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
自打战争一结束,书画家魏屠苏和他的小厮抱竹,便从北境周边赶到凌云城里来了。他们一路救济着四处流巡的灾民,等到了凌云城时,却发现这里少有百姓、俨然是一座只有士兵的空城了。为了躲开那些不堪入目的尸体,他们只得在一处残垣底下歇息。
魏屠苏穿着水蓝色的衣衫,又让抱竹替他背着行李。两个人穿的暖暖和和、结结实实,由于鲜少来到这样已经败亡的城市,所以受惊一般、纷纷挤在一扇已经烂了一半的窗户底下,远离了屋里的所有人。
彼时房子一角有两个士兵,一个靠站着、另一个则有气无力的坐着。坐下来的那位士兵卸下胳膊上的甲衣,露出他那已然包扎好的、事到如今依旧渗着血的胸腔和臂膀来。他头上原本戴着的铁盔,似乎也被那位靠站着的同伴卸下,当作打水喝的瓶子。
抱竹首先替魏屠苏在屋里扫视了一圈。紧接着魏屠苏略微倚靠着抱竹,像是几乎没有见过这番场面一般、甚是惊讶的,在屋子里扫视了一圈又一圈。对于魏屠苏而言,他虽然曾见过面黄肌瘦的灾民,可如今这番惨的醒目的景象、他还是平生第一次见。
房子的屋顶塌掉了一半。所有士兵的汗味在不大不小的房间里弥漫。魏屠苏目光所及之处,几乎全是像苔藓一样生长、倚靠在这里的,看起来脏兮兮又被抛却的人。他索性不忍再听屋子里的哀嚎声,只一心拉上抱竹,往那扇破败窗子的外头拼命瞧去。
原本这里应该是一片完整的窗棂。事到如今窗棂的木头却脱落了大半。在这片四四方方的小小窗后,魏屠苏和抱竹一左一右把着窗子、看着窗外发生的一切。外头掠过的所有人影里面,唯有一位头插玉簪、身披狐裘的朱红衣裳的男子的身影最为醒目。
方才不知为何,魏屠苏的心里竟然生出一股平时难以生出的疑惑来——这位朱衣男子怕不是他的一位熟人罢?瞧见男子额前那两缕细细飘着的头发,再瞧见那轻巧莹润的侧颜、凤眼细眉的容貌……虽然男子不像原来那般轻笑,而是彻底哭泣着的。
“他还活着,他竟然还活着?外面不是都传说他死了么?”
某些话语像是下意识间迸发而出的。此时此刻、魏屠苏的言语不受控制,在他口出此言的刹那、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说些什么。等到回过神来、为时已晚,魏屠苏却也不懊悔自己为此惊诧。毕竟自己从来都是见过这个人的。自己一直很熟悉他。
准确来说,那个人是魏屠苏姑母的朋友。至于魏屠苏如何见的他、为什么见过他,便是同姑母一块儿见的。到后来即使姑母不在、魏屠苏一人偶然碰见了他,虽然不会开口同那个人打招呼,但心里到底也是清楚他是谁的。
不过不一样的是,那人不认识魏屠苏。那人或许知晓魏屠苏的大名,却也跟他不熟。
“公子,您怎么了?”见魏屠苏的神情恍恍惚惚,一旁的抱竹拍了拍他的肩膀、问他。
“我想着,我怎么着也得回去一趟。虽然我讨厌家里,好久好久、从来都没有回去过。”看见朱衣男子的魏屠苏、眼里的眸光闪烁迷离着。他的语调中带着些许危险、逐渐若有所思着道:“但是如今,不一样了。我看见姑母要找的人了……我要回去找姑母!”
他将那句“我要回去找姑母”说得振声响,把一旁养伤歇息的士兵惊到、径直不悦的瞪了他一眼。魏屠苏看着窗外悲伤的那男子,再转过头来瞅瞅自己的脚、稳定住心神,紧接着用凝重的眼神望向抱竹。
此举惹得抱竹惊喊:“公子,您好久都没有回去了!”
魏屠苏总说自己爱山爱水,爱世间大美,愿意把这些东西寄情于笔墨之间。他说他宁可横死在路边、被当成乞丐,叫人卷了席子扔出去,也不愿意做墙里的贵公子、好吃好喝的苟活。朋友问他横死在路边可否后悔,他只说天地日月皆为吾席,不后悔。
其他人只知道魏屠苏习性阔绰,也许出身富贵。不过他有着一副逍遥的性子,不爱从政也不爱经商。所以自打十几岁到弱冠时候以来,再到如今、他便一直在外闲散着。朋友们只知道他姓魏,名叫屠苏,讨厌提起家事、估计大抵是个浪荡子。
魏屠苏行走江湖多年,只以卖书画为生。索性他如今成了位名家。否则按照友人的说法,他还要在外头不知浪几年。旁人虽说他行事放荡不羁、挥金如土,但实际上他洁身自好、不爱拈花惹草,而且宅心仁厚、心里关系苍生。
这回从东境北上过来,他一路描摹了路上的许多青山、翠竹,等到了北边时、却发现北境迁徙的流民像水一样的多。于是他一路散了许多钱财、买了许多粮米,这才磕磕绊绊走到凌云城来。若不是因为偶然发现了那位朱衣男子,他大抵会一直待在北境。
他很难想象那位朱衣男子原先独霸一方天下,到后来千金散尽、心灰意冷,冲进那场足以叫一切毁灭的大火里头、竟然还可以独立于此。魏屠苏曾在年幼的时候听闻过凤凰涅槃的传说。可他从未想到的是,这世上竟还有人能是真的活凤凰。
魏屠苏原先也是在金玉牢笼里待够了的人。他后来纵身一跃,得以从笼子里跳脱出去、瞧见外边的世界——他可不要再自投罗网般的回去。虽然他并不姓魏,本名也不叫屠苏,可那男子所历经的涅槃、也是属于他们所有人的涅槃,他大抵也是可以感同身受的。
虽不能完全感同身受,但起码可以共情到那男子千分之一的痛苦——魏屠苏默默站在原地、无声又无端地想起这些事。他此次回去只为了告诉姑母、那男子如今还活着,一旦见到了姑母,他便想着、自己应当离开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