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乔英叡的自杀,江乔两氏已亡,剩下的残兵败将不足为惧。
现周启明在大江以北已没有强敌,无人能动摇他的地位了,军中都清楚秦王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待回到延义城,贺济就率领文武群臣,上表劝说周启明即皇帝位。
周启明并不意外,但他有自己的思考。
如今虽然晋廷已不足为惧,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还不是称帝的时机。
“诸位请起,而今一统之势未成,还需细心谋划才是。”
贺济也是跟了周启明多年的老臣,明了这番话不是打算走三辞三让再上位的流程,也就接了这个台阶下来。
“王爷体恤民生,实属苍生之福。”
武将那边也是闻琴声知雅意,赵和安就按捺不住地站了出来:“王爷,那些蛇鼠之辈不足为惧,还请让臣出征。”
周启明指尖敲了敲案面,思忖片刻,回道:
“兵贵在时而动,动则威,威则胜。如今我们拿下江乔两家,民生却多有损伤,需要时间休养生息。”
这一年打的仗实在太多太频繁了,兵源和军备都需要补充。
不过周启明虽然驳回了立刻出征的请求,但是也给了所有想立功的将士们一个时间:
“明年秋收后,便是诸位将士起兵之时。”
朝议后,周启明挥退众人独自回到王府内,刚好碰到文英英几人结束虞祭相伴往回走。
周启明让永穆带着永元先离开,两个女人离开后,才上前攥起文英英的手,继续往前走。
“英英,我想给永熙在下面找个媳妇……”周启明自从将周永熙下葬后,一直在想这个事。
以前他们村里有哪家儿子要是未婚先亡的话,那家爹妈舍不得儿子在地下孤孤单单没人照顾,就会凑个阴魂。
现在自家儿子贵为秦王世子、大将军,没有陪葬就算了,总不能连个媳妇也没有吧。
文英英本来淡淡的神色一下沉了下来,厉声问:
“什么媳妇?你还想让活生生的姑娘去送死不成?”
周启明还想在自家妹子面前狡辩一下,
“什么送死,是去陪……算了,那找个刚死的八字合得来的姑娘总能行了吧。”
“不成,你说的轻巧,刚死?谁知道是不是但你面前才刚死的。”
文英英盯着周启明:“这事你想都别想!”
周启明还想给儿子争取一下,无奈看着文英英的神色只得放弃。
文英英叹了口气,软了语调:
“我的儿子我了解,他绝不会想要一个清清白白的姑娘为他而死,你想让他在地下也不太平吗?”
周启明见一向刚强的文英英红了眼眶,才彻底熄了这个念头:
“行行行,别为这事和我置气,回头永熙托梦还以为我怎么你了呢。”
说着就要拿衣袖给文英英擦眼泪,被文英英嫌弃地撇开,“这金丝膈不膈,刮拉得脸疼。”
“都怪这衣服,走了走了。”
次年秋
周启明任命孝郡王周启满为征北将军讨伐赵王残存势力,任命赵和安为征北将军征伐吴王儿子的残存势力。
两月后,江仪之子江竹投降,乔英叡之子乔炯被俘,北方已尽归于手,只剩南方的晋廷了。
两军凯旋之时,便是主力之师即将南下中原推翻晋朝之日。
周启明命征虏大将军郑牧,副将军赵和安统率二十万大军,由花江入洛江,南取泰沧撤其屏蔽。
数月后,回师荆府,断其羽翼,拔荆府而守之,据其门户。
两年后,初春
经过这几年的沉重打击,晋朝已元气大丧,无力阻挡来自周启明的猛烈攻势。
且晋都已势孤援绝,周启明可谓是不战而克。
如今天下形式尽入周启明之手,现只需以百战雄师直捣晋都。
当然晋廷也没有坐以待毙,集结各部兵马,试图阻截周启明南下,由傅参坐镇会州指挥,屏障京畿重地。
但在同年四月就接到会州陷落消息的晋都一片混乱,皇帝急召文武大臣商议如何应对。
“陛下,我朝建都百年,城守坚不可摧,如果那那贼子胆敢悬师深入,定然不能很快攻破。我们只需要以逸待劳,待其粮饷不继,我方又能有援兵四合。他进不得战,退无可据,届时我们定能一举拿下。”
“陛下,当以龙体为重,那周贼兵多将广,我们何不避其锋芒,退至辽云郡,以逸待劳,终有一日能重振山河。”
“陛下,望陛下三思啊,我等愿率军民诸护卫军出城抗敌,殊死抵抗!”
“陛下……”
“陛下…………”
大殿内各位大臣各抒己见,坚守京城、分头逃跑、殊死抗敌什么都有,一时间好像是进了百鸟园,吵闹的什么都听不清。
年少的晋帝在大殿内焦躁地来回徘徊,烦躁、厌恶的情绪在心头涌动,甚至化成一股莫名的恨意。
哥哥享受了一辈子,临了临了给他留下个烂摊子,凭什么他就要殊死抵抗?!
他冷冷地看着底下的大臣,其中有几个是真心想为这个朝廷卖命呢,不过都是些口蜜腹剑贪生怕死之辈罢了。
哦,也许真有愿意殉葬的,不过,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这种家伙岂不更加可恶。
他压下心底的不满,故作伤感道:
“诸位爱卿,朕心中早已明了,如今还什么援军可待,但时至今日,又岂可束手就擒。”
看着安静下来的众臣,他很想甩手而去,但是接下来还需要用到他们,所以接着说:
“如今大势已去,与其坐而待毙,不如退后一步,也免得京城百姓受苦啊。”
说完,掩面而去。
实际上衣袖下面色不耐,因为他实在和这群老橘子皮装不下去了,只想早点收拾东西跑路。
过几日深夜,晋帝就偷偷率领宫妃仓皇而去,逃至辽云郡。
六月,秦军攻克晋都。
都城既破,秦军更是势如破竹,乘胜长驱。
秦军乘胜而西,率军直取荣雄郡,使晋朝残余势力疲于奔命,然后再攻打郓旗府。
荣雄郡、郓旗府先后投降 ,辽云郡已成为孤城。
秦军再以重兵包围辽云郡,晋帝被俘。
至此,晋朝声援已绝,气运自尽,宣告晋朝已亡。
九月,天地风调雨顺,阳刚离潜而出。
贺济再次率文武群臣上表:“陛下天命所归,理应顺承天命,正大君之宝位。”
殿上周启明垂手而立,自是气宇轩昂,扫了一眼跪着的群臣,开口道:
“本王自觉功德浅薄,恐不足以担当造福天下的重任啊。”
贺济率领群僚跪地叩头再请,周启明仍不应承。
自此已经三请三辞的贺济沉思片刻,立马揣摩到周启明的意思,面上诚惶诚恐地起身应是。
下了朝,赵和安他们挤了过来,想要问个明白,贺济看了一眼郑牧,他们俩心里都有了数。
“诸位同僚,陛下心怀天下,我们作为臣子,也得为君解忧,明日可再上表。”
次日,贺济郑牧第四次率百官劝进。
“陛下,您率领王者之师奉天命,平祸乱,安百姓。如今您谦让之名已传遍四方,但愿陛下为天下百姓着想,答应群臣的请求。”
周启明这才欣然接受:“哎,诸位屡请不已,我也只得勉从舆情。但此事不可草率,烦请诸位斟酌仪礼而行。”
那登基之日也能提上日程了,由贺济择定,定在次年3月25日。
这一死风和日朗,自新盖的宫殿到南郊的地坛,一路旌旗猎猎,干净肃穆。
清净肃穆的地坛苍璧礼天,似天光清明的汉白玉栏杆,炽烈的赤色墙垣,伴着一路的繁花似锦,晕染出云蒸霞蔚的明媚春色。
随着整齐肃穆的仪仗队导路,周启明在文武大臣的簇拥下,天地同坛而祭。
先迎天神,后而祭天,宣读祭天祝文。
“惟我中国人民之君,天命真人晋太祖入主中国,为天下主,现晋运告终。昭告上帝皇祗,定有天下之號曰大雍,建元建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