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果冻小说网 > 谁给朕披了黄袍 > 第8章 将军难免阵前亡

第8章 将军难免阵前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十二月廿九,除夕。

黄昏时分,旌旗猎猎,寒风肆虐,落日余晖在这片战场撒下血色的光辉,同时在黑压压的每个吴军身上上勾勒出残忍刺眼的边光。

城外攻城的横木一次次被顶住,一队队登城的吴军被推下,后面的吴军又前仆后继地如蚂蟥般吸了上来。

冲锋陷阵的呐喊遮掩了伤兵的惨叫,令人作呕的、血腥的、泥泞的气味裹在凌冽的寒风中,不分彼此的尖锐的刺向每一个人。

吴军早已没有第一天的嚣张气焰,这场战争已经如同永不停歇的绞肉机一般,让他们从主将到士兵都泥足深陷,但他们毫无选择,只能绝望地、不做思考地奔赴战场,走向死亡。

延义城内,粮草物资早已告急,城内无法参战的老弱妇孺都自发将自己的口粮省给守城的士兵。

城内已经找不出一个身上没挂彩的士兵,但是药物早就已经用完,所有受伤的士兵都只能草草裹伤后继续上阵。

而每个活着撤下战场的秦军,都需要把手里的武器留给下个人,因为就连这点武器储备都已经岌岌可危了。

最初的守备营士兵已经几乎打空了,只剩下残兵在苦苦坚持。但延义城没有一个逃兵,也没有一个叛徒,每一个人死之前都要用手、用脚、用牙齿,拼命地拖着哪怕一个敌人奔赴黄泉。

每个上场的士兵都怀着必死的心情,因为每个之前倒下的都是他们的兄弟、亲人、至交。

仇恨的怒火让步伐变得坚定,他们无瑕休息,用受伤的、疲惫的身躯,筑建身后经营多年的家园的、唯一的、但也是最坚不可破的盾牌。

周永熙已经4天没有合眼,这几天裴义战死,贺济被流矢中伤昏迷不醒,他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即使有母亲她们协助,城内情况依旧肉眼可见的捉襟见肘,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

周永喜时刻关注城墙上下每一处战况,参战的人越少,情形就越发恶劣,也越需要他集中注意调配人员,防止哪个地方出现漏洞。

他口中时刻在嘶吼,双手时刻在挥刀砍向爬上来的吴军,直到刀卷了刃,就随手拔起身边倒下的士兵的武器,不间歇地砍向下一个敌人。

他的双手早已经麻木,但是动作不曾停下片刻。

直到他再喊不出一句话,直到双手再也无法抬起。

他已感受不到身上箭镞刺入血肉带来的痛感,他只知道自己不能倒下,自己的身后是母亲,是妹妹,是无数深信自己的民众。

他直挺挺地站着,视线似乎开始恍惚,而模模糊糊间,好像看见吴军后方开始骚动。

是您回来了吗?我等到您了吗?我可以倒下了吗?

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前亡,好像就算我是您的儿子,也无法例外啊。

但是只要能推翻晋朝,只要您能问鼎天下,我也就死而无憾了。

我永远以成为您的儿子为傲,下辈子还想要做您的儿子,好吗?

我现在有点累了,想要休息一下了。

父亲,下辈子再见。

再见。

--------------

周启明自打下武丰后,便率军一路急行,终于在廿九傍晚行至延义。

从远处遥遥看见吴军旗帜的时候,周启明便当机立断,命郑牧、赵和安率主力兵从两边侧翼包抄,自己则率小支骑兵在吴军后方来回冲锋,斩杀数十人。

吴军经过这十几天本就士气惨淡,现下更是被冲击地四散而逃。

乔英叡只得败逃,从水路退至西河门郡。

周启明策马赶至城墙下时,第一次痛恨自己为何视力如此之佳,能将永熙身上每支箭都看得清清楚楚。

他不知自己是怎么赶到城墙上的,但当他上去的时候,文英英已经坐在冰冷的地上,双手拢着永熙的尸体,将他抱在自己怀里,周围人都在跪在身旁,没一人敢上前。

他看不见妻儿脸上的表情,上前沉默地单膝跪地,张开手将文英英和永熙都抱住。

过了许久,怀里文英英僵硬的身体才开始慢慢颤动,然后文英英绝望压抑的哭泣声传了出来。

“永熙死了!我们的永熙死了啊!”

“为什么不冲着我来呢?他该有多疼啊,他才十六岁啊!”

周启明咬紧牙关,紧紧搂住他们二人,滚烫的眼泪也不自觉地从干涸的眼眶滑下。

两人都在这个时候饱受丧子之痛的折磨,只能抱着自己儿子冰冷的尸体,希望能让他温暖起来,这样是不是他就能重新站起来。

如果是场噩梦的话,能醒来该有多好。

多日里来殚精竭虑,好不容易等到大军归来,却又亲眼看着儿子死在自己怀里的文英英,终于还是昏厥了过去。

周启明抱住软了身子的文英英,慌了心神,他真的不能在失去儿子的情况下,再失去妻子了。

军医早在一旁候着,见到王妃情况不对,立刻膝行向前,替王妃把脉。

“王妃多日劳心过度耗血伤肝,现又郁结上逆,致使气血运行受碍,气血不通。烦请将王妃移至安静平稳处,好好休息,待醒后,以缓养的方子调理温养气血即可。”

收拾完战场的郑牧等人这才敢上前,低声劝道:“王爷,还请振作,大敌当前,王妃还需要您,延义也需要您。”

将士们抬着床舆停在周启明身旁,他将文英英抱上床舆,让军医先送她回去,然后再将永熙抱上床舆。

周永熙的脸上很干净,因为文英英早已经替她擦过,擦的时候,也许还抱有一丝幻想,也许这不是永熙,也许永熙还活着。

将士们将他们守城的主将从城墙上抬到秦王府前殿,一路上所有人都沉默地跪在街道两旁。

人群隐隐传来啜泣声,这二十天周永熙身先士卒,多少次身边的卫士战死,他也没有一次临阵脱逃。

哭声越来越大,走过路上的人们沉默的站起来,跟在队伍后面,想要看他最后一眼。

队伍越来越长,却没有推搡吵闹,大家都只是想送他回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