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生不久后便收起了那对金镯。
起初是因为得知安华姑妈与小叔叔的关系向来不睦,玉生以为自己日日和安华姑妈相见,未免令她睹物思人。后来才真正觉得沉重无比,于是请梅娣买来了一个精细的玻璃台,摆在了房里的长衣柜顶上,至此很久再不曾拿出来戴过。
李文树直至到了马场后,方道:“你看,你的衣领湿了。”
玉生扭过脸,也仍是看不见的。只是隐约见深深浅浅,应是淋了雨。
“换下来吗?”
玉生并不回他的话。
李文树的马场里只养了波斯一匹马,放眼宽敞的马厩,似乎再放下十匹马也不会拥挤。柔软的干草地上正轻踏过波斯洁净的马蹄,它在不赛马时,温顺的不像马,像只猫,但玉生偏偏是最怕猫的,她接过李文树手中的草料,要送到波斯的口中,手不动声色地颤了颤。
李文树微笑道:“太太,你摸一摸波斯的头。”
玉生道:“我很怕。”
“怕什么?”
“也许是怕它咬人。”
李文树笑出声,道:“太太,马不会咬人,波斯更不会。”
忽然,他握住她的手,抬了抬,一点点伸到了波斯那浓密的鬃毛上,它的毛发很漂亮,发亮,几乎就像玉生自己的长发。它仿佛知道她的双手为它梳理着毛发,于是垂下眼来望她,它望人时,漆黑的眼瞳常常这样冷漠,只有到赛马场上,才会显露高傲不羁的神色。
李文树望了望她的手,望了望波斯,又望了望她的脸。
玉生道:“看什么?”
李文树道:“看你,又看了看你送给波斯的马鞍。”
于是玉生也望见了那马鞍,绒黑皮面挂在它黢黑的马背上,不细望,又怎么望得见呢。她的手心从鬃毛缓缓移到了那马鞍,皮面上她为它刺了“波斯”的名字。
“请坐上去。”
玉生再次道:“我很怕。”
李文树道:“不用怕。”
接着,他的双手便揽住了她整具身躯,轻易地,令她翻身上了马背。她感到自己的背脊一瞬间曾紧紧贴过他的胸膛,即便同床共枕时也没有那样近。
玉生来不及恐惧,李文树已上了马。他坐在她的身后,不像在南京乘马时犹如隔千山万水,他低着脸靠了一下她的肩颈,轻扯动了缰绳。
“听梅娣说你等着回信。”
“嗯。”
波斯缓慢地踱起了步。
李文树道:“如果只是信不会那么慢,也许寄了许多东西,要寄某艘商船过来。”
玉生并不回话。
李文树又握住了她的双手,他摸着她手指的关节,摸着她洁白的甲面,翻了过来,抚上她的手心,轻捏了捏。然后他紧握着,将她的手放到了缰绳上。
“试一试。”
“我也许会扯疼波斯。”
李文树笑道:“你这样细的手,没办法弄疼波斯。”
于是他松了手,将那条光滑的缰绳交付到了她的手中,她试着扯动了,但每走一步又飞快地收住了手,似乎犹豫不决。他想着,实际没有乘过马的人倒不像她这样,反倒是把所有蛮力都付下去,像是要把每根鬃毛嵌入缰绳才肯罢休。
马厩中散漫了不一会儿,玉生便彻底放开了缰绳。
李文树没有问话,玉生仿佛自答道:“算了,信马由缰。”
“二尺原来这样小。”
李文树抱紧了她的腰身,注道:“我为你订的那件睡袍,做大了。”
玉生道:“没什么要紧,睡袍的系带系紧了,穿着就紧了。”
“所以你每晚都系得很紧才入睡。”
她总以为只有他才将自己的朱红睡袍系得那样紧,但忘记了自己也是穿着睡袍睡在他身旁的,再没有像她与他这样一对新婚燕尔,恍然间一句,便能羞耻得令她无话可解,无法转过脸去望他。即便低一低眼,也怕望见他的手正握着她的腰身。
不知过了多久,她才记起问他一句道:“金小姐,她是你的什么人?”
倒不是忽然记起的,从离开南京前,又或者是从第一次在金小姐家里见到他就要问的话,等到了此时此刻。
“是最不重要的一位表亲。”
李文树淡淡道:“你知道,如今仍有人娶十四位太太,从前只是更多,除去安华姑妈,金小姐是我数也数不清的表姑妈所生的一个女儿——为什么送她礼,为什么见她,也只是因为你当时在她的家里,就算只是为了去见你而拜访她,自然也不能空着手去。”
玉生没有立即回话。
于是李文树又注道:“像怕猫一样,你很怕她。”
玉生道:“她像猫一样令人恐惧。”
李文树道:“因为猫发了疯会伤人,金小姐也会,她抽大烟,并且抽到如痴如醉的地步了,但即便南京与上海很近,金家离李公馆很远,如果你不愿意,公馆里永远不会养猫,我也会让你永远见不到金小姐。”
玉生怔了一怔。
“为什么忽然说这样多。”
“到上海后,你似乎心神不宁。”
玉生道:“只是之前生病的原因。”
李文树的整张脸重落在了她的肩颈,他仿佛睡着,如同梦呓,低低道:“上个月的这一天,我们还没有见过面,而如今我与你同坐在波斯的马背上,以夫妻的身份,我并不企图你爱我,这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就如同我也是一样,我早说过的。但我不希望你在与我的婚姻中是痛苦的,小太太,有什么办法减轻你的忧愁呢,我即刻去做。”
答非所言地,玉生问道:“谁是小太太呢。”
李文树微笑道:“十几岁是这样年轻的生命,所以我不喜欢他人谈论你的年纪,说起来,我年长你这样多,竟有些可耻的意味。”
玉生道:“真说起可耻,即便年华老去也不断将年轻的生命收入,才是真正的可耻。”
“你会这样吗?”
不知为什么要问他。他已经回过这话了。
于是玉生便自问自答道:“君子不言而信。我不再问了,问多便显得愚昧了。”
李文树笑道:“信马由缰,君子不言而信——这是很新鲜的话,我会记着你的教诲,太太。”
玉生点一点头,道:“不敢。”
彼此静默着,乘着马,像是走着,又像只停驻在原地。而后,为了方才的话头,玉生注道:“我如果会因为和你结婚而忧愁,我便不会和你结婚,木已成舟,我们如今乘着同一片舟,正像你所说的,结婚不就是为了结婚。所以我只要这片舟总是这样轻飘飘地,又稳稳浮在平静的水面,不要沉没了才好。”
他忽地又笑出声来。
“笑什么呢。”
“我笑我自己,在你口中我竟觉得许多都是新词。”
玉生道:“什么是新的。”
李文树道:“还有木已成舟,木头已经做成了舟吗?这是什么意思?”
她无法再回他的话了,她觉得自己此时再羞赧不过了。
直至又一片狂风暴雨,他才将她从马背上拥了下来。为了避雨,也为了换去他同样湿透的外衣,他锁住马厩后便带着她离开了,波斯因为他早早离去,只是冰冷地望着他落锁,而他也故意地,没有和波斯道别。
马场后的小楼那样小,几乎没有李公馆的前厅大。两屏半圆门大开后,眼前只放一对梨花椅,椅旁摆四方茶桌,便干净的什么也没有了。延着没有一丝尘土的灰砖地面上望去,望见一个低低门槛,槛上垂下一片朱红门帘,只有这片朱红门帘与李公馆有相似的地方,其余的恍如是两个世界。
玉生挑了挑门帘,见里面的双头床铺上了被褥,床边摆好了鞋袜,幔帐也系得整齐,回过脸,她问李文树道:“租赁的地方,也这样整洁吗?”
李文树道:“买下了,不算租赁。”
他走上前来,倚在门帘又指向旁的另一片门帘。
“太太,你先去洗漱。”
玉生只是又问道:“为什么买这样一个地方?”
李文树反问她道:“你不喜欢吗?”
玉生道:“很远,也很静。”
李文树笑了笑,道:“远才好,静也很好。”
接着,他将放在四方茶桌上的皮箱开了,取出一件睡袍,已不是朱红颜色了。他为自己和她新做了两件,入了冬,做的短绒料子,是绛紫色。他的外衣似乎只有灰、白这些素色,但里衣、睡袍的颜色总是做得十分浓厚。
“太太。”
玉生隔着门帘,水汽氤氲中赤着身,回他道:“什么。”
然后她便穿上了睡袍,见他不回话,只得拉开门帘。帘外,李文树只是静静地坐着。
李文树抬眼注视她,道:“雨声大,听不见你的水声,我以为你睡着了。”
半圆门不知什么时候又被开了一条细小的缝,雨声和雷声从那里闯进来,忽地轰鸣,惊天动地般,玉生没有听见,或是已忘了他说的话,只是退了退身,倚到帘后。于是他望见了,起了身,将那门真正落了锁,将一半的雷雨都关在了门外。
瓦上的风雨,只是细细地,吹得人昏昏欲睡。
“本是要去吃晚饭的。”
李文树注道:“去得早,变成午饭了。”
他的外衣脱去了,只穿一件薄薄的黑羊绒衫。他又挽起一半羊绒衫的袖子来,露半节长臂,伸手往皮箱中又摸索着什么。
取出来,原来是两个首饰盒子,玉生想,竟还有在小叔叔家没送出去的么。打开来,不是金玉宝石,却竟然是用帕布铺着的许多个生馄饨。
玉生惊诧地笑了一笑,道:“这是什么?”
李文树道:“你吃早饭时,我请梅娣做的。”
玉生道:“自己做的?”
她走近来,没有收起笑意,怔怔望着那馄饨,道:“真小巧,像真的一样。”
李文树道:“馄饨还有真假么。”
玉生转了话头,道:“你记着我的话。”
“一句话而已,有什么记不得。”
说罢,李文树重回到了皮箱前,将另一件睡袍挽在了手上。直至他换上了同她一样的睡袍从那张滚烫的门帘中走出来时,天已经全暗下去了,风雨也停了,玉生坐在厅中,周遭只是黑暗又寂静。
李文树点了点灯,边道:“你在烧水?”
姜黄纸皮灯罩罩下去,散出一圈巨大明亮的光影,照满厅堂,好似月亮。
玉生提着那一个银色铁壶,从四方茶桌上那一个煮茶的炭炉上提起来,见着滚滚浓烟从长壶嘴中溜出来,不知为什么想到了那一只细长烟筒。她轻轻掀开壶盖,闻了闻,闻见没有生锈或是大烟的异味,才一个接一个放下了生馄饨。
李文树仍带了那条帕巾,他擦了擦脖颈的水珠后放回了睡袍里。接着他一步步走到她身后,低下身,来望那烧红的铁壶,问她道:“太太,为什么不说话?”
玉生回过身来。
这时他才窥见,她十根手指关节通红,像是被烫着了。他似乎皱了皱眉,她只是淡淡回道:“看着红,但是不痛不痒的,像是冰化开了而已,要是真疼,就要起水泡了。”
他不回什么话。
她又注道:“爱乔为我买来馄饨时,我也总会把手放在热汽上蒸一蒸,好像暖手炉一样舒服。”
李文树握了握她的手,发觉并不十分烫,才又松开了。
壶身久久地不响。
玉生坐了下来,与李文树隔着四方茶桌、炭炉、沸腾的生馄饨,这样坐着,两人都静静地望着灯影一点点拉长,拉到脚边来,映上玉生赤着的双脚。睡袍仿佛做短了一些,又或者是她真长高了一些。
李文树道:“这里小的好像只能住下我们两个人。”
玉生道:“只有一个房、一个厅堂,如果再住上一个人,也是拥挤。”
李文树道:“但公馆里有那么多人,表面看着空荡荡的,住得下,实际不也是拥挤么。”
玉生忽然笑了笑,道:“一位太太你都觉得拥挤,如果你有十四位太太呢。”
李文树道:“所以我不会娶十四位太太。”
壶身响了,玉生正要伸手,李文树却先提了起来。没有公馆里那样漂亮的玻璃碗,李文树索性拿了两盏茶杯,沿着杯口倒下一个个红粉的馄饨。玉生想,如果有紫菜和葱白更好了,爱乔还爱洒一些芝麻,不过她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