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西平县负责迁徙流民的官吏就赶来了。
各项官府文书和手续都已经办理妥当,与西凉川那边的负责人也商量好了,现在就可以带领这部分流民前往西凉川安家落户。
这也意味着晏臻的差事办完,该回武扬县衙忙活别的事了。
而贺听澜,也到了要回寨子的时候。
大伙儿一块帮忙,将带来的东西纷纷收拾好,看着这三千流民拿上自己的家当,随着西平县的官员渐渐远去。
“晏主簿,咱们也就此别过吧。”贺听澜笑着对晏臻道。
“稍等一下!”晏臻连忙道,“此次安置流民一事,阁下帮了武扬县衙太多。如果没有阁下的出手相助,这门差事也不会办得如此漂亮。”
“我也是今日刚刚得知,上面听闻此事十分高兴,表扬我们武扬县衙立了大功,接下来肯定要论功行赏的。这其中本就有阁下一份功劳,还请阁下屈尊降贵,至少也得让晏某请顿饭吧。”
“不必了。”贺听澜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我们本来就是路过,闲得没事搭把手而已。若是想从中获得钱财功名,早就去官府报考侍卫或者参军了。”
“再说了,我与十三兄生性喜静,还是做个闲散猎户更快意。”贺听澜笑着说。
他向晏臻抱抱拳,郑重道:“萍水相逢,不必挽留。愿晏主簿今后能加官晋爵,得偿所愿。”
说罢,贺听澜将包袱甩到肩膀上,转身大步流星地走了,丝毫不留恋。
燕十三只是冲晏臻轻微一点头,也跟随贺听澜离去。
“哎……”晏臻本能地张口还想说什么,但想了想,最终也只是叹了口气。
罢了,或许他们和自己本就不是一路人。晏臻心想。
相逢即是缘。
于是晏臻朝着二人离开的方向,高声喊道:“那就祝二位平安顺遂,无病无灾!”
贺听澜没有回头,却将右臂高举过头顶,大幅度挥了挥。
晏臻忍俊不禁。
“大人,咱们的东西都收拾好了,现在回县衙吗?”一名小吏跑过来问道。
晏臻看了看头顶万里无云的晴空,胸中无比畅意抒怀。
这是他当武扬县主簿以来,办得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走吧。”晏臻笑着说,“太久没回县衙了,估计还有一大堆事务等着咱们去做呢。”
“好嘞!”小吏乐颠颠地应道,“大人,这次咱们可是立了大功了,您说上面会怎么奖赏咱们啊?”
“这谁知道了。”晏臻说,“不过奖赏是肯定有的,大家也都辛苦了,回头本主簿请大家去一品居吃饭,到时候可都要来啊!”
“真的?!”几名官吏闻言纷纷凑了上来,“那可太好了!主簿,那地方贼贵,平时我们可不舍得去。这次既然您主动开口,那我们可就不客气了!”
晏臻哭笑不得,“也没指望你们跟我客气,一群馋虫!”
大家将带来的东西都打包好,把地上的垃圾也都清理干净之后,晏臻便带着所有人浩浩荡荡地回到武扬县苍梧城。
一进县衙,晏臻就看到县丞周思远在大厅等着自己了。
“下官见过县丞大人!”晏臻行礼道。
“免礼,免礼!”周思远一见他来,连忙笑脸相迎。
“子澄这些天着实是辛苦了,要不是这县衙里需要有个人坐镇,本官恨不得也跟你一块去安置这些可怜的百姓。”周思远道。
“大人说笑了。”晏臻道,“这些都是下官该做的。”
呵,这个周扒皮嘴上说得倒是体面,还亲自去现场安置流民呢!
就这些天的居住条件,周思远去了恐怕半天都待不住。
然而表面上晏臻也不能讽刺他的上司,只好做做样子。
“大人,下官还得去把这些天的事情整理汇总成文书,上交给宁远郡府。”晏臻道,“下官先行告退了。”
说罢,晏臻后退几步就要离开。
谁知周思远突然说:“不必了,子澄啊,本官也知道,你这几日肯定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这些小事就不麻烦你亲自去做了。”
晏臻眉头一皱,感觉哪里不太对劲。
周思远拍了拍他的肩膀,笑呵呵地说道:“本官叫人给你准备了佳肴和汤浴,为你接风洗尘。劳累了大半个月,也该歇息歇息了。”
“可是这门差事总得给郡府那边一个交代啊。”晏臻道,“无妨的,写个报告的事,又不累。”
“咳咳,”周思远脸色有些不自然,“这件事本官已经让下面的文吏去做了。子澄身为主簿,这些杂事就不用你费心啦。”
周思远背起双手,“这天色也不早了,本官还有政务在身,先走一步。子澄请便。”
说罢,周思远晃着身子大摇大摆地走了。
晏臻:???
这个老奸巨猾的!晏臻咬牙切齿地想。这是明摆着要抢功啊!
他身边的一个小吏也看了出来,愤愤不平道:“主簿,县丞大人这也太不像话了吧?!这件事从头到尾明明都是主簿您一个人在负责,有他什么事啊?这会差事办成了,他倒是第一个过来抢功!”
“就是啊,主簿。”另一个小吏也道,“这也太欺负人了!虽说您是他的下属,但也不能这么压榨啊!”
晏臻深吸了一口气,抬手示意其余人别说了。
“不管怎么说,姓周的毕竟是县丞,咱们不能直接跟他硬碰。”晏臻冷静下来道。
“你们几个,先随我回去。放心,该有你们的奖赏一样都不会少。”
“是。”小吏们对晏臻倒是十分信任,见他都这么说了,也不疑有他,便跟着晏臻离开了大厅,回到薄厅。
“对了,去官库把……算了,把官库的钥匙给我拿来。”晏臻吩咐道。
有个疑问在他心里很久了,只不过之前一直忙于安置流民一事,每天忙得团团转,根本就不得闲。
好不容易有了空,大家也是抓紧一切时间休息、睡觉。
如今回到县衙,晏臻打算调查调查。
拿到钥匙后,晏臻便又起身前往官库。
“大人,您不休息一下吗?”侍奉笔墨的小吏惊讶地问道。
“不了,我忙完再休息。”晏臻匆匆拿了块糕点塞进嘴里,便要出门。“你们不用管我,都去歇着吧,今天没差事交代你们!”
从薄厅到官库只需要几十步的距离,拐个弯就到了。
晏臻打开门锁,走了进去。
所谓官库,就是县衙里用于存放各类文书、档案、官籍、财务报告的库房。
作为县衙的主簿,晏臻有随意出入官库的权力。
晏臻熟门熟路地在官库里左拐右拐,来到一个几乎要顶到房梁那么高的柜子面前。
柜子上摆放着满满当当的官籍。
这些是整个武扬县每家每户的官籍存放之处。
如果没记错的话,贺听澜说过,他和燕十三是从西边来的。
可是具体是哪座城、哪个村,或者是哪个山头,好像并没有提起过。
真是的,怎么就忘了问问呢?!晏臻此刻懊恼不已。
整个武扬县那么多人,这要从何查起?
其实晏臻早就对贺听澜和燕十三的身份有所怀疑了。
二人说他们是普通的猎户,可是观二人的身手,根本就不是普通猎户能及。
猎户只是擅长打猎而已,顶多是箭术超群,身段比常人更加灵活一些。
可是他们在运送粮食回来的路上,遇到黑风寨土匪那次,对方的羽箭射过来的速度那么快,其他人还没看清呢,贺听澜就一剑击落了羽箭。
正常人来不及反应的时间,贺听澜却能快准狠地完成拔剑、定位、挥剑击落这一系列动作,显然是经过长年的训练才能做到的。
晏臻曾有幸观看过一场比武。
一举夺魁那人可是整个西北最负盛名的少侠,三岁拜师岳无尘大侠,十五岁便在剑客榜上排进了前二十。
就连他,在挑战蒙眼给抛上空中的三颗苹果削皮的时候,也只完成了其中两颗苹果。
晏臻记得,贺听澜当时的动作之快,饶是全神贯注的自己也没能看清他是如何拔剑收剑的。
如此看来,贺听澜与那位少侠可以说是旗鼓相当。
此人绝非只是一个普通猎户那么简单!
只不过现在他有的信息实在太少,就这么毫无头绪地找起来肯定要大费周章。
这可怎么办?
晏臻颇为犯愁地靠着柜子席地而坐,试图想出一个快捷的办法。
如果贺听澜身份不简单,那么他出门在外,很可能用的也不是自己的真实姓名。
或许可以从他身边的那个燕十三入手。
晏臻努力回忆着燕十三和贺听澜之间的相处模式。
说来也是奇怪,这个燕十三看着也是相貌不凡,不仅识字,看得出来也是个练家子。
可就是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对贺听澜这个少年却是处处保护,还带着一丝尊敬和不愿违抗。
这就有意思了。
据晏臻的经验来看,燕十三十有八//九是贺听澜父母的什么下属,或者是受过贺听澜父母的恩惠的人。
既然这样,那就好调查了。
晏臻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开始仔细浏览柜子上的官籍。
首先,这二人身份不一般,显然不会是农户。
排除掉了农户,就相当于排除了整个武扬县八成的人。
工匠和奴籍也可以排除掉。
如此一来,就只剩下商人和士人了。
说干就干!
晏臻撸胳膊挽袖子,开始一册一册地翻查商人和士人的官籍。
就不信查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