃晃,华鸿月放下了心,手握《孟子》,头也不抬的坐着马车离开,外面的世界和她没有任何关系。
不过,真的是这样吗?
“原地休息,我去看看有没有能用的东西。”
路上遇到这样的商队不下五个,关小子每次都在他们离开时去看。
几个烂菜叶子都算不错的,一路上也就一两次发现两回烂菜叶子,其他人摇头继续睡觉,为夜里守夜养精蓄锐。
关小子,也就是伪装成老人的关杰,他今年刚满十五岁,猎户出身,半年前,一家逃荒到雒阳县,官兵不让进城,派官兵驱赶,一家走散,吴老头给他半块黑馍馍,他凭着武艺和聪明救几次被抢的小孩,吴老头死的时候,为一饭之恩,成这支吴家村逃荒人的老大。
吴家村的壮丁都被官府抓走,害怕被官府抓装订,伪装成老人,至今无人发现。
关杰知道众人所想,那怕烂菜叶子也是好的,直觉告诉他,这次一定要去看看。
队伍很长,关杰搜寻从头开始,这里是王管事他们休息的地方,还真让他找到半块黄馍馍。
他宝贵的捡起,揣在兜里,回去用水一泡,几个孩子能尝尝面的味道。
其他就没有收获,“咦。”
关杰看到树下有块凸起,快速一看,祈祷着颤抖着打开麻布一看,整个人狂喜,强忍着狂喜。
顾不得再看其他地方,用破衣服一包,赶紧跑回去。
众人发现他的异常,“我发现好东西,我们能吃个饱饭。”
他打开麻布,半袋子黄馒头,有人本人的伸手去拿,沿着唾液。
关杰看到众人如此,合上袋子,站起来大声道,“大家有序排队,一人半个,我们要这些馒头挨到京城,不怕死的尽管上来。”
众人停动作,本来他们已经没有吃,现在的粮食是之前挖的树根。
现在吃跑也,坚持不到京城,不如忍忍,忍忍,很多人其实是本能,关杰也知道,不说其他人,他都频发咽唾液。
给大家分下去,看着他们一人半个吃完,关杰才细细思考这件事,这些麻烦放的争气,口子朝上,还是扎好口的,肯定不是掉落下来的,是有人故意放的。
是谁,关杰会想那一行人落脚的地方,没记错的,这个地方是两辆一样马车的第二辆,应该是一家人。
一个想法萌生出来,长安城真的是好去处吗?一路上很多贵人都举家离开长安,他们这些人去能进长安城吗?只有卖身为奴这一条路把。
一路上这样的商队,只遇到一个这样的好心人,还不是烂好心,懂得保全自己,他想去追哪只队伍,去长安卖身为奴,不如找个这样的主家。
但是答应吴老头,不能食言。
关杰起身,不忘背起那袋馒头,他不会在这个时候考验人心。
走到众人面前说,“这些馒头我捡到的时候整齐放在树荫下,应该是贵人故意给我们留下的,要不,我们去跟着贵人逃生路吧。现在追肯定来得及,长安去也不看的能活下去。”
最后这句话是重点,耽误人在意。
话音刚落,“不行,我不同意。”
好不容易快走到长安,现在掉头,还不知道去哪里,怎么可能愿意。
其中一个小孩忽然道,黑瘦黑瘦,看着不到7、8岁,头发遮住眼睛,满身臭味,看不清脸,他是族长的孙子,族长这一辈就剩他一个人。“我愿意去。”
其他人气愤,“不行,我们就要去长安,你答应族长的。”
关杰只要点头,确实,他答应送他们去长安。
随即眼神微变,不过,他也只答应他们去长安。
关杰不再说话,而是把小孩叫到一旁,“你真的愿意。”
吴超点头,他知道有关杰才能顺利到长安,一路上都是关杰在照顾他,一到长安关杰肯定不会久留,他牢牢记得族长爷爷的话,“跟紧你关大哥,别轻信任何人。”
吴超点头,“关大哥,到长安,我能跟你走吗?”
关杰犹豫,吴超忽然跪下来,“关大哥,我愿意给你当牛做马,你就收留我吧。”
“再说吧。”
关杰冷笑,赶紧到长安城把,到长安,他就解脱。
华鸿月留下半袋粮食,没有告诉任何人,这是她用自己攒的钱多余准备的,还有两大袋,预感到不太平,唯恐出现意外。
半袋粮食本不该拿出来的,要不是看见那群难民有人组织才出此下策,不然留下来不过是害人的催命符。
对着华鸿月快到琅琊界时,这群难民也到了长安城后,关杰自觉无处可取,想起这一路的漂泊,孤身一人无所记挂,于是加入黄衫军。
关杰走后,族人吴铜钱将自己的孙女送给掌管安置灾民的管事,成功帮助族人在长安城外十里的村子落户,并由此成为新的族长。
吴超这个前族长孙子开始被族人殴打、苛刻粮食,他忍无可忍,在某天半夜待人睡下,摸到放粮的地方装满行李,从此一去不回,开始漂泊半生的军旅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