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果冻小说网 > 当焦虑遇上回避怎么办 > 第9章 朋友的定义

第9章 朋友的定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图书馆的冷气开得太足,顾祁宁搓了搓手臂,目光不自觉地飘向窗边的位置。

林姝禾已经在那里坐了三个小时,面前摊开的金融期刊堆成小山,黑色钢笔在纸上划出利落的痕迹。

顾祁宁低头看了看表,四点二十分,距离她“偶然”路过林姝禾的座位还有十分钟。

这是她的小心思,通过制造这样的“偶遇”,想离她更近一点,而且每次都以借阅一本书或询问某个金融概念为由。

指针走到四点二十五分,顾祁宁深吸一口气,抱着《基因工程导论》站起身。就在这时,林姝禾突然合上书本,抬头直直地看向她。

“你要在那里站多久?”林姝禾的声音平静轻柔。

顾祁宁的耳根瞬间烧了起来。她像个被抓现行的小偷,僵在原地不知所措。

“过来坐。”林姝禾指了指对面的椅子,“你的影子一直挡着我的光。”

顾祁宁慢慢挪动脚步,小心翼翼地拉开椅子,生怕图书馆的实木凳子不小心摩擦地面发出声响。因为到时候周围的人可能都会太太看着她。

“我...我不是故意...”她结结巴巴地开口。

“《基因工程导论》?”林姝禾瞥了眼她怀里的书。

顾祁宁瞪大眼睛:“你看过这本书?”

“上周随手翻过。”林姝禾将一缕散落的发丝别到耳后。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她脸上投下条纹状的光影,衬得她的轮廓更加立体。

“你...对分子生物学感兴趣?”顾祁宁试探性地问。

“只是基础阅读。”林姝禾重新翻开面前的期刊,“多领域知识有助于商业决策。”

对话似乎又要戛然而止。顾祁宁急中生智,从包里掏出一个保鲜盒:“要尝尝吗?实验室新培育的草莓,糖分比普通品种低一些。”

林姝禾的笔尖停在纸上,她抬眼看着那盒鲜红的果实:“实验室产物?”

“完全可食用!”顾祁宁急忙解释,“这批草莓已经通过所有安全检测。”

林姝禾用指尖拈起一颗草莓,动作优雅,她小口咬了一下。

“酸度偏高。”她评价道,但还是拿了第二颗。

顾祁宁忍不住笑了。她发现林姝禾吃草莓时会微微眯起眼睛,像只挑剔的猫。

“下周我们实验室开放日,”顾祁宁趁热打铁,“如果你有兴趣...”

“时间?”林姝禾打断她。

“周...周三下午三点。”顾祁宁的心跳加速。

林姝禾在日程本上记了一笔,没有给出明确答复。但这对顾祁宁来说已经足够了,至少她没有直接拒绝。

周三那天,顾祁宁一早就开始准备。她整理了最新的实验数据,甚至偷偷在培养室里放了一束新鲜的百合花。

三点整,实验室的门被准时推开,林姝禾一身简约的白色衬衫配黑色铅笔裤,在满是仪器设备的实验室里显得格格不入。

“这是PCR仪,这是电泳槽...”顾祁宁热情地介绍着,却发现林姝禾的目光停留在墙上的实验流程图上。

“你们的基因编辑效率是多少?”林姝禾突然问。

顾祁宁愣了一下:“目前稳定在78%左右。”

“太低。”林姝禾摇摇头,“华尔街有家初创公司声称能达到92%。”

“但他们用的是专利技术,成本是我们的三倍!”顾祁宁不假思索地反驳,随即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我是说...我们更注重实用性和可推广性...”

林姝禾的表情放松了些:“有竞争力的思维很好。”

参观结束时,夕阳将实验室染成金色。林姝禾站在窗前,轮廓被镀上一层柔光,看起来没那么严肃了。

“谢谢你的导览。”她转身说道,“比呆在图书馆有趣。”

这句简单的评价让顾祁宁心里炸开了烟花。她鼓起勇气:“要一起去食堂吗?今天有糖醋排骨...”

“我不吃猪肉。”林姝禾说。

“啊...对不起,我不知道...”

“但素菜窗口的香菇豆腐不错。”林姝禾补充道,拿起放在一旁的包,“如果你不介意边走边讨论你的研究。”

就这样,她们又开始了每周三的“学术午餐”。

六月的一个午后,顾祁宁在图书馆找到林姝禾时,发现她罕见地趴在桌上睡着了。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发间,形成一个小小的光环。她的睫毛在脸上投下浅浅的阴影,呼吸轻得几乎听不见。

顾祁宁轻手轻脚地坐下,不敢发出声响。她注意到林姝禾的左手紧握着一部手机,屏幕上是一条未读消息:「林主管,沪城并购案的文件已经...」

“看够了吗?”林姝禾突然睁开眼睛,声音里带着刚睡醒的沙哑。

顾祁宁慌忙低头看书:“你...你醒了。”

林姝禾直起身子,整理了一下微乱的衣领:“三晚没怎么睡了。”

“因为工作?”

“工作的事。”林姝禾简短地回答,眼神飘向远处,“我爸认为我需要‘历练’。”

顾祁宁第一次在她完美的面具上看到一丝裂痕。她想说些什么安慰的话,却发现自己对林姝禾的世界一无所知。

“要吃冰淇淋吗?”她最终问道,“食堂新进了芒果味的。”

林姝禾看了她一眼,轻轻点头。

她们坐在食堂角落的塑料椅上,一人手里拿着一盒冰淇淋,以两人目前最普通的朋友关系,自然不可能到分享同一盒冰淇淋的地步。

“我小时候,”顾祁宁突然说,“每次不开心,爸爸就会给我做冰淇淋。秘方是在香草冰淇淋里加一点海盐。”

林姝禾的动作顿了一下:“听起来有点黑暗料理。”

“但很治愈。”顾祁宁笑道,“下次你压力大时,可以试试。”

“我没有‘压力大’这种情绪。”林姝禾平静地说,“只有需要解决的问题。”

顾祁宁注视着她完美的侧脸,突然很想看看这个女孩崩溃的样子。

不是因为她心怀恶意,也不是什么恶趣味,而是因为她想知道,在那层冰封的外表下,是否也藏着一个会哭泣的普通女孩。

显然她猜错了,林姝禾她不是。

暑假前夕,顾祁宁在实验室熬夜赶数据。凌晨十二点,她推开生命科学楼一楼的大门,惊讶地发现林姝禾站在路灯下,手里拿着两杯饮料。

“路过来拿落下的书。”林姝禾递过一杯,“里面是牛奶。”

顾祁宁接过杯子,指尖碰到林姝禾冰凉的手:“经济学楼在另一边。”

“记错了。”林姝禾面不改色,“要送你回宿舍吗?我的车停在离十七栋最近的停车场。”

夜风裹挟着夏夜特有的温热,拂过顾祁宁微微发烫的脸颊。她双手捧着那杯牛奶,指尖还残留着林姝禾手背冰凉的触感。

“所以...”顾祁宁鼓起勇气,声音轻得几乎被蝉鸣盖过,“我们现在算不算是朋友了?”

林姝禾的脚步顿了一下。略微有些昏暗的路灯,让顾祁宁看不清楚她的表情。

“如果你定义‘朋友’为定期进行知识交流的熟人,那么是的。”她的声音依然平静,可能还带着一些客气的语气。

但顾祁宁的嘴角还是不自觉地上扬。这大概是林姝禾式的肯定了。

“作为朋友,也谢谢你这学期的‘学术指导’。”顾祁宁轻声说,“虽然你总是批评我的实验设计...”

“因为确实有改进空间。不过...你的研究方向很有价值。”

这句近乎夸奖的话让顾祁宁心头一热。路灯下,林姝禾的轮廓柔和了许多,眼神也不再那么锐利。

“那作为朋友,”顾祁宁调皮地眨眨眼,“下次可以直接说‘我想找你聊聊’。”

林姝禾微微蹙眉:“这种表达方式不够高效。”

“但很‘朋友’。”顾祁宁坚持道。

她们沿着林荫道慢慢走着,影子在地上时而交叠时而分开。

夜风送来阵阵花香,顾祁宁偷偷瞄了一眼身旁的人,发现林姝禾的嘴角比平时放松了些许。

“暑假你有什么安排?”顾祁宁问。

“沪城分公司工作。”林姝禾说,“我爸安排的。”

“听起来很辛苦。”

“只是基础岗位。”林姝禾的语气平静,但顾祁宁敏锐地注意到她握杯子的手指微微收紧,“从基层做起。”

顾祁宁突然想起什么:“等等,今天周三,我们的‘学术午餐’...”

“会中断两个月。”林姝禾接上她的话,“不过你可以发微信讨论你的研究进展。”

“你会回吗?”顾祁宁忍不住问。

林姝禾停下脚步,转身面对她。月光下,她的眼神深邃,“我回复每一条有价值的信息。”

这个回答很“林姝禾”,既没有承诺什么,又给了足够的期待。

顾祁宁发现自己已经开始习惯这种交流方式,在精确的措辞中寻找隐藏的温度。

宿舍楼下,她们不约而同地放慢脚步。顾祁宁突然有些不舍,这三个月的“偶遇”和“巧合”已经成为她生活中最期待的部分。

“那...暑假愉快?”顾祁宁转过身,努力让语气显得轻松。

林姝禾点点头,突然从包里拿出一个精致的金属书签:“给你的。听说你经常同时读好几本书。”

顾祁宁接过书签,上面雕刻着细密的花纹,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这不是普通的礼物,它太贴合她的习惯了,因为她确实总在三四本书之间来回切换。

“谢谢。”顾祁宁轻声说,“我会想你的...我是说,会想念我们的学术讨论。”

林姝禾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几秒,然后微微颔首:“再见,顾祁宁。”

看着那个背影消失在夜色中,顾祁宁握紧了手中的书签。

这不是梦,那个高岭之花般的林姝禾,真的承认她们是朋友了。

回到宿舍,顾祁宁小心地把书签放在床头。她拿起手机,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发出一条消息:「安全到家了吗?」

消息显示已读,但整整五分钟没有回复。就在顾祁宁准备放下手机时,一条新消息弹出:

「已到家」

「早点休息」

顾祁宁抱着手机在床上打了个滚。这大概是林姝禾式的关心了,藏在实用信息下的,淡淡的、不易察觉的温情。

她回复:「你给我的书签我会好好珍藏的。对了,作为朋友,我能偶尔发些非学术内容吗?比如苏城的雨季照片?」

这次回复来得很快:「如果内容有价值」

顾祁宁笑着关上灯。窗外,一轮明月高悬。她知道,这个夏天,即使相隔两地,她们之间那条细若游丝的联系也不会断。

而这,对林姝禾来说,已经是难得的让步。

这条渐近线,她走了三年,似乎终于快要触碰到那个看似遥不可及的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