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果冻小说网 > 沧海剑衣录之风雨江湖 > 第54章 第五十四回 波谲云诡 扑朔迷离

第54章 第五十四回 波谲云诡 扑朔迷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只胆敢靠近。它像是这江河流域里一头蛰伏的巨大凶兽,不知何时,便要翻江倒海,兴风作浪。

岸上码头,身着藏青服色的潜龙帮嘲风坛属众在来回巡视,江面上,不下二十条轻舟鸟船游弋拱卫。让人奇怪的是,那些小船皆掩着黑色的帐幔,只能看见摇橹的帮众,却看不清船舱内的情形。

辛毅所言不虚,投入百人巡视的西来宝船的守备,确然称得上是万无一失。

如果没有她们的话……

洛清依远远望着那帆巨影,一时无可奈何道:“岸边和江面都有潜龙帮的守卫,想要悄然潜入那艘宝船,谈何容易?”

玲珑不语,颦眉望天,半晌,道:“随我来。”

她和洛清依很轻易就找到乌镇方的平船。毕竟,桅杆高挂着黑龙旗的大船就算在这鹿角渡也并非是多数。

乌老大见她们两人回来,却没见其他人,虽然心中有疑惑,也没好多问。雁妃晚低声对他吩咐两句,乌老大连连点头称是,“如此好办,老朽这就差人去做。”

洛清依对她的行为更加迷惑,雁妃晚站在甲板处,微风吹动她们如墨如绢的长发,玲珑忽然道:“东风要起了吧……”

洛清依不解其意,但她这位三师妹做事总是高深莫测,滴水不漏的,她既然没解释,她也不着急询问。

洛清依从来身虚体弱,清晨风湿雾寒,雁妃晚不敢让她来受这种罪,连忙将她扶进舱中。

未多时,乌老大前来回禀道:“姑娘吩咐的事,小的们已经打听仔细了。那艘是潜龙帮嘲风坛的船,虽然是这么说,这渡头上的船主们都说以前从来没有见到过这艘船,是大约在半个月前从承江开来这里,停在这鹿角渡的。至于旁的事情就不太清楚哩。潜龙帮权势滔天,船主们也只能看看,不敢多打听。”

雁妃晚颔首。忽而问道:“乌船主,你还记得,我们乘船溯游北上时,起的是什么风?”

洛清依微怔,不知道这位师妹问这问题到底意欲何为。乌镇方南来北往,半生都在这江面上讨生活,对风向和航道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想也不想,他回道:“当然记得。既然是北上,自然是借东风更稳。那几日是行船的好天气,一连几日的东风,否则咱们岂有这样一帆风顺?”

雁妃晚抿唇颔首:“好,那就多谢贵船主啦。”

乌镇方忙称不敢,见她们还有事商议,连忙告退。

洛清依这时问:“三师妹,你在想什么?”

雁妃晚颦眉沉思,听她询问,回道:“大师姐,如果我所记不错,先前辛毅说的是,‘就等东风一起,即可扬帆起航’,没错吧?”

洛清依冰雪聪明,一点即透,她失声惊讶道:“对啊。那艘宝船来到这里将近半个月,期间不知起过几次东风,要是想走早就走啦,为什么迟迟不起航,偏偏要拖到明日?”

雁妃晚看着她,“大师姐以为呢?”

洛清依知道她这是在引导她的想法,虽不敢班门弄斧,但也不怕一试,她道:“原因只有一个。之前虽有东风,但这艘船却还没有做好起航的准备。可能是还缺某样东西,也可能是还有事情没办妥,也可能,是在等人……”

她看向雁妃晚,续道:“现在他们起航的理由,恐怕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雁妃晚颔首称是,“还有一事,我无法理解。”

“什么事?”

雁妃晚说道:“如果那艘就是辛毅所说的宝船。姑且不论它要去往何方,如此大张旗鼓,兴师动众的巡逻守卫,他们这么做的理由到底是什么?”

洛清依疑道:“或许是实则虚之,虚则实之?”

“确有可能。”雁妃晚颔首,“还有一件事情,也很奇怪。”

“我还没想明白那些轻舟快橹在这里的意义。宝船还未开始航行,只要重兵守住鹿角渡,根本无需这么多轻舟巡视拱卫。而鹿河江阔浪险,寻常的小船根本无法从对岸开过来,这些快船出现在这里根本就是多此一举。”

洛清依道:“师妹言之有理。潜龙帮纵横两岸,精通水战,不可能做出毫无意义的布置,我看此举必有蹊跷。”

雁妃晚愁眉深锁,轻声喃喃念道:“西来宝船,迟到半个月的东风,没有意义的巡逻快艇……宝船,船队,鹿河……东风……”

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思量半晌,仍是百思不得其解。

还差一点,还差一点……

到底,到底哪里是我没有注意到的呢?

雁妃晚能感觉到,她距离真相,不过一步之遥。然而,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所有的事情真相犹如草灰蛇线,在她还没找到将真相联系在一起的关键之前,西来宝船的秘密仍是扑朔迷离。

玲珑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洛清依恐风剑心已经找到客店,建议雁妃晚和她先回去客栈。

她们刚刚坐下,还没沏好茶,足音渐近,洛清依心湖微漾,举目望去,就见一袭绿衣蹁跹而至。

居然是舒绿乔先回来。

少女略失所望,不过舒姐姐能够安然无虞的回来也是好事。心中略微宽怀,眼角余光去窥探玲珑的脸色。雁妃晚眼睑微垂,视若无睹,可惜她微弯的唇角还是透露出她安心和欢喜的心情。

不论雁妃晚现在是什么情绪,显然她早已将昨夜“绝饶不了她”的豪言壮语抛之脑后啦。

舒绿乔带回的第一个消息,是事关虎台三军总帅徐敬帘的消息。

外海之水由东而入,流至鹿河陵河两道,向东临川北,江津,映苏三省,向西经重浣,玉川两地。上接既昌,下到西原,可谓流域千里,经河百道,关系天下命脉之重。

东海之门,鹿河之首,当在虎台。

虎台,国之重镇,南齐要塞,虽然地处长明府,然水师,城防,游击三军军容之浩大,兵备之强悍,实为东南之最!

此为天堑,此为屏障,而委以重任,统帅虎台三军的将领,必定是朝廷栋梁,国家重臣,也必然是皇帝最为倚重,最为忠诚的心腹!

徐敬帘就是这样的人。

论出身,他是护驾殉国的忠臣良将之后;论亲疏,他是当今皇帝的内兄,他的妹妹,是孝成帝最尊贵的四妃之一;论功绩,他曾三败东洋水师,远征外海,大破三百二十岛,俘虏二万一千余!

他为将文韬武略,大智大勇;他为官,刚直不阿,清正廉明;

这就是虎台总帅徐敬帘,是东南之倚重,是百姓之山岳。

曾有言官进言参奏,徐敬帘私募乡勇,暗充军备,有拥兵自重之嫌,请皇帝裁核明断。

孝成皇帝闻言当时就龙颜大怒,痛斥言官居心叵测,其言可诛,当着群臣之面,将其罢官免职,永不录用。言官死谏,竟一头撞死柱上,孝成帝仍然面不改色,称赞徐敬帘是“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徐公闻讯,感皇恩浩荡,竟一时不胜,卧病不起,幸有神医妙术,经时三月方愈。

这可以说是当代君臣的一段佳话。

舒绿乔将前言叙罢,洛清依和雁妃晚容色肃穆,洛清依不由感慨:“这么说来,这位虎台总帅,竟是位护国安民的忠臣良将?有此栋梁,实是大齐之福,百姓之幸啊。”

舒绿乔也道:“没错,当今皇帝老儿纵情声色,然四方仍定,就是因为有这些国柱重臣擎天立地之故。徐帅在东南的民望,比之皇帝,还要高那么两分呢。”

雁妃晚若有所思,忧虑的道:“徐帅功高震主,这怕不是什么好事吧?”

舒绿乔惊讶,“但徐帅是皇帝的内兄啊?”

雁妃晚摇摇头苦笑道:“外戚干权,宦官专政,素来为君王所忌,这些人极少有好下场的……”

舒绿乔不信,还要再辩,雁妃晚说道:“好啦。朝堂之事,非你我所能左右,何必庸人自扰?你就说说,那位护国安民的徐总帅后来怎么样啦?”

舒绿乔正色,续道:“虎台这些年来风平浪静。东洋水师退守孤海,七年未曾踏入中原陆土,倭寇水匪不过是些乌合之众,对水师更是避之犹恐不及。但三个月前,虎台发生一桩大事,险些就要天翻地覆啦!”

“什么大事?”洛清依忙问。舒绿乔沉声回道:“徐敬帘遇刺重伤!”

“什么?”

洛清依惊愕,雁妃晚柳眉蹙起,“有擒到凶手吗?”

“这个却不知道,”舒绿乔道:“就听说刺客武功高强,身法鬼魅,而且来去无踪。”

刺客一击就刺死一名都司一名守备,甚至还刺伤徐敬帘,幸好再击不中,当即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虎台立刻命令三军围城,可惜挖地三尺也没找到这些刺客。

“这些刺客?”

雁妃晚听出话里的端倪,道:“刺客不是一个,而是一队?”

“没错,”舒绿乔回道。忽然她脑海中有灵光闪现,惊疑道:“这些人训练有素,纪律严明,会不会是……”

她望着雁妃晚,缓缓道出那个名字。

“难道,是琼楼?”

“琼楼?”

洛清依感到愈加吃惊,她虽然深居剑宗,却也听过忘川琼楼的大名。

“你说的是,名在邪道十三门之列,号称天下第一的杀手组织,映苏的忘川琼楼?”

雁妃晚敛眉,神情凝重,“花落琼霄吹鬼雨,令到天涯不留人。忘川的琼楼要是真想取徐敬帘的性命,势必会出动楼里最精锐的杀手,而若是要琼楼三十六煞出手,则必先出琼花令。”

“琼花令?”

舒绿乔转念思量,颔首:“不错,琼楼要杀人,一定会将琼花令钉在府门上,血书杀人的时辰和目标的名姓,极为嚣张狂妄。但若是琼楼真的出动琼花令,他们想要刺杀徐敬帘的事恐怕早就天下皆知了。”

“这么说来,派出刺客的不是琼楼,那是谁?谁有这样的本事?这样的胆量和野心?徐敬帘身居要位,虎台更是东南屏障,守备何等森严?绝非寻常的江湖豪客能如此来去自如的。”

雁妃晚沉默思量,忽瞪圆眼睛,惊道:“你说,徐敬帘虎台遇刺是在什么时候?”

舒绿乔道:“三个月前,辛酉日三月二十七。”

“辛酉日,辛酉日……”

雁妃晚喃喃念道。

忽然从层叠的纸张中抽出一份,正是先前金虞送到的那张告示,玲珑展开看去。

“徐敬帘是在三月二十七遇刺的,小芦花村,小芦花村在乙丑日被屠,小龙王是丁卯日四月四日被发文通缉。中间不过相隔七日,从虎台到连州,从徐敬帘和小龙王,这其中莫非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干系?”

舒绿乔洛清依她们闻言,心中惊颤,“难道,杀人屠村的贼人……就是虎台行刺的刺客?小龙王就是知道刺客的身份来历,才会招来这等杀身之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