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笑嘻嘻地盯着傅岓,在等回答。
“咳……嗯…挺好的。”,傅岓掩唇一咳嗽,支支吾吾地道。想起早上醒来的事,他就莫名被小丫鬟盯得有些心虚。
一听他的回答,小姑娘笑得更开了,声音甜甜的:“那就好那就好,我还怕公子醉得厉害会头疼呢。”
“我昨晚真的醉得厉害?”,傅岓惊讶。
“可不是嘛,公子不记得了?”,小丫鬟疑惑。
完了,确实不记得了,傅岓心凉。
“那,我有做什么奇怪的事吗?”,傅岓试探地问。
“没有,公子放心吧。”,丫鬟不再看他,偏头答道。
一听,傅岓心里顿时就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真是见了鬼了,一壶酒也醉得不省人事。
“公子要用早膳吗?”,丫鬟问。
傅岓:“你们家主子……”
“主子用过了,一早便出门了。”,小丫鬟知道他要问什么,立马就接了话。
“噢,那好吧。”,傅岓道。
其实他心里还有点失落。
—
另一边,顾七入了皇宫。
平朝,算是当今天下最强盛的国家了,除了它,还有涼朝和黎朝。
但在平朝八十四年,平朝与涼朝大战,平朝败。同年,十四岁的顾七被送往涼朝做人质,如今已是十年之久。
七十四年秋初,也就是今年,顾七才回到平朝,归家也只不过数十日有余。
说实话,顾七对平朝并无太多的情谊,甚至称得上一声厌恶。
他自幼丧母,所以性格比普通孩子更加冷漠一些,平常人家的孩子可以哭,可以闹,可他不能。
因为他没有母亲。
而那个人,众人口中作为他父亲的人,是皇帝,是万民之主,也是众多皇子的父亲。
就是那样一个人,把自己年仅十四岁的儿子送到了敌国,想来也怕是谈不上什么父子之情。
顾七回国的第一天就见过他,除了陌生,也没有其他映像了。
那时平帝半卧在龙椅上,眯着眼,手里拿着串佛珠,不停的转着。
若是换了十年前,顾七看到他还是会有些畏惧,可如今不会了,他早就长大了。
那人见他来了,望着他看了好久好久,眼眸深邃,看不出悲喜。
过了许久,他才听到上面传来低沉的声音,说:“南筠啊,都长这么大了,是父皇对不起你,你受苦了。”
客套的话,客套的语气,神情淡如水,实难让人心有波澜,更何况是一个在异国他乡待了十年之久的人。
“这是臣该做的事。”,顾七恭敬回礼,淡声回了一句。
他难以称那个人为父皇,也难以称自己为儿臣。
龙椅上的人听了他的话,神色也无太大变化,望着他道:“确实会生疏些,朕不怪你,总会慢慢习惯的。”
顾七没应话。
过了一会儿,那人又低头念叨了几声他的名字:“南筠…南筠……”
顾七以为他只是在熟悉熟悉他太久没见过的儿子的名字而已,直到他突然听到那人说了一句:“你倒是颇有几分你母亲的神韵。”
顾七有些惊讶的抬头望过去,可那人却合着眼,继续把玩着手里的珠串。不知过了多久,他才又听到了那人对他说:“下去吧。”
从那以后,平朝皇帝便再没召见过他。
而今正逢多事之秋,此时召他入宫,怕也不是什么好事。
踏进大殿,他就看见了那个人,同样的姿态,同样的垂眸,同样的漫不经心。
“南筠来了。”,那人抬头看了他一眼。
“臣参见陛下。”,顾七行了礼。
“起来,坐下说话。”,那人道。
顾七低声应:“是。”
他走到侧旁的桌子边,坐下了。
“回来也有些时日了吧,可还习惯?”,那人望着他问。
“一切都好。”,顾七淡淡地回答。
皇帝对他的冷淡也不甚在意,就好像他们只是君臣,并非父子。
过了许久,顾七才又听到那人带有一丝感慨地说:“你可还记得囯述?”
囯述,怎么会不记得,小时候天天跟在他后面的小尾巴。
那时候,顾七没有母亲,而那个作为父亲的人,也从来不关心他。
渐渐的,宫里的人都疏远他,孤立他,偶尔还会捉弄他。
而囯述不同,囯述是囯大将军的女儿,自小习武,颇有男子英气,从她第一次见顾七,就好像很喜欢他,总跟着他,黏着他。
后来,两个十多岁的小孩儿就成了偌大皇宫中的一对好朋友,形影不离。
再后来,顾七就被送走了。
想来,他与囯述也有十年未见了。
听说那个小时候跟着他的小姑娘,现在已经是可以统领数万军队,杀敌无数的女将军了。
每每听到这些,顾七还是会感慨,既觉得物是人非,又觉得囯述本该就是这样。
或许,只是有些遗憾吧,没能亲眼看到。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顾七才回了一句:“记得。”
那段沉默里夹杂的是他和囯述过去的那十年,弹指一挥便过去了,最后只草草地剩下“记得”这样两个字。
“算来你们也有十年没见了。”,皇帝说得平淡,就好像当初把顾七送走的人不是他。
要说不怨不恨,那是假的。
“囯将军前几日也归京了,你若是得闲,可以去看看她,也好叙叙旧。”
“是。”,顾七应下。
“嗯,也无其他什么要紧的事了,下去吧。”,平帝似乎有些疲了,声音里都夹着倦意。
“是。”,顾七应着,便退下了。
退出大殿,顾七看见一道道宫墙被岁月侵蚀出了痕迹,秋风拂过,生出几分悲凉。
也不知悲哀的是景还是人。
本想去看望囯述,可顾七总觉得落了点什么,便回到了府中。
到了府门,下人接下他的大氅,便见顾七急匆匆地进了门,不知是有何急事。
今日顾七不在府中,段扬和程沐也不知跑哪儿去了,傅岓就自己在府中兜兜转转了一番。
简单,太简单了。偌大的一个府宅,仆人没几个,守卫没几个,用冷清二字形容都不过分,倒还不如他刚醒来的那个老宅子。
又绕到了厨房,傅岓想起那时桃树下的顾七好像格外温柔,不知是错觉,还是真的。
厨房里,吴管事正在煎药。
他一抬头就看到了傅岓,有些惊讶,又马上恢复了正常神色。
傅岓走进厨房。
“傅公子怎么过来了?”,吴管事笑问他。
“随便转转。”,傅岓说。
过了一会儿,傅岓又问:“这是在给什么人煎药?”
他记得自己早上才喝过药,若不是他,恐怕就只有那个病秧子了。
他其实就是明知故问的。
“公子说这个啊,这是为殿下煎的,殿下回来后身子就不大好,现在天又转凉了,也不知殿下的病何时才能好。”,吴管事说。
“回来?”,傅岓先是疑惑,不过转念一想,估计说的是从那个老宅子回到郡王府吧。
“你们家殿下身体一直都这样不好吗?”,傅岓问。
“这,老奴倒是不知。”,吴管事尴尬地笑了笑。
毕竟十年没见了,谁知道呢。
想来是不便说,傅岓也就识趣的没再往下问,而是站在了一旁,看着吴管事把熬好的药盛了出来。
“我替你送过去吧。”,傅岓等的就是这一刻。
想起那人的病,他还是有些担心的。
吴管事犹豫片刻,还是把药递给了他,对傅岓说:“殿下在书房,出门直走,再右转便是了。”
傅岓接过药,出了厨房。
走到书房门口,他又突然生出了犹豫,踱了许久也未敲门。
不一会儿,里面就远远传来了个声音,问他:“为何不进来?”
傅岓惊诧,赶忙走过去,推开了门,像极了做亏心事被抓包。
顾七见是他,倒也没惊讶。
他向傅岓走过去,抬手拿过了那药碗。
傅岓没有抬头看他,只看到了那一只手,清瘦且白,很好看。
顾七将药一饮而尽,又把碗放了回去。
傅岓不走,也没说话。
顾七见他好像没有要走的意思,就盯着他看了一会儿,问:“有事?”
傅岓终于抬头望了他一眼,说:“没有。”
“……”,顾七本想问“那你还留在这里干什么?”,可话到了嘴边,又有些说不出口了。
过了半晌,他才接着说:“无事的话,去收拾下,待会儿随我出门。”
顾七打算去看囯述,总觉得该带着傅岓。
傅岓应下,退出了书房。
半个时辰后,郡王府门口,顾七穿了一身青衣,站在府门前,在等人。
傅岓过来的第一眼就看见了他。他觉得穿青衣的顾七似乎更好看些,也更温柔,连脸上的病色也在青色的的映衬下,淡了许多。
听到脚步声,顾七回头看见了他。
“走吧。”,顾七说。
同行的还有段扬和程沐,程沐看见傅岓,撇了撇嘴,好像在抱怨“你怎么才来”,只是碍于自家主上在,没说出来罢了。
顾七,程沐,段扬都翻身上了马。
傅岓站在门口看着他们,惊呆了:“!!!!”
没人告诉他要骑马啊!
他不会要打道回府吧?
傅岓正想着,顾七突然朝他伸出手,淡声说了句:“上来。”
傅岓一听,抬头望向他,眼里有惊讶,也有不解,或许还有其他。
愣了半晌,他才把手递给顾七。
顾七拉着他的手,握紧,用力一拽,他就落到了顾七的身前。
刚刚碰到顾七的手时,傅岓脑袋是空白的,什么都没有,又好像什么都有。
就好像是有一根芦苇在挠他的心,可他却不能露出丝毫波动。
顾七双手拉着缰绳,这样一看,他把傅岓整个人都圈在了怀里。
傅岓离他很近,甚至可以听见身后人在他耳边的呼气声。
渐渐的,傅岓心跳有些加快,他不知这种感觉从何而来,总之他觉得高兴,是实打实的从心里冒出来的高兴。
他心里有一种感觉,就好像他们本就该如此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