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果冻小说网 > 山高水远行无疆 > 第34章 安逸

第34章 安逸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溪河镇的日子很闲适,菱角正鲜甜,若是不够吃还能随时买到。

新采的嫩菱角要上市,这几天便时常能看到镇子里的人背着箩筐挑着扁担,坐到渡口的船上,去对岸坐车。

镇子不大,从民宿到哪都很方便,到工作室也只要十分钟。

周遥川做人堂堂正正的,去工作室自然也坦坦荡荡。

他发现没有叶诗菱在场的时候,陶银钩倒像个正常人,语气也不显得敌对,专注在手艺上,操作上的问题一针见血,什么“红缎到什么程度开始敲打”“敲打的姿势和力度对铁片有哪些影响”,精益求精,十分具有艺术家们的匠人精神。

不过叶诗菱每天都要来这里打转,看看小老虎的进度,帮着招待招待客人,和其他的哥哥姐姐唠唠嗑,问就是在放暑假,体验人生。

第三天上午,赶巧工作室里只有陶银钩一个人,说是莲姐他们去市里给陶家老爹的店铺帮忙。

周遥川前脚刚坐下,叶诗菱后脚就来凑热闹。

小老虎的铁画形态已经基本圆满,只差一些细节的修缮。

“大作家,这小老虎,你是要送给最好的朋友吗?”

周遥川的手顿了一下,“为什么这么想?”

“因为你做的时候,神情和陶哥很像。”

陶银钩稍稍侧过头,视线不自觉地瞥向墙上的一幅画。

《采菱图》上,少女的倩影在菱叶中十分夺目,不难发现,墨色勾勒的是个麻花辫的少女。

“或许是。”周遥川笑了笑,看少女神情认真,便有意无意地提到,“那是陶先生想要送给最好的朋友的画吗?”

“是啊,我还问他,不是给最好的朋友的吗,怎么还不送出去……”叶诗菱抢答。

“这个女孩子,和叶导游很像。”

“啊……”叶诗菱这才后知后觉,仔细地看着那幅《采菱图》,“陶哥,该不会……”

陶银钩微微涨红脸,“嗯,想送给你。”

“嘿嘿……不用啦,你都已经送给过我很多,我家里都要放不下了……”

陶银钩垂眸,“可我只会这项手艺。”

叶诗菱挠挠头,“可是……我还以为陶哥是嫌我烦才总是塞给我东西……但我过来可不是为了顺手牵羊,我是想,想看看……”

“表达的方式也不止送礼这一种,也许你们可以多聊聊天。”周遥川觉得自己像是个电灯泡,“不如,我先去外面转转,你们先聊会儿?”

“没,没事……”陶银钩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正好今天阴天,白天不热,我还想要不要去江上漂流呢。”周遥川看看门外。虽说两个年轻人还算相熟,但他内心里仍是怀揣着一分警惕——或许他俩需要独处,但独处的安全性他无法估量。

“真,真没事……”叶诗菱也有点不知所措,揪了揪自己的麻花辫。

“好吧,那这样,我在角落自己做一会儿,你们可以先聊,我没关系,大概的步骤都熟悉的。”

陶银钩像是下定了决心,“小叶,我,我有话想和你说……”

小叶歪着头,不谙世事的大眼睛眨呀眨。

周遥川默默侧过了身,挪挪椅子,背对着他们,表示自己听不见。

两个孩子的事,让他们内部解决当然是最好的,自己这个外人不便掺和。

周遥川为小老虎手里的吉他焊上琴弦。

“小叶,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陶银钩的声音突然大了些,惊得周遥川捏紧了右手的钳子。

“愿意和我做朋友的人不多,你是一直愿意和我玩儿的,所以,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早说嘛,陶哥,你就是我叶诗菱最好最好最好的朋友!以后可不要老送我东西,我可没什么回礼。”

“我不要回礼……最多让你哥请我喝酒酿水子。”

“那随便喝!以后你去我哥的铺子,报我的名字,不用花钱。”

周遥川觉得有点好笑,但他憋住了。

虽然他觉得,陶银钩或许对小叶有点不一样的感情,但能让小叶当作朋友,而不是误解为厌烦,通过沟通而不是一味送东西表达自己,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剩下的让他们慢慢来也不错,毕竟都还年轻,小叶才刚刚高考完,如果没有意外,是个还在上学的孩子。

还不用着急,这辈子还这么长呢,这又是一件浪漫且漫长的事,诸事未定。

他的视线在小老虎上停留,心思游离——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吗?

或许是的,又或者还是未知数。

这张小老虎按照计划顺利完成,陶银钩又帮他调整了一点细节,小老虎的造型便更为生动,甚至隐约有了摇滚歌手的味道。

“搞得不丑!那,大作家,你要什么时候把它送给你的朋友呢?”

周遥川眨眨眼,“等冬天前再见面的时候。在此之前,我会好好保存。”

陶银钩便帮他仔细包装了铁画,加了抗摔抗压的小礼盒。

“谢谢……抱歉之前对你态度不好。”

趁着包装时靠得近,他小声地和周遥川道歉。

周遥川淡淡笑道:“客气。以后有什么想法,要及时说出来,别人才知道。”

陶银钩点头答应。

周遥川把铁画先送回了民宿,随后趁着天气凉爽,联系了早先叶诗菱给介绍的人,去不远处玩了趟漂流。

说是漂流,也只是坐着竹筏在青碧的江面上一饱眼福。

看山看水,俱在身边,稳稳的一个转弯,又是另外的风景,没有“激流勇进”那般刺激,今儿也没有晴朗时的蓝天。

与课本里《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不同的。

但来过一回,也能体验到在江水中飘摇的感觉,倒也是不错的体验。

再回到溪河已经是傍晚,周遥川从渡口离开,绕到杨奶奶的店铺,要了份虾子面与一块钱两个的油炸臭干子——吃起来确实上瘾。

家常的细面条与新鲜河虾炒制的咸香虾酱混合,极具风味。偶尔再咬开脆脆软软的臭干子,这滋味,不怪导游也是吃了还想吃。

吃饱喝足,在夕照中穿梭着,途经清冷的汪家大宅,刚刚闭馆的红色基地,传出中药香气的恒春药铺,还未打烊的铁画工作室,周遥川轻车熟路地回到了民宿。

在镇子上呆了这些天,让他感觉到了别样的安逸。

但后面的旅途还要继续。

周遥川开始买票,从古镇到火车站,去往浙江。

其实他也可以去上海转一圈儿,但一想到上海,就想到那位“沪爷”,还是绕着走吧,不容易总想起这位出门在外忙碌拍摄的朋友。

火车经过宣城,以“宣纸”出名的泾县就在不远,火车还会经过湖州,“湖笔”也是当地的特产。若再算上“徽墨”与广东肇庆的“端砚”,这文房四宝可就打上卡了。

再从湖州向东是嘉兴,几乎可以看到海了,但这还不够。

周遥川打算在杭州稍作准备,随后前往宁波与舟山,更聚焦到岛屿上,过一次“渔民生活”。

临行前,他又碰到了叶诗菱,还有陶银钩。他们拿着一碗臭干子,正吃得有滋有味。

“哎,大作家这是要走了吗?”叶诗菱见他背上背包,心里有些着急,不小心被绊了一下。得亏陶银钩搀她一把,这才没摔个大马趴。

“别急。嗯,我要前往下一个目的地了,正想找你们道别呢。”

“大作家,你不喜欢溪河了吗?为什么才待几天就要走……你又不用去上班。”

周遥川忍俊不禁,“我是一个行者,或者说,流浪者。即使没有人记考勤,我也要鞭策自己往前,走到下一个目的地。来了又走,才是常态。如果有人能经常在身边陪你,那或许,只能是家人了。”

“可是陶哥也一直能陪我……”

陶银钩轻轻咳嗽一声。

“当然,还有亲近的朋友。”

叶诗菱倒也不是小孩儿,没有再纠缠,只说下回再来溪河,一定要再来找他们。

“下回再和我们讲讲新疆海鲜,北京电视塔,东北看雪之类的故事吧!”

周遥川欣然答应。

两人把他送到渡口,挥了很久的手。

“那个是叶家的闺女和陶工吧?”船夫大爷小声问着周遥川,“他们从小一块儿长大的,也没听说是娃娃亲啊?”

周遥川哭笑不得,“大爷,他们现在还是好朋友,都还年轻,还没到那一步呢!”

“嘿,还年轻,都十八岁的大姑娘了,这小陶再不努力,这姑娘不得被外面的人抢走啊?”

“您这话说的,他们有自己的缘分,我们也不能帮他们做决定。”

大爷却抖了抖手里的烟卷儿,“那小叶学习好,考上了武汉的一本呢!那花花世界,小陶真是让人担心啊!”

咦,听起来小叶的成绩倒是不错,虽说是不爱看书的样子。如果她去上学,陶银钩会不会也跟过去呢?

周遥川揉了揉眉心,自己这个外人,没必要无端猜测。他们的故事要自己书写,就像是路要自己走,岔路的尽头有什么,谁都不知道。

他附和着大爷的话,没有再说下去。

江水青绿,随着船的前进圈圈荡开,惊起几只水鸟。

他看向遥遥江水与扑棱棱扇着翅膀的水鸟远去,突然想到那句“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偶尔回望这样的离别,似乎因为有人的存在而格外让人难舍。

别了,我偶遇的朋友们。别了,这座余韵悠长的古镇。

希望再重逢的时候,江水悠悠,菱叶叠叠,还能品味新鲜菱角,还能见到故人依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